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绣大军汇同刘备兵马猛攻许昌,贾诩、徐庶连出奇计,城内曹军终于抵挡不住,两日后南门率先告破,见张绣、刘备联军士卒蜂拥而入,徐晃、荀攸、刘晔等人见大势已去,不得已领残军打开北门,狼狈逃亡陈留去了。
却说李典领4000精兵出击宛城,意欲行围魏救赵之计,迫使张绣军回援,以解许昌之围。没想到贾诩早有准备,已将上庸兵马调入宛城加强守军兵力,共有1万6千余众,又以心腹胡车儿与降将刘繇等强将镇守,将宛城守的毫无破绽,李典几次袭击,皆无所获。正此时,自长安传来汉献帝驾崩,举国大丧的消息,天下皆惊,曹懆密遣使者传令麾下各路兵马,停止征战,以为诸侯表率,好为自己赚取世人赞誉。
刘备得知汉献帝驾崩,痛哭不已,三日不食,徐庶等在旁苦苦解劝,刘备悲痛之情才稍有缓解,下令辖下州郡,军民人众全部挂孝,以祭奠汉献帝在天之灵。命关羽等诸路正在鏖战之军退回驻地,自己也同张绣、贾诩二人告辞,与徐庶、魏延、陈到领军往寿春而回。
庞德领这股万余西凉精骑,在兖州腹地横冲直撞,意图吸引曹军注意,好掩护马岱、杨修护送重病的马超从水路由黄河东下,往北海投奔刘备。却被自陈留、洛阳两地出击的曹军与从后追来的典韦、许褚等所率共计三路曹懆兵马夹击围攻,情势万分危急,再加上马超、杨修突然从军中消失,不免引起军心动摇、士卒皆无战心。到后来,庞德身边只有数百心腹还在死战,其余之众不是四散逃亡,就是投降曹军矣。
眼看庞德之军覆灭就在眼前,突然曹军却停止攻打,各自退去。庞德大惑不解,有程昱派来使者,说明缘由。庞德得知汉献帝驾崩大吃一惊,又明白原来是因为大丧期间停动刀兵,不许征战,曹军才撤军而去,放过了自己,不由心中暗叫幸运。忙领这几百残兵穿过兖州之地,往刘备治下徐州去了。
自此,到公元195年5月间,这场由于曹懆联合韩遂骤然攻袭长安而引起的一场大混战落下帷幕。
盘点参与此战的群雄得失:曹懆虽丢失汝南、许昌二城,损兵近2万之众。但新得洛阳、长安,收拢马腾麾下降卒2万余人,重创了心腹大患马腾的西凉兵马,又与韩遂结为盟好,由其统御西凉,消除了自己西顾之忧,可谓大有收获。
如若曹懆能够拥立新君,得到天下承认,其将挟天子以令诸侯,更是在政治上赚得巨大收益。总而言之,经此战,曹懆甚为得利也。
张绣、贾诩领军趁曹军主力皆在长安、洛阳等地之时,攻取汝南、许昌二地,俘获数千兵卒,缴获大量辎重粮草,扩充了自己的实力。到现今,张绣拥有上庸、宛城、汝南、许昌四城,人口数十万众,麾下兵马数万,已成天下群雄中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张绣此战亦是获利不小。
韩遂勾结曹*,背弃义兄马腾,将整个西凉纳入自己手中,也算收获甚多,但在天下人中留下了见利忘义、两面三刀的骂名,实际上得不偿失也。
(作者注:欲成大业,名声是很重要啊)
此一战,马腾几乎全军尽没,自己与一家老小除长子马超、女儿马云騄、侄儿马岱外全部身死,又将西凉基业丢失,损失极为惨重,几乎可算灭顶之灾。好在马超、庞德等人仍在,还留下了一丝复仇的火种。
至于刘备,没有得到城池、降兵、钱粮、辎重等物,又因攻打汝南、许昌、濮阳等地折损不少兵力,好似大亏。但在汝南收得魏延、陈到二将,又有西凉马家残余力量相投,刘备麾下将星熠熠、人才聚集,世间虎将,几乎有一半归在旗下,所得者甚丰也。
(作者注:什么东西最宝贵?人才啊!)
