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5年(“正朔”、“大统”元年)8月14日,会稽城东面不远处的海面上,一轮皎洁的圆月升了起来,洒下缕缕银白色的月光。月光笼罩之下,是波涛翻涌的大海,停泊着的数百艘大小战船随着海浪在不停起伏,密如树林高耸的桅杆上,风帆全都落下,顶部则皆飘扬着红底金字的“孙”字大旗。战船上隐隐露出点点灯火,远远望去,如天幕中缀满的繁星一般••••••这就是威震群雄,号称“天下无敌”的孙策水师。
5000余士卒,这几乎是自消灭刘备“锦帆”水军之后疯狂扩军的孙策水师近8成的兵力。孙策、周瑜二人早就视会稽的太史慈军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此次挥大军来攻,水陆并进,孙策水师除了担负封锁太史慈可能逃走的海路,将其合围,一举聚歼的重任外,还有两个目的:一来借这次渡海远征训练一下新招募的众新兵、水手,增加其航行、做战的经验。二来则当作生力军之用,如若孙策马步军围攻会稽陷入胶着,水师兵士则可登岸一战,以图打破僵局,赢得胜利。
寂静的沉夜中,万籁俱静,只有海浪声,风声不时传来。这支孙策水师船队的统帅韩当在座舰甲板上凭栏四望,感慨万千:自刘备“锦帆”水军全军覆没后,这普天之下,还有谁能抗衡自己麾下这无敌水师?刘表的荆州水军?其统领黄祖只是酒囊饭袋而已,虽有数千之众,战船数百,可惜无有良将统领,与己军交战,屡战屡败,到现在已然吓破肝胆,只敢据江夏坚守,根本没有胆量出兵矣。韩当念及此处,不由想起了甘宁、苏飞,这二人才是真正的水上豪杰啊!不过还是被周都督妙计所算,葬身火海,尸骨无存,可惜了••••••韩当这时心中涌起的,是一种寂寞,没有敌手的寂寞。
韩当感慨了一番,回到舱中,自斟自饮了几杯。他一般是不喝酒的,尤其是率军征战期间,但这几日来全军停泊海湾,等待孙策军令,实在无聊啊。军中士卒们值夜巡查都有松懈迹象,韩当自是清楚,但附近大小海盗都早已闻风远遁,又有谁会威胁到自己所率这支船队呢?松些就松些吧,大部分都是新兵,军法过于严苛会影响军心士气的,韩当自己开解自己。长夜漫漫,无以消遣,不喝酒又能做些什么呢?韩当将一壶酒喝光,不由有些醉了,亲兵进来服侍他脱衣安睡。“也许明日主公就下令了,我就能动动手,见识见识会稽刘备军有多大能为了,太史慈••••••是个不错的对手••••••久未上阵杀敌,手痒啊••••••”韩当想着想着,已然进入梦乡之中。
三更时分,一大片乌云飘来遮住了月亮,风突然大了起来,海浪似乎也更猛烈了。海上的天气就是如此,说变就变,随着一道闪电划破夜空,豆大的雨点已经从天空落下,片刻之后,已是大雨滂沱。
孙策水师的哨兵们咒骂了几句老天,悄悄回到舱中休息去了,这鬼天气,哪里会有敌情呢?还是偷懒睡个好觉吧。
可就在这茫茫雨幕之中,从岸边驶来十余艘小船,每船上约有数十人,水手们正在奋力划桨,冲开波浪,向孙策水师战船靠过去。为首一条船的船头,昂然挺立一条大汉,身长八尺,双目如电,脸颊上有一片可怕的烧伤伤疤,背插双刀,腰中系着的一串铜铃发出阵阵微弱的声音。其身后,有一人挺枪而立,长7尺开外,体型消瘦,神情精悍,头缠包巾。这二人正是甘宁、苏飞!
