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问道阁 太清正法
三块书生2015-10-25 02:452,664

  回去的路上刘子清也没有在与散静轩去闲逛,而是回到了家,进了家,先见了父母,陪父母逗了逗小侄儿刘旬,刘子清也没有在多停留,直接回了清微院。

  回到了院子,坐在凉亭中,刘子清听紫嫣说了一下上午的院内的事宜,也没什么大事。不一会儿就有仆人来报,道午饭已准备好了,刘子清便让仆人开始上菜。刘子清一般只有早晚饭和父母一起吃,午饭一般就在清微院吃。没一会菜上好了,刘子清挥退了其他仆人只留下了紫嫣服侍。

  “紫嫣你也坐下吃点吧,这也没什么人”刘子清冲静静的立在一旁的倩影道。

  “谢谢少爷”紫嫣也没有推辞,因为刘子清不在意这些虚礼,再者在刘子清的眼里,他一个十六七岁的小丫头,在前世还是上学读书的时候,而在这里却要负责各种事情,这些工作对她来说太累了,虽然这个时代就是如此,他也无法改变,但在他自己的小院里却能对她好些,紫嫣初始也不适应,但久而久之便不再推辞,只是心里对少爷的感激之情却越发的高涨,做起各种事来也越发的尽心尽力了。一顿饭吃了没多久,饭后刘子清便在竹林中走了一会,紫嫣去忙她忙不完的事去了。

  未时三刻,城北刘府,刘子清出了清微院,施施然的在府中穿行。未几便来到了一处别院,别院拱门上书听涛苑,走进苑内只见一个池塘横在眼前,塘上开满了荷花,淡粉色的荷花随风摇曳,娇艳欲滴,碧绿的荷叶层层叠叠铺满了整个池塘。一道褐色木拱桥横跨池塘,联通了池塘的两边。池塘的另一边绿树成荫,花草遍地,一条青石小路从桥头弯弯曲曲的蔓延向了幽深的树林里边,不见尽头。

  一路行来,猛然间前方突然一亮,紧走几步便来到了一处,这里耸立着一座三层阁楼,阁楼好似有些年头了,柱子上的朱漆有些暗淡,楼门前写着一副对联,上面挂着一张匾额,上书问道阁。

  听到有来人的声音,楼门开了,里面走出了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老人白发苍苍,走路也有些不稳,见到是刘子清来了,就要上前,刘子清一见到老人如此,连忙上前扶住老人,道:“福伯,你就歇着吧,不用管我,这阵子身体如何”。

  “是小少爷啊,我这把老骨头能怎样呢,过一天算一天,也活不了多久了,我也知足了”福伯有些自嘲的道。

  “福伯您怎么能这样想呢,您一定能长命百岁的”刘子清有些埋怨又安慰道。这福伯在刘府待了一辈子,守了一辈子的求道阁,任劳任怨了一辈子,刘子清很是敬重他。

  “少爷您却看书吧,我这老头子就不打扰你了”聊了几句福伯便道。

  刘子清也不推辞,向福伯道:“那福伯您就休息去吧,我看书去了”,随后便走上了二楼。

  刘府的藏书很是丰富,是历代家主积累下来的,至今还真没有人能全部读完,即使是刘子清看了这些年都只是一部分而已。刘子清来到二楼便挨个书架走动,找起书来。

  这一卷卷竹简上都有一个布条,上面写着书名,以便人查阅寻找。外围的书架刘子清大部分都找过了,这次他走进了深处,不久他就找了几策,正待回转,转身间一不小心带落了几策竹简,于是便弯下腰准备收拾一下,只是当他看到地上一策散开的竹简上的书名时,身心俱震,一阵狂喜涌上心头。

  这竹简看着与普通竹简一样,摸起来却温润如玉,竹简上的字并不是此时流传的字,即使是在此时也无人识得,至少鲁国是这样,因此简上也无布条,刘子清却在前世时研究过,倒是识得,只知道是一种道教中的神文,但历史却不可考,自从来到春秋,刘子清也没有见到过相关的记载,他还以为是以后才出现的呢,现在看来却是要更久远了。