刘备回到寿春,张飞、赵云等文武官员接到,谈起汉献帝驾崩,刘备等人不由下泪。徐庶微叹一声,在旁解劝道:“主公,陛下已然去了,再念之亦无用处。长安‘岁月’细作昨日发来急报,曹懆将弘农王刘辩(汉少帝刘辩为董卓废为弘农王)迎入长安,有意立其为新帝••••••此事非同小可,主公当早思应对之策啊。”
(作者注:徐庶对汉献帝之死当然能表现的很冷静,就是他指使“六月初九”干的嘛。)
刘备拭干眼泪,摇头道:“此事不必着急应对,等些时日再说。”
徐庶犹豫一下,欲言又止。刘备看见,奇问道:“军师有话要说?”
徐庶笑道:“没什么,没什么••••••”
刘备一笑,也不追问,与众人往府中大堂而去。糜竺见四下无人,密问徐庶道:“元直(徐庶,字元直),你方才想说什么?”
徐庶见是糜竺,笑道:“子仲(糜竺,字子仲),我想••••••劝主公自己登基称帝,但话到嘴边,没敢说。”
糜竺一惊,随即笑道:“你啊,此事万不可心急,主公此时是绝不会应允的,说了反倒不好了。”
徐庶点头,二人一同入大堂。刘备见诸将到齐,说到:“陛下驾崩,天下大丧,万民悲痛,三月之内,不得开启战事。诸侯中或有人不遵此,但我军必须谨守之,以表对陛下敬意。”
众文武闻此,一齐起身领命。
刘备又嘱咐阎象、程秉、糜竺三人安排全城为汉献帝设立灵棚祠堂,治丧之事,阎象等郑重道:“此事全在我等身上,必会尽心竭力而为,不负主公重托。”
刘备欣慰点头,问起马超等人,赵云道:“马孟起(马超,字孟起)病情甚重,留在北海静养,但并无大碍,请主公宽心。杨修、马岱现在其身边照料,我妻云騄也欲往探视,往主公准许。”
刘备叹道:“兄妹之情,血脉相连,我岂有不准之理?”
马云騄在座下听此,忙起来谢过刘备,急急出府去了。刘备一叹,命赵云送之出城。
刘备又问道:“庞令明(庞德,字令明)现在何处?”
张飞道:“据报庞德领数百人马到了小沛,二哥接着,歇息一日,现其正率军往寿春而来,数日内将到也。”
刘备喜道:“庞令明亦当世英杰也,能得其相助,大业可成矣。”
徐庶笑道:“要说良将,吕布麾下臧霸等人如何?”
刘备微微一笑,道:“宣高(臧霸,字宣高)我甚爱之,久欲延揽其相助,只是······吕布该如何处置?”
此言一出,满堂沉寂,众人皆在皱眉思索。确实,吕布是个大大的难题,收为己用?吕布素无信义,天下闻名,二拜义父而两次杀之,袁术对其不薄,供给其钱粮辎重,吕布却又翻脸图之······劣迹斑斑,刘备怎能放心用之?干脆杀之?恐也不行,吕布毕竟乃天下第一的英雄豪杰,威名赫赫,若行此事,刘备将担上害贤之名,恐对其声望不利。放之?这更不可能,好容易将吕布捕获,岂能放虎归山?如若吕布东山再起,必誓死报仇雪耻,将成刘备心腹之患也。继续监禁之?这虽然是一时之计,但也不能长久啊••••••文武群臣正在左右为难,苦苦琢磨之际,却见刘备起身,淡然道:“吕布等人现在何处?我要亲往探视。”
众人闻言大惊,徐庶叹道:“主公,你这又何必••••••”
刘备叹道:“我与奉先(吕布,字奉先)也算旧识,怎能因曾经敌对而绝情乎?我必往之,诸公勿劝。”说罢下阶而行,张飞、徐庶等人无法,只得在后跟随。
吕布及其家小被刘备军俘获后,张飞、赵云等命麾下善待之,将其关押在寿春城中一座宅院内,以重兵在外严守,形同软禁。
而高顺、臧霸、魏继三将则另在旁一小宅内安身,除不能自由行动外,衣食等亦无忧。
刘备来到,先进小宅探望高顺等人,见刘备亲来,臧霸、魏继皆有些吃惊惶恐,忙上前迎接,高顺则面无表情,只是淡淡拱手施礼而已。
刘备请三人落座,张飞、徐庶、阎象等则肃立在侧,刘备先将曹*攻破长安,汉献帝驾崩之事简要述说一遍,叹道:“方今陛下罹难,新君未立,天下恐更加动荡不安矣,如此何能得太平,百姓何能安居乐业耶?备不才,愿请诸公相助,同成大业,上扶社稷,下救黎民!诸位将军皆乃当世英杰,能不计前嫌,与我共进退乎?”说罢不由潸然泪下。
臧霸、魏继见此,感动万分,翻身下拜,哽咽流涕道:“玄德公如此大德,错爱我等,我等还能无动于衷耶?愿投在主公麾下,供驱驰也,虽千难万险亦然无悔。”
刘备面露喜色,忙将二人扶起,好言抚慰一番,转头望向高顺,见其不动声色,面沉如水,微叹道:“高将军对将来有何打算?”
