第三部鬼画 第24章 天架山(二)
心同2015-10-25 01:403,744

  情况正如张司令所说,这条从裂隙中盘桓而上的小路在下面看是挺险的,但真正走起来并没有想象的那般坚难。前方还是有一行脚印,沿着石阶曲折而上。张司令嘱咐两个人不要向下看,他说这条小路陡是陡了点儿,但只要你不往下望,还是没什么危险的,他长这么大还从来没听说过有什么人在这里出过意外。

  老杜在后面磨磨叽叽的抱怨着,他不无揶揄地说没有人在这里发生意外,那是因为根本没几个人从这条路走过。他的说法不能说全无道理,从石阶上的脚印来看,还是只有一个人从这里行走过,而下雪到现在已经有三四天了,这足以说明他的看法是正确的。秦风经老杜一说也想起了什么似的,他问走在前面的张司令:“怎么这种天气还有人从这里上山吗?”他不是奇怪只有一个人的脚印,而是对这条路上能出现脚印而感到意外。

  张司令说:“这个不奇怪,庙里有个老尼姑,她常常下山置办一些生活用品的,从另一条路太圈,她向来都是从这里上下山的。”

  “庙里有人?”秦风与老杜都是颇感意外,以前张司令可没提到这一点。

  “即然山顶很凶险,那还有人住在上面?”老杜不解地问。

  “哎!那可不是一般的人啊!那个老尼姑,她是通法力的,什么妖魔鬼怪也近不了她的身。”一提及这个话题,张司令的话又多了起来,他在前面滔滔不绝地讲着老尼姑的如何如何法力通天,如何如何地降妖除怪,就象确有其事似的,讲到关键处还不忘了加上“嘎嘎的”三个字。

  对于这些话秦风一开始是左耳听右耳出,根本就没放在心上,到后来干脆就置若罔闻了,他的心思用在了观赏风景中。而老杜却是听到一惊一乍的,中间还不停地插嘴问着什么。对此秦风感到很奇怪,以前的杜老夫子,要是听到这样的故事,他不大批特批“愚昧,荒谬”才怪!如今却因为自身的遭遇,反而矫枉过正了,对什么怪诞的传说都相信。哈哈,这个人,倒确实够有趣的。

  其实他并不了解老杜的真实想法,他现在被自己画中的事弄的心力憔悴,如今总算找到了根源,他这是想尽可能多的从不同的侧面了解下关于这天架山中的一切事情,也许从中能有什么发现也未尝不知。因此才会对于张司令的那些玄得近乎离谱的说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石阶很陡,第一阶比通常的台阶要高出一截,在上面小心地行走虽说不能发生什么意外,但却是件很耗费体力的事情,所幸旁边就是岩壁,可以扶着它攀行,这节省了不少体力。这段裂谷中蜿蜒而上的小径简直就象天梯,走在上面才体会出其中的玄妙,它的那些石阶根本就不是后来用石条什么的铺上去的,而是就地取材,在岩石上凿出来的。有的地方会穿过几个天然形成的岩洞,当然也有的地方是根本无法在上面凿出阶梯的,于是就在岩缝中打入几个木桩,上面铺上木板,他们走在上面还“嘎吱嘎吱”直响。

  秦风让老杜走在自己的前面,他看到老杜在走在悬空栈道时腿有些打颤,就在后面扶着他小心地通过。

  足足用了近两个小时三人才走上山顶。老杜这才长出了口气,他忍不住回头望了望下面的深谷,问张司令:“我说,这是什么人修的?从那木桩来看是有年头了,但上面的板子倒象是刚铺上去的。”

  张司令从怀里掏出烟递给秦风一根,先给秦风点上了,再把自己嘴里的烟点着,这段路程着实坚险,别看他说的轻松,这时也是前额上都渗出了汗珠子。张司令长长吐出个烟圈,这才说道:“哎呀,你们有学问的人就是不一样,一眼就看出了门道。你说的没错,那上面的板子确实是后来铺上去的,那还是三年前我出钱给弄的呢。怎么说呢?当时一来为了方便乡亲们上山,二来也是我曾在龙骨庙中许的愿,将来要是有了钱一定要把通向山上的路修一修。至于那些石阶与木桩子,那可就没法说了,我爷爷小的时候它们就一直存在过,谁也不知道是什么人在什么年代修的,也许是老龙王派夜叉修的吧?”

  这家伙可真是邪了门,不管什么事都往龙王那里推。这让一旁的秦风做了个无可奈何的表情。老杜却象是对这种说法产生了兴趣,他问道:“你是凭什么这说的?有依据吗?”

  “依据?当然有,”张司令瞪着大眼珠子,介有其事地说,“你说除了老龙王,谁有这么大的能耐在这上面修出路来?何况你没看到吗?那些桩子有些是用龙骨做的。”

  又是龙骨?秦风听到这话也竖起了耳朵。老杜摸着后脑勺:“龙骨?在哪儿呢?我怎么没看见?”

  张司令转过身又向路口走去,他向身后的两个人招了招手,指着下方的那段栈道让两个人看。

  “你们看,仔细看,从最先的桩子往下数,在第七根、第八根,还有第十六根,那可不是龙骨是什么?”

