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微院,刘子清没有进屋,而是来到凉亭坐了下来。见少爷回来没有回屋,而是待在了凉亭,紫嫣连忙吩咐下人给少爷丄壶茶。上了茶水,仆人便都退去了,刘子清自己倒了一杯,轻抿了一口,望着随风起伏的竹林思索着。周围的仆人见此都不自觉的离远了一些,做事说话的声音都放低了下来,生怕打扰到少爷的思绪。
今日之事值得深思,先不说因果之妙,只言事情本身,那老人站得住道理,却只能被打。而那恶汉,无理却依然嚣张,若不是刘子清拦住,今天那老人虽然不一定有性命之危,但很可能也会瘫痪。这就提醒了刘子清,虽说神通不敌天数因果业力,但修行的道路上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劫难和魔障。有时光有高超的道心境界,没有强大的法力,各种神通法术的护持,也是有身死道消的危险。
而这正是刘子清所忽略的,空有法力而无应用之法,亦是枉然,道心境界是根本,法力是积累,各种神通法术是应用之法,是修道的过程衍生出来的,初期唯有三者并修方可,而待到后期道心提高到一定境界时,各种神通自生,明悟神通的演化,再专修道行,神通并不会缺少,只需专研一二即可,不可沉迷其中,因为神通是在有形有相上求,有,就是有限、有量、有尽;唯有空无的真理,才有无限的妙用。
所以,神通比不上道行,神通更及不上空无,具有神通并不一定拥有超脱之能,只有大道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能够求证空无的真理,更是究竟解脱之道。有了这番明悟,刘子清随即便调整了以后修行的安排,现在他正处于元气转化法力的过渡时期,只需注意熟悉法力即可,其他时间完全可以用来专研各种神通道法。如雷法,符箓,阵法,术数等。
修行无岁月,春去秋来,转眼间两年的时间便已过去。鲁国鲁城西北二十余里处,有一山曰凤凰山,山有方圆数百里,山内群峰林立,树繁林密,时有猿啼鸟鸣之声回荡于诸峰之间。山脚下有不少村落,这些村民大都是猎户,靠山吃山,凤凰山林密地广,山中各类动物繁衍生息,足可满足这些猎户的生存了。
此时山中一云雾弥漫的山谷中,正不时有沉闷的雷鸣之声响起。周围的动物好似对这种情况都习以为常了,正低头吃草的兔子,头都不抬一下,好似没有听见般。话说以前山谷并不是这样,那时山谷中溪水奔流,青草遍地,水清草肥,很多动物聚集于此,山谷也未被云雾笼罩。
但自从两年前开始,山谷便被浓雾笼罩,终年不散。不时还有雷鸣爆炸之声响起传出,惊得鸟兽奔逃而走,后来见无什么危险,也就习惯了,不再理会。这时谷中雷鸣之声渐消,过了大约半个时辰,云雾一阵翻涌,一道人影自雾中缓缓行来,待得近前,一看,却是一十七八岁的少年,少年身穿青色长衫,面相普通,一头长发披散,随风而飘扬拂动,驻足而立,周身洋溢着一股淡然出尘的气质,恍如谪仙临凡。这少年非是别人,正是刘子清,这山谷也是他的杰作。
自从两年前其打算修法术神通,而这不可能在家里练习实践,所以只能另觅它地。而凤凰山林密兽繁,地广人稀,遂成为首选之地。在山中转了半月,刘子清找到了这处山谷,元气浓郁,且深处山中。然后他又从太清正法的道艺篇中选出了一个五行迷踪敛元阵布置在了谷中,此阵不但有迷阵之效,还能聚敛元气掩藏元气波动,正合用来布置研法之地。
两年的修炼,刘子清此时丹田之中已是一片氤氲紫色,正中一团紫色的液体占了丹田约一半儿的空间,正不断的变幻着,散发着紫色的毫光,更是不断的有紫气相互汇聚凝成一滴紫色的液体,然后汇入其中。这就是刘子清转化而来的太清法力,虽然原来其集聚了不少元气液,也很精纯,而当转化为太清法力后还是缩减不少,但本质却有了质的提高。修为也稳固在了玉液还丹境,根基牢固。
至于神通道法,刘子清也有很大的提高,经过不断的练习,已经掌握了太清雷法,太清雷法一经使出便有九道天雷降下,且雷法的威力随着修行境界的提高也会不断变大,至天仙境时可引九道紫霄神雷,当有毁天灭地之威力。除了雷法,刘子清还修习了五行遁术等道法;这还不算,他又修习了道艺篇中记录的太清阵法,太清符箓等法门;特别是符箓之术,因后世的符法已演化到很是精妙的地步,所以刘子清学后不但能使用的炉火纯青,更能推陈出新。
刘子清看了看时辰,见天色已晚便往山外行去,一步跨出身影一闪间,便已到了五丈之外,然后又是一步跨出,几步间便消失在重重密林之中。这便是缩地成寸的神通,并非修炼获得的,而是修为到了,自然而然的便生出此种神通,这神通也会随修为的提升而提高,最后甚至能演化到咫尺天涯的地步。几十里的路程没多久便走完了,快要到了城门,刘子清收了神通,散步似地进了城门向家中走去。
今天鲁城刘府张灯结彩,人群往来不停,似有什么喜事。的确是喜事,因为刘子清前几日已结束学业,并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且今天使其成年之日,当得庆贺。刘子清回到家中,见到这场景也是微微感叹,到此已有十八年了。这十八年来他收获良多,不但阅读了大量的典籍,踏入了道途,更是有了一个温馨的家,慈爱的父母,温厚的兄长,“魔女”般的姐姐;还结识了一位挚友,获得了一份真挚的友情。这一切都是他的牵挂,这一刻他知道自己已经融入了这里,这里是起点,是他的根。晚宴上都是家里人,桌上刘子清说话不多,但是脸上却一直洋溢着淡淡的微笑。看着欢笑着的一家人,刘子清的心中暖暖的,他细细的品味着,感受着这一刻的感觉。
饭后,大家说了会话,便散去了。刘子清正要回清微院,忽然被一仆人唤住,然后就听仆人说父亲要他去他的书房。刘子清有些疑惑,但还是想着父亲的书房行去。来到书房敲了敲门,只听刘之恒的声音从中传来,“是清儿吧,进来吧”,刘子清推门而入,就见父亲正坐在榻上,其兄长刘子谦也在一旁。刘子清行了一礼便道:“父亲叫孩儿来有何事”,说完便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刘之恒和刘子谦。
刘之恒盯着刘子清,浑身散发着一种威严的气息,若是普通人肯定会被摄住心神,但刘子清刘子清依然泰然自若的站在那里,见此,刘之恒浑身散去那威严的气势,又恢复了平常的模样,脸上挂着一丝笑意道:“不错,今日叫你来是想问问你,你以后如何打算”,“孩儿不知,请父亲教诲”刘子清谦虚的答道,“那好,我就安排你入朝为官吧”刘之恒淡淡的道,刘子清听得一愣,他可是从来都没打算为官的,在他印象中,当官是很忙的,而且束缚太大,不利于他的修炼,可父亲的话他又不能反驳,一时他陷入两难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