高顺淡然一笑道:“我乃一阶下之囚耳,全凭玄德大人发落。”
刘备摇摇头,命人取来高顺马匹兵器,并锦袍一领,黄金百两,对高顺道:“怨我福缘吝浅,不能得高将军辅佐••••••憾之甚也!今日就请别过,高将军自奔大好前程去吧。”
高顺见此,面露惊异之色,追问道:“玄德大人真的放我自去?”
刘备郑重的点点头,高顺一叹,问道:“那我主••••••”
刘备叹道:“贵主吕奉先如何处置••••••我想看看他的意思再做定夺。”
高顺道:“好吧,无论如何,我都愿意陪伴在我主身边。”
刘备一怔,随即叹道:“高将军真忠义之人也,就听凭将军自己安排。”
高顺谢过刘备,一转头正与臧霸目光相对,二人同时长叹一声,臧霸有些不好意思,高顺上前握其手道:“宣高,你的决定是对的。”
臧霸一窘,叹道:“你怎么••••••”
高顺勉强一笑,道:“我久随主公,不忍弃之,愿将此残生了却••••••宣高,你我朋友一场,万不要以我为念,自跟随玄德大人成就一番大事业去吧,玄德大人乃当世少有的英明雄烈之主,必不负宣高一身本领也。”
臧霸一听,泪如雨下,高顺亦自动情,旁人见之,无不感叹。
刘备收得臧霸、魏继二人,立拜臧霸为武卫校尉,魏继为领军司马,负责统领吕布军降卒,二人见得到重用,欣喜不已,拜谢刘备大恩。
刘备又同众人来到吕布所居宅内,一进大门,有一身男装的吕绮雯上前迎接道:“原来是玄德大人来了,不知有何贵干?”
刘备上下打量吕绮雯一番,笑道:“我刚从外领军而回,来探望一下令尊••••••令尊近来可好?”
吕绮雯一叹,面现黯然之色,道:“玄德大人自己去看看就知道了。”
刘备闻言一惊,随吕绮雯快步来到正屋,一进房门,一股刺鼻的酒气扑面而来。刘备不禁眉头一皱,放眼观瞧,只见屋内一人抱着酒坛正在饮酒,面容憔悴不堪,须发皆长,身上所穿衣袍已脏破的不成样子,有如乞丐一般。刘备仔细一看,大吃一惊,原来此人正是吕布。
原来的人中龙凤吕布成了当下这个模样,刘备慨然长叹,不觉泪下,上前欲将其扶起,身后张飞等大惊,赶忙上来拔剑戒备。刘备怒道:“三弟,你这是作甚?”
张飞急道:“大哥,吕布一身武勇,天下无敌,你离其太近,恐有性命之忧也。”
刘备正欲答话,却听吕布仰天大笑道:“天下无敌?!天下无敌······”随之转为大哭。
高顺在后,见状心如刀搅,冲上抱着吕布痛哭不止,吕绮雯也掩面而泣,臧霸、魏继等亦感慨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