  秦风与老杜凑过去,从悬崖上探出身子向下望去。果然,在张司令所说的那些位置上,插入岩缝中的桩子明显与其它的不同,别的桩子都是黑褐色的,一眼就能看出是木质结构,而那几根却呈黄白色,还隐隐泛出一种光芒,一打眼给人的感觉有点象是玉石的质感,但显然打桩子是绝对不会用玉石的。从侧止方看得不太真切,只能瞧见探出木板的一截,但就是这一截也足以令二人吃惊了!那东西确实有点儿象是某种大型动物的骨骼,但看不出究竟属于哪一部分,从那弯曲的弧度与渐渐变窄的梢端来看,倒有几份象是肋骨。

  老杜学的是美术,他对于动物的骨骼与肌肉倒是有过一些知识。秦风问他:“这是动物的骨骼吗?属于哪一部分?”

  老杜摸着下颏,一脸的迷惑,他先是点头,继而摇头,对于秦风的提问也是莫棱两可:“从这里看,只露出一截无法得出准确的定论,不过倒确实有点象是肋骨,只是……只是这肋骨也太粗壮了些,如果这是一头动物肋骨的话,它最起码有腕龙那样大……不可思议,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他本是无心地发着感慨,不想旁边的张司令却象得到了佐证似的,嚷嚷着说:“对,对,对极了!这骨头肯定是龙骨。看看,我就说吗?现在连杜先生也这么认为了吧?”

  秦风倒是没有言语,老杜的话让他想到了另一个问题,他问张司令:“庙里的梁椽也是这种骨头吗?”

  张司令点着头:“差不多,但比这要粗得多,等会儿你们去看了后就知道我没有在乱吹牛了。”

  秦风也老杜点着头,他们的心里是同一个想法,在回去时一定要细细查看一下那用来铺栈道的骨梁,看看到底是不是骨骼。

  站在山巅拢目望去,整个蛤蜊岛尽收眼底。他们所处的这座山峰就是天架山的最高峰,但是它没有名字。是啊,这个岛本就不算太大,天架山的面积也是有限得很,它除了有个山名以外,上面再就是龙骨庙与狐仙洞有个名称了,其它的根本就没有名字。

  天架山位于岛的东北方向,一面的山脚直接伸入了黄海中,形成一个狭长的海角。站在山巅望去,还能清楚地辩别出海床的轮廓,在海岸边有一圈颜色明显比远处海水深的水域,那下面应该就是暗礁珊瑚礁之类组成的海床。另外极目远眺,还能依希辩别出其它几个小岛的轮廓,它们就象镶嵌在一块蓝色水晶上的白玉,在阳光下折射出银色的光芒。

  而向西南方向望去,但见山峦起伏,连绵不绝,也一直延伸到了岛的另一面,只是往那个方向的山体走势逐步减缓,到最后竟变成丘陵地区了。在这些高代错落的山峦丘陵中零星散布着许多村落,盘龙镇几乎就紧挨着西南方较平缓的海岸线。从高处看,这个岛的地形地貌属于多山地区。

  但是龙骨庙呢?它在哪里?从所处的山巅望去并没看到有什么建筑,而张司令却说从这条路一爬上来能见到龙骨庙,这牛皮将不会是又在放炮吧?老杜迟疑着把自己的想法提了出来。谁知张司令呵呵一笑,用手指着脚下说:“喏,这不就是吗?”

  秦风与老杜同时低头向脚下看了看,他们的脚下除了雪地就是突兀的花岗岩,哪有什么庙宇?看来这个张大炮果然是在耍人!老杜忍不住就想开口责备他了。但看到那一行脚步印后又打消了这个念头。前方的那行雪地上的脚印向侧前方延伸,然后就在一处石崖边断了踪迹。

  两人面面相觑,这是什么意思?难不成要到龙骨庙还得从山崖上跳下去啊!?但是很快他们就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他们只向前走了十来步就到了断崖边,这才发现崖下不远处有一座山坪,而龙骨庙就在那座山坪上。所谓的断崖也并非绝地,而是在崖边有一条很陡峭的小路通向了下方,路的两侧还竖了两排栏杆,从上面枝叉的印迹及七扭八歪的排列次序来看,应该是就地取材,很简陋地搭成的。有些松树戳成的栏杆上还生出了绿油油的枝叉,上面披着一层积雪。足印就是顺着这条小径通到了下方山坪的庙宇前,那庙无疑就是龙骨庙了。

  从上面看,庙的规模不是很大,甚至有点儿象是小山神庙的感觉。而且也没有什么院墙天井之类的,殿前倒是堆着几垛青砖与条石,从那偶尔从雪下探出来的棱角来看,也是有年头了,砖角都被风化成了椭圆形,上面全是裂纹与驳落的痕迹。想来是不知什么原因,正殿刚建好就荒废了。另外就是周围空地上的几架子豆角与黄瓜之类的枯蔓死藤,还有用树枝搭成的架子,这应该是个菜园子,在园子中有一口井沿都塌坍的老井,上面架着一张快要垮掉的木制辘轳,辘轳上吊着一只不知什么年代箍的木桶,在寒风中摇晃着,发出“吱吱嘎嘎”的声音,就角一个垂幕的老者在苛延残喘一样。另外就是空地周围的几株老树,光秃秃的枝叉上站着几只老鸹,在寒风中抖着瑟瑟的羽毛,偶尔呱噪两声。

  总之眼前的景象即古朴又苍凉,让人几有时空错乱的感觉。这里没有一星半点儿现代气息的象征。这是真正的与世隔绝的深山古刹,比紫云观不知要厚重了多少倍。

  秦风与老杜跟着张司令,默默地拾阶而下,向神密的龙骨庙走去。

继续阅读:第三部鬼画 第25章 神密脚印(上)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五灵杀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