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允可汗拒绝李密的原因就是青海湖的吐蕃再次开始强大起来了,对于吐谷浑来说,他们是不希望吐蕃强大的,吐蕃强大了威胁他们吐谷浑的人的生活,吐蕃可是一个还没有开化得民族啊。他们还处于原始社会的边缘啊,不过吐蕃人还善于利用地形作战,他们长年住在高山上,不好派兵进行围剿。
本来吐蕃处于松散的状态,伏允便命人驻扎在青海湖地区,青海湖可是生产盐及它周围拥有广大的牧场,他们便可以在这里放牧,而且这里的土地肥沃,他们可以种植青稞等植物,供他们生活,因此伏允对这块地方可谓是非常的重视,派了五千军马驻扎在这里,统帅这五千军马的是伏允手下第一大将霍彦召。这霍彦召是吐谷浑人和汉人的后代,此人精通武艺及兵法,深的伏允重用,年纪不到四十岁便成为伏允手下第一大将。隐隐约约成为吐谷浑的第三大力量。
吐谷浑伏允可汗手下渐渐的分成三派,起初伏允为了分化天柱王慕容章的权利,让自己的长子慕容顺自立一派,可是渐渐的而随着慕容顺的长大,慕容顺的影响力渐渐的超过了天柱王慕容章使得伏允不得不考虑来平衡他们的实力,于是,便让他信任的大将在外统兵,已分化天柱王慕容章及长子慕容顺的权利,于是吐谷浑渐渐的又形成一股势力,这股势力便是军方势力,以他手下的大将为主,其他的势力也有,不过他们的作用不大,向伏允的太傅孔智龄是清流派的领袖,不过由于这孔智龄是汉人,他的影响力并不大。他们背后却站着伏允,主要是为了伏允平衡势力而生的。
伏允自从登基以来,便接受自己的老师的建议,收留那些从大隋逃亡的汉人,并对他们加以重用,渐渐的使得吐谷浑富强起来了,吐谷浑富强了,伏允的野心渐渐的打了起来,他便开始带领军马东征西讨,使得吐谷浑的国土增加了不少,随着吐谷浑领土的增加,使得伏允渐渐的骄奢*逸起来,他不在去处理朝政,而是把这些事情去交给天柱王慕容章及长子慕容顺来处理,于是,二人便趁机在吐谷浑各地安插自己的心腹,这一下不当紧,使得吐谷浑统治下的部落苦不堪言,他们便连接在一起,起兵造反了。
伏允本来收了晋王杨广的东西,打算出兵入寇大隋的边境,谁知道除了这档子事,只好暂时回绝了李密,而是准备出兵消灭这些想造反的部落。可是,由于他这些年骄奢*逸惯了,不想亲自带兵去,想派其他人去,可是又不知道让谁去?这日,便把太傅孔智龄教导了王宫中,准备询问一下孔智龄的建议。
伏允不知道的是这太傅孔智龄已经和天柱王慕容章结盟了,什么事情当然要向着慕容章了,不过伏允还蒙在鼓中吧了。要是他知道这件事,他就不会来找孔智龄来商议了。
“太傅,如今国内动荡,朕身体欠安,不知道改派谁去围剿那些反叛的部落啊?”
“回禀陛下,既然陛下身体欠安,自然由慕容顺王子带兵前往,而且慕容顺王子可谓百战百胜啊,派他去可以节省不少东西啊,如今国内动荡不安。还有那高原吐蕃,也不安份了?听说吐蕃已经有一个叫论赞索的部落首领统一了吐蕃,他们现在对青海湖虎视眈眈啊,我们还要支援霍彦召将军啊。”
“不错,太傅所言甚至有理,本王不能出征,自然有本王的儿子代本王出征了,本王也认为慕容顺是合适的人选。至于太傅说的吐蕃,到不足畏惧啊,他们的战力和我们不是一个档次的,况且本王早就在那里驻扎着五千军马,还有好日子霍彦召在,本王相信这吐蕃是不可能占到什么便宜的。”
“可汗,我们还是谨慎的好啊,这吐蕃不可小瞧啊,他们身处高山之中,我们每次派兵围剿他们,都被他们依靠这高山给阻挡了啊,还有他么的战力虽然不胜我们,可是他们人说不少啊,这样就显得我们在青海湖驻扎的军马有点少了。况且这青海生产海盐啊,它的周围还有大量的肥沃的土地,可以供养我们的战马啊。可汗,怎么可以掉以轻心呢?”
