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军赖信辉部在泸波城起义的消息像一阵强烈的地震,震撼着整个禹北三省,也震撼着整个的禹北叛军,并且很快的到了民众的同情和支持。而在叛军的原帝国军人中反响尤为强烈,他们深深的为泸波起义所震撼,叛军内部人心惶惶。而这时候,帝国第一方面军统帅斗战双适时的向全军发表檄文,作出承诺承诺:“凡是深明大义回归帝国军的叛军将士,朝廷将既往不咎,仍然接受在帝国军中服役。并号召原帝国军人弃暗投明。”
顺清,是禹北三省中最大的辛加行省物产最富庶的地区。叛军大将何原在这里驻防达五年之久。何原是熊克武的嫡系部下。何原部下将领秦三汗,杜伯乾等人原本是帝国军军官,听闻赖信辉泸波起义后,深受震撼,秘密派人向帝国军联系,在赫连清的策划下,秦三汗等人逐渐向帝国军靠拢。随着叛军与帝国军的交战,何原凶残的本性逐渐暴露出来,他为人表面虚伪,私德极差,对人民残酷盘剥,对部属严峻苛刻,专横跋扈,以残忍,腐化出名,被人称为“活阎王”!
何原对秦汉三,杜伯乾等人早有不满,终日疑心生暗鬼,对其部署甚至是平民都无端猜疑,生怕有人起义。并秘密派人对秦汉三和杜伯乾等人进行监视。秦汉三等人明白,此时若想顺利起义是不可能的了,深感到只有采取兵变,除掉何原。所以,当赫连清组织策动他们起义时,秦,杜二人决定以武力解决何原。
按照事先商定好的总计划秦,杜二人趁何原在顺应城头检阅时,生擒何原,然后宣布起义,不料这一计划泄露出去,被何原知晓,又反设捉拿计,假借着急全体军官会议为名,暗设陷阱,企图将秦,杜及准备起义的军官一网打尽。形势危急,赫连清紧急授意秦杜二人指挥起义军迅速向何原进攻,何原亲信师团长荣盛,越干率部进行抵抗,双方在城内激烈交战。后来起义军向荣盛,越干的部下士兵喊话,成功的策反了士兵将荣盛,越干二人扣押起来,投奔起义军。形势立刻发生大变,起义军很快控制了顺应的局势。
何原见此情形急忙携带家眷和少数卫兵仓皇出逃,并在城内放火试图阻止起义军追击。瞬间,顺应城内四处起火,正南街及东大街,学院街,龙王庙一带的繁华地区,房屋大部被焚,火焰冲天,通夜不绝。
秦汉三率起义军一面进行追击,歼灭逃窜的何原余部,一面抢占城中制高点,封锁交通要道。次日凌晨,起义军全部控制了顺应城。杜伯乾让起义军出告示安民,顺应的局势渐趋平静。随后秦汉三,杜伯乾二人宣布全军归顺帝国军,并发表宣言:“从此全体官兵回归帝国,以帝国为身家,以全军为生命,以叛军熊克武所部为敌人,个人生死厉害所不计也。”
顺应起义成功之后,秦汉三,杜伯乾二人急忙派人前往泸波,一面恭请赫连清前来掌握局势,一面催请泸波起义军到顺应会师。
赫连清带领沈冰和叶凡以及一部分泸波起义军前往顺应,接应那里的秦汉三所部。孔杰留在泸波整备那里的形势。
如果说泸波起义事件在叛军中是一个导火索,那么顺应起义就彻底引爆了这个巨大的火药桶。尽管熊克武气急败坏的封锁消息,但是顺应起义还是传遍了整个禹北三省。慑于熊克武的淫威,三省的百姓们并不敢大肆庆祝,但是私下里人们缺深受鼓舞。而在叛军内部,也是人心鼓动,大批的原帝国军战士因不满熊克武重视自己的嫡系部队,而轻视原帝国军士兵的做法而心怀不满,顺应起义使得这种不满愈发的高涨起来。军队内部的也是暗流涌动,将官之间互相猜测,尤其是以蒙冲为首的叛军嫡系部队,和大量的原帝国军士兵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熊克武对此深感忧虑,他知道,再不采取措施,叛军内部迟早要分崩离析。熊克武已经将两地的起义军恨得咬牙切齿,听从军师司马南的计谋,熊克武决定杀鸡儆猴,只有将这股起义的火种迅速扑灭,才能避免更大的兵变事件。
顺应起义刚刚过去不到三天,熊克武亲自率叛军主力蒙冲部,景伊部,以及差木林部三路大军共计三十万兵力从三个方向向顺应扑来,决心将起义的火种扼杀在摇篮之中。
平叛战争刚刚得到缓和的局势顷刻间又严峻了起来。
就在三十万叛军主力倾巢而出的当天,赫连清带领着四千五百名起义军到达顺应。
当秦汉三,杜伯乾等人在城头焦急的等了一天,终于盼到了起义军的旗帜在远处出现,秦汉三等人不由大大的出了一口气,急忙命令打开城门,欢天喜地的出门迎接。
“末将秦汉三,杜伯乾率顺应起义军前来迎接大人,大人一路辛苦了!”