  但这并不是刘子清惊喜的原因,真正令他事态的是竹简上的内容。刘子清也顾不得其他捡起竹简便读了起来,“吾人族练气士落霞子,为五代人族,曾有幸得遇太清道人于人族传法,始闻道,得传太清正法《太清正法》,苦修千余载,得证七品天仙业位,然今时劫起,巫妖等洪荒百族俱争天地之主角,杀劫四起,吾人族亦陷劫中,吾身生为人,怎可观之,吾虽修为不济,亦必为吾族争上一争,此一去,不知可否归,今留吾之道书以待有缘,去休,去休……。”再往后就是有关练气的部分了,看到这里刘子清停了下来,他长吐了一口气,虽然只是寥寥数语,但却给他带来了非常大的震撼,心底一阵的感慨,虽然具体情景不知,但在那个大神通这纵横的时代大劫的惨烈,简直无法想象。落霞子真乃吾人族之英灵也,可敬可佩,吾族之榜样也。

  今时今日,刘子清所见百族不昌,唯人族昌盛。想到这里他整了整衣衫,向着四方天地各以三叩九拜之礼拜了拜,祷告道:“吾族已为天地之主角,列为先辈,英灵可安矣”。

  平复了一下心情,刘子清此时对观看后面有关练气部分的内容也不是那么急不可待了,他收拾了一下散落的竹简,把取来的竹简又重新放了回去,然后便带着那策竹简下了二楼,与福伯告辞后就又施施然的回清微院去了。

  是夜,刘府大部分的房间都熄了灯。清微院,刘子清的房间灯还亮着,房间里刘子清正借着昏暗的灯光阅读着今天所得的落霞子遗留下来的竹简,竹简上记载的关于修道练气的内容很是齐全,依次分为:练气篇,道法篇,道艺篇,奇物篇。

  练气篇记载了太清练气之术,全篇记载了:炼己筑基,玉液还丹,金丹化神,化神还虚等凡人时期的各个阶段的修炼功法,以及证道天仙后炼虚合道的一部分内容;

  道法篇记载了各种神通道法,如“太清雷法、五行遁术、腾云术等”;

  道艺篇记录了各种符箓,阵法,炼丹,炼器之术;奇物篇则记录了天地间各种天材地宝,以及比较出名的法宝介绍。总之在刘子清看来这就是一本修道的百科全书。

  刘子清粗略的看了一遍后,略作了解,便自回过头来仔细的研读练气篇的内容。“炼己筑基之道在于聚元以凝气,凝气以筑体,当以此法行之,肺部之宫似华盖,下有童子坐玉阙,七元之子主调气,外应中岳鼻齐位,素锦衣裳黄云带,喘息呼吸体不快,急存白元和六气,神仙久视无灾害,用之不已形不滞……;玉液还丹之道在于……用此工夫永久不已,则形可常存矣。

  但调呼吸之最要口诀,即不可滞于有象,又不可泛泛无根。能合虚无,则不著相,能入丹田,则非无根,不色不空,勿忘勿助,是真口诀……;金丹化神之道在于……又凡呵浊时必开口,吞津时必闭口。屈舌者,舌抵上腭。胎津者,言自生丹田中胎息薰蒸所化生之津液,上溢于口,取而咽之,下喉咙,过明堂,复化为气,气足则神灵,故曰神明通也

  调血理命身不枯,外应口舌吐五华,临绝呼之亦登苏,久久行之飞太霞……则藏府气血之循环可以缓和而得养,免致外强中干,急促失调,浮躁不宁之弊,自可长生”,功法上不但有练气口诀,还有落霞子的注解,以及其心得体会,刘子清看的如痴如醉,一是彻底的沉浸其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忘记了身外的一切一切……

继续阅读:第10章 紫气 因果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藏道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