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迷窟 第69章 堪舆秘籍
心同2015-10-25 01:423,345

  这赖布衣原名赖文俊,生平事迹很混乱,颇难考证。传说他字太素,处州人,曾在福建的建阳县做过官,喜好相地术,于是弃职浪迹江湖,自号布衣子,世称赖布衣。

  赖布衣撰有《绍兴大地八钤》及《三十六钤》,分龙穴砂水四篇,各为之歌,但早已失传。

  赖布衣生前在福建相地极有名声,《夷坚志》中曾录有一段他为罗彦章相地一节。书中称其为“赖先知山人”,由此赖布衣也有先知山人一别号。据说此人嗜酒如命,不拘俗礼,大有道济遗风。

  而《三十六钤》正是他平生力作,人言:“窥破赖布衣之三十六钤法,当如神人也!”此言虽有夸张的成份,但也说明这个赖布衣在风水方面的造诣有多深了。他与三国时的管辂,魏晋时的堪舆鼻祖郭璞,还有唐代形法派大师杨筠松合称为我国堪舆界的四位宗师级人物。

  《三十六钤》,一部带有神幻色彩的奇书。向来是堪舆界人人欲得之而后快的秘籍。但是许多年过去了,从来就没有人见过这本传说中的奇书。当然每个朝代都有许多人声称自己是赖布衣的嫡传弟子,尽得三十六钤真传,但实则多数是一些借此扬名的江湖骗子,到底有没有领会了《三十六钤》的精华,或者说《三十六钤》到底存不存在,一直是堪舆界争论的焦点。

  而现在,这本千古奇书却出现在这里。并且还伴随着另一位堪舆大师目讲僧,看起来这个目讲僧八成是与赖布衣有着某种瓜葛。是以微尘又怎么会不吃惊呢?他颤抖着手缓缓地从盒子内取出《三十六钤》,就象这本书有千斤似的,他几乎都有些托不起来。

  翻开书后,里面全是风水龙脉与点穴的内容,其中也有一些是对风水改造的独特见解。微尘只翻了两页,就可以确定这真的就是一部《三十六钤》!因为其中有些地方的见解真是太精妙了,简直可以说除了天人,凡人哪能想出那样的巧计?

  见微尘捧书的手都在颤抖不停,大家不明白这本古书有何出奇之处,一起围过来,一会儿看看书,一会儿望望微尘的脸。最后还是司令先开口了:“怎么样?里面记录的是藏宝地点吧?”

  微尘根本就没听到他在说什么。他越是这副表情,司令就越觉得这个小破本本是大有来头的,他咽了口唾沫又问了微尘一句。这回微尘听到了,他醒过神来,听到张司令问的话,先是摇头,然后又点头。

  “我说到底是还是不是啊?”张司令急了。

  微尘长长吁了口气,把书页合上,这才说道:“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

  老杜搓着手插了一句:“这不废话吗?”

  微尘倒没有在意老杜这种说话的语气。他说:“说不是,是因为这本是一本风水秘籍,跟宝藏没有任何关系。说是,是因为此书实在过于玄妙,它不但有阳宅寻龙术,还有阴宅点穴之法。因此把它参悟透了,那么世间的一切古墓宝藏都可迎刃而解。”

  “你是说摸金吧?”司令瞪着大眼珠子问。也不知他从哪儿掏弄出这么一个词。

  “摸金是什么?”老杜侧过脸问。

  司令见向以学识渊博而著称的杜老夫子也有向自己请教的时候,立马精神起来,挺胸、抬头,双眼上翻,先咳了两声,然后拿腔作调地说:“这摸金嘛——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啊,它涵盖了许多方面的知识。如这个,这个地理、历史、考古……噢,对了,还有微尘道长所说的风水等等吧!总而言之它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啊!”

  老杜的眼睛都长了,他还从未听说过世间有这样一门学问,同时又不太相信“张大炮”的话,他侧过头,用迷惑的眼神望向秦风。在这些人中,他只佩服秦老弟一个人,他觉得自己不知道的事只有秦风才能给出解答。

  秦风笑而不语。三叔一旁直不隆通地插了一句:“摸金就是盗墓。”

  “什么?”老杜下巴颏险些掉了下来。盗墓?就这还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杜老夫子用鄙夷的眼神打量着司令,那意思就是把司令当成一个盗墓贼了。

  司令被他看得浑身不自在,嚅嚅地说:“你,你盯着我干嘛?我又没干过……我只是这么随便一问,这些还是在小说中看到的。”他见老杜还是一副不信任的神色,当下有些急,转身对三叔说:“喏,他还不信。〈鬼吹灯〉与〈盗墓笔记〉这两本书你听说过吧?我就是从那里面看来的。”

  微尘倒是没在意他们胡扯,继续正色道:“没错,小说中描写的虽然不可尽信,但是堪舆术确实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如果掌握了这个,对于天下山脉河流的分布也就了然于胸了。而我们中华民族对于墓穴又是极为重视的,尤其是古时的统治阶级。他们的坟墓可不是随意挑选的,那得经过严格的勘察。帝王冢必得寻一处龙脉所在,且此龙脉也不是可以胡乱建陵的。穴位,也就是坟墓必须得在龙脉的聚气纳风之处。如果龙脉是上佳之所,而点穴却不审阴阳,不定五行、决向背、推来历,论星峰、看门头、论分合,那么再好的龙脉也是妄然啊!