这难道是见鬼了不成,甘宁、苏飞不是已经亡故了吗?原来事情如此:那日甘宁、苏飞率“锦帆”水军主力偷袭秣陵孙策水师母港,被周瑜设计,放火烧之,几乎全军尽没,甘宁、苏飞二人迫不得已,领十余人欲自水下潜出水寨。但由于寨门处数艘战船被大火烧着,绵延十余丈,在逃生途中,有数人因气短而闷死在水中,沉于江底,侥幸生还者,只有甘宁、苏飞等寥寥数人而已,也皆被烈火灼伤。(详情见本书84、85章内容)
甘宁、苏飞等人逃出生天,在江中看到不远处有残余的“锦帆”水军战船正要往广陵返航。苏飞大喜,正要出言呼救,被甘宁止住。苏飞吃惊道:“兴霸(甘宁,字兴霸),为何如此?”
甘宁面色冷酷的可怕,不发一言,一招手,反身游向南岸,苏飞等人不解其意,但也还是皆跟随而去。众人从江中上岸,在一处芦苇荡中隐藏,为了不让附近的孙策军发觉,连火也不敢点,只是将身上已经湿透的衣衫拧干,在瑟瑟寒风中,甘宁目光如利刃一般,扫视每个人一遍,郑重道:“我想问兄弟们一句话,想不想找孙策水师报仇雪恨?!”
苏飞等人对视一言,皆恨声道:“当然!这么多兄弟都不在了••••••此仇不共戴天,必报无疑!”
甘宁点了点头,道:“好,既然我等立誓报仇,就不能回广陵了,必须隐姓埋名,择地再起!”
苏飞疑惑道:“广陵还有大小数十条战船,几百弟兄,还能拼死一搏。我等回到广陵,才能以之为根基,与孙策水师决一死战也。不回广陵,我等又能去哪?”
甘宁对苏飞道:“‘锦帆’水军与你我二人乃孙策、周瑜心腹大患也,必要除之而后快,其已然大胜,必携余威挥大军顺江东下而往广陵,以我军残余那几百人、数十条战船,能与之一战乎?”
苏飞想了想,摇头叹道:“不能。”
甘宁道:“为今之计,只能先不露面而远走他处,让孙策等人以为你我已经死于大火之中,其才会放松警惕,不再赶尽杀绝。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等我等重整旗鼓,再建“锦帆”之后,突然杀出,必能大出孙策、周瑜的意料,可得全胜,报仇雪恨矣。”
苏飞等人闻言大喜,皆道:“愿追随将军,万死不辞!”
甘宁见状欣慰,与众人对天而誓:在击败孙策水师之前,绝不泄露一点风声,不以真面目视人,只当自己已经死了。
誓言毕,苏飞问道:“兴霸,我等往何处为好?”
甘宁道:“我已然谋划好了,欲往会稽投奔子义(太史慈,字子义)将军。一来子义将军与主公为结义兄弟,绝对可靠。二来会稽地处偏远,消息闭塞,我等在那里重建“锦帆”水军,才容易做到完全保密也。”
苏飞思索片刻,道:“兴霸说得对,我等即刻前往。”其余几人也无异议,于是甘宁、苏飞领众人化装为渔民,自陆路往会稽而去。一路上万分小心,所幸无事。到了会稽,甘宁怕直接去见太史慈,引起旁人注意,故命麾下一人持自己所配铜铃,于太史慈自招揽“熊夷人”归途中将其引入树林中相见。(见本书92章内容)
太史慈当时见是甘宁、苏飞二人,大为惊讶,随即大喜过望。甘宁述说来意,太史慈当即应允,想到自己率军来偷袭会稽时泊船的那个小海湾,正是理想的练兵造船地点。即告知甘宁,甘宁亦是大喜,率苏飞等而去。
太史慈深知此事关系重大,只对廖化一人说起,命其往来联络,供给甘宁等所需之物。其余魏休、许靖、许钦、博术等皆不知情。太史慈又恐刘备以为甘宁、苏飞二人已亡而伤心,有损身体,遂写密信一封,着心腹火速送往寿春,刘备得信大喜,但也只将此事告知徐庶、张飞、赵云三人而已。(关羽当时在小沛)徐庶献计,为了迷惑孙策、周瑜,刘备依然下令在寿春城外设立甘宁、苏飞二人衣冠冢,并亲往祭拜。
甘宁、苏飞二人率人在廖化安排下,来到太史慈所说那个海湾,见其三面环山,险塞封闭,周围绝无人烟,甚为满意。开始安营扎寨,一面砍伐树木,修造船只;一面由廖化招募工匠、水手、士卒等,秘密分批送来。甘宁、苏飞严加训练,同时不准任何人随意行动,确保机密。稍有基础后,甘宁、苏飞带领这支小小的队伍以海盗“火桅杆”的名义将远近大小海匪、私盐贩子等逐家扫灭,罪大恶极者全部杀死,剩余人众则编入己军中。
自此,会籍附近海域都流传海盗“火桅杆”的威名。当然,风头正盛,已经有些飘飘然的孙策水师是不会注意到这些的。
大雨之中,暗夜深沉,凭借不时出现的闪电一瞬即逝的光亮,甘宁、苏飞率领这200余名挑选出来的精锐勇士驾着十余艘小船如幽灵一般,靠近孙策水师船队。在众船之间穿行片刻,苏飞问道:“兴霸,现在怎么办?”