“太傅,不用劝了,本王的心意已决,这青海的事还是押后吧,如今是国内的事情,听说他们已经攻占数个城池了,若是再不出兵消灭他们,会阻碍我们将来的大业的,你下去代吧我宣旨,就让慕容顺携带者五万大军三日后去围剿北方的叛乱。还有大军的粮草,就麻烦太傅去筹集了,告诉那慕容顺这次一定要把那些野蛮的部落给本王打怕,生的他们以后会再次起兵造反。”
孔智龄知道伏允的脾气知道再劝也没有什么作用,只好就此作罢,他在心里希望吐蕃暂时不要出兵,若是吐蕃突然出兵,他们吐谷浑的可就要两线作战了。
孔智龄离开王宫后,便去了慕容顺的王府。宣布了伏允的命令,慕容顺虽然不想出兵,可是既然伏允的命令来了只好让孔智龄替他准备好粮草,他三日后便带着大军出发,孔智龄二话不说便答应了,其实孔智龄到希望这慕容顺能够战死在沙场,那样他和天柱王便可以立伏允的小儿子为储君了,毕竟小孩好控制,这慕容顺不好控制,况且这慕容顺最近吸纳了几个从大隋逃亡过来的人才,使得慕容顺的势力渐渐深入到吐谷浑各地,还有就是这次伏允可汗突然身体不舒服,若是伏允突然过世,这吐谷浑的可汗之位必归慕容顺。所以孔智龄和天柱王慕容章商议把这慕容顺给弄出王城,恰好这时吐谷浑通知的几个北方部落起兵造反了,他们便想办法让这慕容顺出征,没想到这次伏允到时听配合他们的,让慕容顺带着大军出征了。
慕容顺本来打算留下孔智龄吃饭的,谁知道孔智龄一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做为借口拒绝了,慕容顺也没有强留他,慕容顺心里清楚这孔智龄肯定会去那天柱王的王府把自己出征这件事告诉天柱王的。毕竟他们现在是盟友啊。
果然不出慕容顺的所料,这孔智龄离开慕容顺的住所,便去了天柱王府,在天柱王府,二人又开始密议下一步该怎么走,原来天柱王从王宫中的巫医口中得知伏允已经身患重疾,相信要不了多久,就会毙命了。正好这时孔智龄来找他说伏允让慕容顺出兵的事情。
“太傅,你说可汗已经让慕容顺出兵了。这真是太好了,本王希望慕容顺能够战死在北方,那样吐谷浑的朝廷可就是我们的天下了啊。”天柱王慕容章听到孔智龄的话,非常兴奋的道。毕竟他现在被慕容顺压制着喘不过气来,他也知道这次若不是他和慕容顺相斗,那些北方的部落也不会趁机造反的,可是他绝对不会说出来的,这要是被伏允知道,他天柱王一家还有命吗?只好让人隐瞒,正好,慕容顺也不想让伏允知道,二人都采取了隐瞒的措施,以至于伏允毫无察觉。
“不错,可汗已经下令让慕容顺三日后带着五万大军征讨北方的造反的部落,北方的那些部落,哪一个是善茬啊,就是可汗当年也是花了好多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才镇压住他们的,以慕容顺的能力我看没有十年八年是不可能摆平的啊。若是我们在暗中给他使绊子,相信这慕容顺是很难在短暂的时间内解决他们的。对了,天柱王,听闻可汗有疾?这件事是真的吗?”
