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连德,(1879—1960)公共卫生学家,我国检疫、防疫事业的先驱。
1910年末,东北肺鼠疫大流行,他受任全权总医官,深入疫区领导防治,不久即告控制。1911年,他主持召开了万国鼠疫研究会议。在他竭力提倡和推动下,我国收回了海港检疫的主权。他先后主持兴办检疫所、医院、研究所共20所,还创办了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哈尔滨医科大学前身)。他与颜福庆等发起建立中华医学会,并创刊《中华医学杂志》。
简历
字联星,祖籍广东新宁县(今台山),1879年3月10日出生于马来亚槟榔屿(今马来西亚的槟城州)。1896—1899年留学英国剑桥大学意曼纽学院。1899—1902年考入圣玛丽医院实习。1902—1903年在英国利物浦热带病学院、德国哈勒大学卫生学院及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实习、研究。后返回原马来亚,在吉隆坡医学研究院从事热带病研究。1904年在马来亚槟榔屿开设私人诊所。1907年应邀赴英国伦敦参加由神学博士文英兰主持的禁鸦片烟会议。后接受清政府邀聘回国任教,担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副校长职)。1910年12月东北发生鼠疫大流行,清政府任命伍连德为东三省防鼠疫全权总医官,到哈尔滨进行调查、防治。1911年4月出席在奉天(今沈阳)召开的万国鼠疫研究会议,任会议主席。1912年在哈尔滨筹建东三省防疫事务总管理处及附属医院。1915年建立中华医学会,任书记并兼任《中华医学杂志》总编辑。1916年任黎元洪总统特医及京汉、京张、京奉、津浦四条铁路总医官。当选为中华医学会会长,并兼任公共卫生部委员。1918年任北洋政府中央防疫处处长、北京中央医院(今位于白塔寺的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分院)院长。1919年1月代表外交部到上海监督焚烧鸦片。哈尔滨流行霍乱,伍连德利用防疫医院收治2000余名病人。1920年去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进修学校卫生和公共卫生。1922年受奉天督军张作霖委托,在沈阳创建东北陆军医院。1923-1924年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硕士学位、上海圣约翰大学名誉科学博士学位、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名誉医学博士学位、苏联科学院名誉院士及苏联微生物学会外国会员。1926年创办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哈尔滨医科大学前身),任第一任校长。1927年国际联盟卫生处聘伍连德为该处中国委员,并授予鼠疫专家称号。出席国际联盟在印度召开的第七次远东热带病学会,被选为副主席。1930年任上海全国海港检疫管理处处长、技监,兼任上海海港检疫所所长。1931年代表南京国民政府卫生署刘瑞恒署长出席国际联盟卫生会议。在上海主持召开第一届检疫学术研究会。1937年4月任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学会会长。八一三事变,举家重返马来亚,定居怡保市,开设私人诊所。1960年1月21日病逝于马来亚槟榔屿,享年82岁。
2007年04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伍连德讲堂”隆重举行了纪念伍连德诞辰128周年、归国100周年仪式暨《国士无双伍连德》首发式活动。此活动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福建教育出版社联合举办。伍连德(1879-1960)祖籍广东,出生于马来西亚,著名公共卫生学家,我国检疫、防疫事业的先驱。从1907年到1937年的30年间,他为中国现代医学的建设做出了非凡的贡献。在1910年东北大鼠疫中,他作为清政府的全权总医官,率领东三省防疫人员,在不到四个月时间彻底消灭了这场百年不遇的烈性传染病的流行,拯救了千万人的生命。伍连德还是中华医学会的创建人之一和第二、三任会长,他主持创办了20多所医院或医学院校,力主收回港口卫生检疫权。梁启超回顾晚清到民国五十年历史,发出这样的感慨:“科学输入垂五十年,国中能以学者资格与世界相见者,伍星联(即伍连德)博士一人而已!”伍连德也是福建的骄傲,他的夫人是福建爱国侨领黄乃裳的女儿,他与前厦门大学校长林文庆是连襟。伍连德的6位舅舅都先后到福建船政堂学习,并参加了清朝海军。其中林国裕在甲午海战中牺牲。成立于1931年的厦门海港检疫所,是当时国内除上海检疫所外的第二大检疫所,伍连德经常亲临悉心指导。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国士无双伍连德》,也饱含着福建对伍连德先生的特殊感情。《国士无双伍连德》,是国内第一本伍连德传,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作序。作者王哲是一位以宣传伍连德事迹为自己历史使命的旅美医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