  堪舆术那是古往今来都通用的,古时帝王将相的陵墓建在何处,外行人看不出来,但对于一个道行高深的堪舆师来说,那是一看便知,因此通晓堪舆术对于寻找古墓是事半功倍的。所以说你说它记录有藏宝地点也不是全无道理。”

  “怎么样?我说的没错吧?”司令虽然对微尘的话一知半解,但老道士赞成他的看法这点他还是能听出来的。这时得意洋洋地说:“我就说过这里是藏宝地点吧?龙穴,那条大黑龙不就是龙吗?看来这个目讲僧也是来倒斗的啊!”

  “倒斗?”老杜双开始迷惑起来。

  “倒斗也是盗墓,那是行内话。”三叔给他做了回翻译。

  这下老杜看司令的眼神更怪了,他现在已经完全可以确认这个“张大炮”就是个盗墓贼。张司令倒是一副不以为意的样子,他追问着微尘书中有没有提到宝藏在什么地方?

  “宝藏倒是没有啊!”微尘说,“不过你所说的龙穴也并不是有龙才能称之谓龙穴。龙,在堪舆术中仍山脉也。盖因龙妖娇活泼,变化莫测,忽隐忽现,忽大忽小,忽东忽西,忽而潜藏深渊,忽而飞腾云宵,忽而现首不见尾,忽而兴云面布雨。而山脉亦然,踊跃奔腾,聚散无定,或起伏,或高或低,或转或折;或则迤逶千里,或则分支片改,或则穿田而过水,或则截断而另起。龙不易令人全见,而山脉过处亦必有掩护。二者不一相类似,是心以龙定名,山脉直呼为龙脉,即为万古不易之美称……”

  微尘还要继续说下去,却被司令打断了:“我说道爷,您说了这么多我们一个字没听明白,您老就干脆直说,这个目讲僧带了这样一本书到这里来,又是召唤秦朝的人类,又是开天眼的,他究竟是不是来摸金的?那个大斗到底在哪里?”

  “这个老道不敢妄下定语,不过从这些秦人装束的人来看,显然在这附近是有一处大墓的。”

  司令一听又来了精神,抓耳挠腮地四处张望。

  “另外还有一点我觉得很怪异,”微尘接着说,“目讲僧怎么会有赖布衣的撰书呢?”

  这时心怡插了一句:“赖昊达,您别忘了目讲僧的俗家名字,他也姓赖的,而且元未又与宋代相距不远,他们俩会不会有什么联系呢?”

  经心怡这样一提,微尘恍然有所悟:“是啊!从来也没有人知道目讲僧的真实姓名,原来他是姓赖的。而且两人又同为堪舆大师,难道这个目讲僧会是赖布衣的后人?”

  “另外还有一点啊,”心怡继续提醒说,“别忘了目讲僧的天眼。看起来额中的那只眼睛本不应该是他的,那是被……被后人给掉换过的。而在此之前他的眉心倒底有没有天眼还在两说着。”

  是啊,是啊!真是该死,这样的事他们中竟没有人想起过。也许目讲僧的天眼本就是无形中的一种意识,是安庆堂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才在他额中开了一个洞,然后把黄鼠狼的眼球给植入进去。那些图纸与手术刀不就是证明吗?

  想到这里,大家又围到目讲僧的尸体前,仔细察看着他那深陷的眼窝。现在那里只剩下一个肉乎乎的大洞,人们甚至通过那个洞都能看到他的大脑组织。

  从眼洞周边的痕迹来看,这个天灵盖上的眼洞确实不是天生的,它是后来开凿出来的。这似乎证明了心怡的说法。要观察出这一点其实也不难,因为人的眼球生在眼眶内,会有许多血管及筋脉与皮下组织相连的,但这个眼眶中并没那些组织,或者说只有很少的一部分。

  难道目讲僧的这只天眼真的是安庆堂给植入进去的?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在人的眉心间植入第三只眼,而且还具有某种神密的力量,更不诡异的是这个人还是个早已死了几百年的人。这听起来简直就象是科幻小说!

  秦风还是觉得有什么不妥之处,他俯下身子,几乎与目讲僧贴面相对,然后伸出手翻开目讲僧眼眶周围的肌肉。他“啊”了一声,直起腰后说:“不对,这个眼洞不是后来开的。它在死者生前就存在过。”

继续阅读:第四部迷窟 第70章 眼球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五灵杀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