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城城北刘府,清微院,房间内刘子清盘坐在床上周身散发着紫色的毫光,照亮周围虚空,闭目吐纳,口鼻之间一道紫气吞吐,此时刘子清正在修炼太清正法。
冥神丹田,只见一片白色的液体充斥其间,白色液体中心一团紫色孕育其中,那白液便是刘子清积累的元气,而那一团紫气则是刘子清通过修炼太清炼气术转化来的法力,太清紫气。随着吐纳,刘子清心神控制白色的元气液分出一缕,然后按太清练气术上的炼己筑基的口诀,循经脉周天搬运一个周天,最后汇入丹田化为太清紫气。
其实刘子清对元气的积累已达玉液还丹中的玉液境,所以现在他只要按太清练气术的口诀按部就班的修炼,将积累的元气全部转化为太清法力,太清紫气。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一时。
在这个过程中,刘子清必须细细体会太清紫气的特性,防止法力提高过快,不能很好的熟悉法力的特性,而使根基不稳,这就好比武者要熟悉自己的身体,狙击手要熟悉自己的狙击枪一样,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殊途同归,修炼也是如此。所以一切都要慢慢来,待得熟悉之后,法力的转化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一夜就在修炼中不知不觉的过去,刘子清至入定中醒来,周身紫色的豪光退去,没入体内不显。虽然在修炼了一夜,但刘子清丝毫不觉得累,反而感觉神清气爽,通体舒泰。出了房间,院内已有仆人在忙碌着,刘子清也不理会,只是来到凉亭,面朝东方盘坐下来。
此时晨光微露,将法力运转于双眼之上,张开双眼,便看到晨光落到大地之上的一刹那,地气升腾与太阳之气冲和,便有一股蕴含无限生机的氤氲紫气冲出,刹那间便弥散开来,充斥着天地之间,眨眼间满目所见俱是绚烂的紫色。刘子清收摄心神,口鼻间一团氤氲紫气凝聚吞吐,时而聚成一朵祥云,时而散成一团雾,变幻万千。仆人们肉眼凡胎当然见之不到,唯有身具法力,将法力凝聚于双眼之间,开了灵眼,方可见得,他们只以为少爷在吐纳静坐而已。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之后,紫气渐消,天地间渐渐的弥散着太阳真火的气息,刘子清沾染了一点,只觉一股无名的烦躁涌上心头,心中一动,长吸一口气,将那团紫气吞入了口中,太阳真火十分霸道,修为低的人根本无法承受,即使修为高的人也不愿吸纳,因为炼化起来十分麻烦,所以修道之人一般都不会修炼这种元气。
微微感受了一*内情况,发现太清紫气不但变大了些,而且也精纯了许多,心中涌起淡淡的欣喜。平复了一下心情,刘子清站了起来。来到亭前空地站定,调整了一下呼吸,刘子清便缓缓的打起了太极拳,这一次拳法打得更慢了,甚至好似停了下来,但随着拳法施展开来,一股吞吐天地的气势弥漫开来,整个天地宇宙仿佛都随着拳法吞吐着,摄人心神。一套拳法打完,刘子清并没有动而是闭目站在那里慢慢的体悟着,嘴角挂着一丝微笑,十分安详,恍如熟睡的婴儿。
吃完早饭,刘子清便出了府,今天府学修课,刘子清也不打算白天修炼,修炼之道需张弛有道,烹饪还要文武火调配,只用文火,菜煮不熟;只用武火,菜会煮烂。唯有文武火恰当的搭配,方可烹出好菜来。殊途同归,修炼之道亦是如此,只有掌握好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恰当调配,方可勇猛精进,而无隐患。
鲁城城南朱雀大街,刘子清一个人闲庭信步的走在来往的人群中,不时在各个商贩的摊前驻足观看几眼。散静轩今天有事,所以他只能一个人来逛街。朱雀大街主要是各种摆地摊儿的小商贩的集中地,出售的商品也是集中在了平民领域,而大的商店一般都集中在了城西的西市,出售的商品则主要集中在了贵族富人领域,但也有不少贵公子喜欢逛朱雀大街,因为这里有许多西市中没有的新奇古怪的东西,刘子清就是这样。
忽然前方传来一阵嘈杂之声,刘子清循声望去,见不少人聚在一圈儿,显示在围观什么。刘子清走了过去,推开人群来到里面,只见一个三十多岁的满脸横肉大汉正一脸凶相的殴打着一个老头,嘴里还不停的咒骂着什么,这老头不是别人,正是卖给刘子清星辰金的那个老人。
此时老人蜷缩在地上,脸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嘴角还有一丝血迹,眼中充满了悲愤和无助的神情。刘子清见此那还忍得住,修道不等于无情,修道是求超脱,超脱天地长生久视,是逆天,是以有大因果,所以修道人更应顺天行事,行善举,积功德,以此得天道认可,修炼则可水到渠成,精进无滞。所以刘子清见此那还忍得住,上前对着大汉的胸部轻轻一拍去,动作快速无不比,围观众人只见一道黑影闪过,一闪间便已落在了大汉的身上,只听“啪”的一声,在大汉还没明白发生什么时,他便以应声而飞,飞出三丈多远后,砰地一声摔在了地上,然后便昏了过去。
周围人都被此惊呆了,看刘子清长的并不壮硕,反而有些瘦弱,却将那大汉一拍而非,这是何等的惊人,简直难以想象。刘子清对此却不在意,对周围人的反应视若无睹。这还是他手下留情没有用上法力,只是纯肉体的力量,但这也足够了,虽说玄门修道之人肉体比较弱,但这也只是对其他一些神通者来说的,对普通凡人来说仍是难以企及的。扶起老人,安抚了一下老人,问了一下原由,才知道自己没打错人。
原来这大汉是这条街的一个恶霸,靠收取商贩的保护费为生,因为有一个舅舅在朝为官,他也自找朱雀大街的平民和无背景的小商贩,也无人来管,倒是顺风顺水。而老人初来,不知这个规矩,满以为在官府交了钱就无事了,哪只今天就被这大汉找上门来,索要保护费,老人好不容易挣的钱,又自觉自已在官府交过了,自己有理,哪肯交钱,遂与大汉争执起来,最后更是惨遭大汉毒打。刘子清又安慰老人了一下,让老人回家好好养伤,老人对着刘子清一阵感谢,更是要给其跪下,刘子清哪里肯受,百般劝说才息了老人的想法。
望着老人离去的背影,刘子清又是一阵感叹,有今日之善果,未尝不是因其前事之善因。刘子清从老人手中低价买到了两件宝物,与老人结了善因,方有今日之善果。
刘子清站了一会,望了望地上躺着的大汉,没多说什么,转身便离去了。今日之果,累日之恶因也,该有此果。今日之事伤到了身体,若是回去伤好后仍不知悔改,他日可能就不是受上这么简单了。想到此刘子清心中也是一凛,心中暗自警醒,日后行事当常种善因,顺天而行,持如履薄冰心,性勇猛精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