甘宁扫视一下,指着不远处一艘最大的斗舰道:“那必是孙策水师将领所居船只也,我等先驾船过去,趁夜偷袭之。”苏飞领命,挥手命后面小船跟上。
那艘被甘宁选中的大舰其实并不是韩当的座船,而是为与其一同领军前来的潘璋所居。潘璋新附孙策,甚为所爱,故孙策将一艘新造大舰赐予其乘坐也。
这夜潘璋亦与韩当一样,与几个亲兵喝了点酒,借着酒力,酣然入睡,等他夜里醒来,欲要如厕之时,突然似乎听到夹杂在风雨声中微小的兵刃碰击之声,潘璋一身武艺,自是耳聪目明,大惊之下,细细侧耳一听,果不其然。潘璋暗道不好:有敌军摸上船来了!当下也不敢点灯,忙起来摸索着将衣甲穿好,提起钢刀,悄悄打开舱门,只见舱外空无一人,昏暗的灯火照映下,显得异常诡异而宁静。潘璋心中涌起一丝不详的感觉,也弄不清船上情形到底如何,忙欲往亲兵所居舱室而去,行不几步,迎面正见一疤面大汉手持双刀率数人而来。
双方相见,皆是一惊。那疤面大汉正是甘宁,他上下打量潘璋一遍,笑道:“还是个当官的••••••怎么没见过你?你是何人?”
潘璋也不答话,盯着甘宁细细看了一番,最后目光停留在其腰间所系那串铜铃上,惊疑道:“你••••••难道是••••••不可能啊,他早已死了••••••”
甘宁淡然一笑,道:“别瞎想了,你猜对了。”说罢挥刀上前,潘璋闻言大为惊骇,赶忙迎战,但毕竟不及甘宁神勇,十数合后被甘宁磕飞兵刃,一脚踢到在地,众兵士一拥而上,将其推到甘宁面前。
甘宁问道:“你姓甚名谁?此次孙策水师中谁为统领,所居何船?”
潘璋斜视之,默然不语。甘宁一叹,命人将其押入舱中,严加看守。
甘宁、苏飞领人骤然来袭,潘璋所乘大舰前后不到一柱香时间,全船即被甘宁等人占领,除潘璋在押外,300余水手士卒皆毫无防备,在睡梦中被杀死,抛尸大海之中。
甘宁令将此船锚石收起,悄悄升起风帆,树起“火桅杆”大旗,驾船到孙策水师船队南侧不远处停下,这时已是5更,雨住放晴,天色微明,有早起的孙策军兵士发觉不对,忙敲响报警铜锣,锣声响彻天地,韩当霎时惊醒,暗叫不好,忙召来亲兵问道:“出什么事了?”
亲兵道:“启禀将军,好像是潘璋将军座船被这一带的海盗“火桅杆”劫持了!”
“什么?!”韩当大惊失色,急忙起身出舱,有军官上前道:“‘火桅杆’贼众将潘璋将军绑缚在船头,口口声声说要1000两黄金赎人。”
韩当闻言大怒道:“蟊贼草寇竟然胆敢如此?传令全军起航,排开雁行阵形迎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