“有劳二位将军了,二位将军深明大义,带领顺应军弃暗投明重归我帝国军,立下大功!将军之名必将名垂青史!”
秦汉三,杜伯乾两人对视一眼,被这几句话说得心里美滋滋的,秦汉三望着马上这个气质不凡的少年,心里揣摩不出这个少年的来历,只好问道:“实在过奖了!请问阁下是?”
赫连清刚想做一番自我介绍,叶凡大声说道:“二位将军有眼不识泰山,这就是帝国军前锋军指挥使赫连清大人!““什么?”包括秦汉三等的起义军将领都大大的吃了一惊,那个攻陷叛军重兵把守的丰都城,又石破天惊的策划了泸波起义,接着又成功指挥了顺应起义的传说中的前锋营指挥使,叛军悬赏五十万两取其项上人头的帝国军前锋营统帅,竟然就是这么一个看上不不满二十的弱冠少年。按照寻常人的看来,这当真是不可理解的,能够立下如此赫赫战功的任务,在他们的印象中必然是一个饱经战火淬炼的名谋智将,又怎会是这样一个少年呢。
赫连清看得出他们眼中的难以置信,对此他倒也不会介意。自当初斗战双力排众议,任命自己为第一方面军前锋军指挥使以来,遭受过无数人的质疑和排斥,大家都对斗战双任命一个这样的毛头小子吃惊不已,甚至有些军中元老还联名上书反对,遭到了斗战双的一顿训斥:“你们是统帅还是我是统帅?”
经历的夺了,赫连清对这种眼神已经不怎么在意了。好在秦汉三等人惊诧过后,弄明白了所言非虚,这个少年确确实实是那个被广为传诵的年轻将领后,秦汉三不由由衷的感叹:“当真是英雄出少年!我们这一步算是走对了。”
当赫连清一行走进顺应城,看到城内一片欢天喜地的景象,城中的男女老少敲锣打鼓庆祝着,时不时的从人群中冲出来一些百姓把锦旗,食品等物品往起义军将士手里塞。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快的笑容。叛军历来鱼肉百姓,将来不管是福是祸,现在起义军毕竟把毒害自己的叛军给赶走了,百姓们当然高兴。赫连清看着这幅热闹的景象,不禁有些百感交集,忽然感到这些百姓被压榨的实在是太苦了,不管统治他们的是帝国军还是叛军,对这些百姓来能过上平静富足的日子才是最重要的,当初就是叛军的花言巧语让这些百姓受了蒙骗,而当坐稳了位置之后,却转过头来压榨百姓们,最后逼得他们为了生计,不得不造反。正所谓“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帝国军和叛军谁懂得了这个道理,谁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护。
“顺应万岁!帝国万岁!打到熊克武!”人群中不知道谁喊了一句,马上有无数人跟着喊了起来,“帝国万岁!平定叛军!”人群爆发出一阵高过一阵的呼喊,连很多起义军的将领也跟着喊了起来。
“统帅!我等待罪之身,若不是大人让我等迷途知返,我们可真要铸成对不起帝国,对不起汉禹的大错了!”秦汉三等人将赫连清一行请到大堂,待人忽然向赫连清下跪,赫连清急忙起身去拉他们,看着秦汉三沧桑的面容,可以做自己父辈的年龄,赫连清实在不好意思受此大礼,“将军能不忘帝国,迷途知返,是我们的榜样,何罪之有?快起来,这样真是折杀我了!在下在斗元帅面前自当把将军的壮举转述给他。”
秦汉三等人原本是害怕起义之后,帝国军会来算自己的旧账,现在得到了赫连轻的承诺,也感到了放心,连忙说道:“起义之功都是大人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我等怎么敢贪天之功!”其余的起义军将领也跟着附和道:“大人英明神武……真乃我军之福……”
要说赫连清认为自己的脸皮也不薄,可现在忽然被人不分青红皂白一通夸奖,还真有些不太习惯,老脸一红,偷偷看看旁边的沈冰,那意思是:看看,我还是比较收到认可的。。
哪知道沈冰故意把脸扭到别处,对这一切置若罔闻,像什么也没看到一般。
望着这一派胜利景象的顺应城,沈冰知道,这只是个开始,真正的决战马上就要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