“恩,是真的,本王已经从巫医的口中得知了,这次可汗的病的不轻啊,有可能活不了今年了。我们还是要提前做准备啊看,若是那慕容顺继承可汗的位置,你我可是没有什么好果子吃啊,有可能会被满门抄斩啊。”
天柱王的话,倒不是危言耸听,孔智龄也是清楚这慕容顺的性情的,若是他继承伏允的汗位,一定消灭掉那些曾经和他有仇的人的。他们曾经数次和着慕容顺作对,相信慕容顺继位,一定不会放过他们的,天柱王还好一点,他还可以兴兵造反,可是他孔智龄什么都没有,只能等着被杀了。所以他牢牢抱住这天柱王的大腿。二人如今已经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了。
“天柱王,也不要太杞人忧天了,再说了要是可汗归天,我们便可以立他的小儿子继位啊,就算慕容顺赶回来,那个时候已经成为定局了,相信他暂时也是不敢起兵的,再说了说不定他还会战死在北方呢?我们现在当务之急就是拉拢霍彦召将军他们,他们可是控制着不少军马啊,若是有他们支持,我们便不用害怕那慕容顺了。”
一听孔智龄听到军队,使得天柱王的眼睛迅速亮了起来,他儿子慕容平已经掌握了不少军马了,不过可惜他驻扎的地方离王城有点远,若是真有什么大事发生,远水救不了近火啊。现在经过孔智龄的提醒,他便准备让他的儿子军马离王城近一点的地方驻扎,这样就可以不用怕那慕容顺了,慕容顺的嫡系军马不过八万余人,这次他出征就带走了五万余人,还有三万人并没有驻扎在这里。只要他们有一只嫡系军马驻扎在王城,就不会害怕那慕容顺了。
慕容章及孔智龄又商议了一些机密的额事情,最后孔智龄在天柱王府吃了晚饭,才回去的。
孔智龄不知道的是,他刚进入天柱王府,便有人向慕容顺禀报了,慕容顺那个气啊。他手下的几个汉人幕僚,便劝道,王爷不必生气了,就算他们搅在一起,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我们已经明面上拥有八万军马,可是实际上我们已经拥有十万军马了,尽管这次我们去围剿叛贼,带走五万余人,我们呢不是还有五万余人吗?再说了可汗也不会任他们摆布的。这吐谷浑的可汗之位早晚还是王爷的啊,等到王爷继位时,在收拾他们也不迟啊。
慕容顺听完后,并没有说话,而是在那静静的思考,若是你看慕容顺的外表,第一眼肯定认为他是有勇无谋的人,因为这慕容顺长得太粗犷了,而且身长八尺。他在吐谷浑也一直是武勇著称,可是和他接触久了的人,不敢小觑此人啊。此人自从十八岁领军以来,几乎很少吃过败仗。以至于吐谷浑附近的几个小国家一闻到慕容顺的大名,便会不占而降。这也使得吐谷浑的税收增加了很多。
“不错。本王手中手握重兵,就算是可汗也会礼让本王三分,一个小小的太傅及那天柱王是撼不动本王的位置的,现在我们当务之急却不是这个事情,而是北方的那个叛乱的部落,本王怎么觉得他们背后似乎是有什么人在给他们撑腰啊,要不然他们是不敢轻易造反啊,毕竟当年可汗血洗他们的例子还在那里啊?”
由于现在慕容顺的人大都是刚刚不久才投靠过来的汉人,他们不知道当年的事情,也不太熟悉这吐谷浑之事,他们不知道怎样回答。还有就是他们在汉人中太普通了,要不然也不会来者苦寒之地投靠异族啊,他们有一共同的目的就是发家致富,于是便想到了投靠异族,为他们效力,毕竟向吐谷浑这样的民族智者还是很少的,他们只要稍微动一下脑子,便会得到重用,果不其然,他们也只是一起给慕容顺出了几个有用的注意,他们便得到了重用。
慕容顺也知道他们不知晓当年之事,便不再提了,而是让他们下去准备,毕竟三日后要出征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回来,先让他们和家人一起团聚一下,以免到时会有相思之苦啊。
众人听到慕容顺的话,心里那个激动啊,他们也随过军打过仗,知道战争不是一日两日就能够结束的,一旦打起仗来,他们就要和家人分离了,有可能还会战死沙场。一般的主帅在出征之前,会让他们的士卒给他们的家人团聚一下,这样他们就会感恩自己的主帅,而后便会更加卖力的为他效力了。
慕容顺等到众人走后,也去和自己的妻子团聚去了,毕竟这场战争,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啊。所以他想依靠这几日和他的妻子一起过完这几日。可是事与愿违啊,就在他准备去找自己的妻子的时候,王宫中的伏允传信,让他去王宫一趟,说是有要事相商。
慕容顺知道肯定是伏允在他出征前,有什么嘱咐要说吧,这北方的事情,伏允比他更清楚啊。于是他便骑着马带着护卫往王宫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