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岁月”诞生
鹰羽2015-10-25 02:153,443

  杨修、太史慈带领进贡车队,又在兖州境内行了十数日,这日来到兖州与洛阳边界。杨修对夏侯渊道:“这些天多谢妙才(夏侯渊,字妙才)将军护送,我等十分感激,现今马上就要离开兖州地界,将军领军请回吧,替我等拜谢孟德大人。”

  夏侯渊与杨修、太史慈相处日久,已结下情谊,尤其是与太史慈,二人脾性相投,又皆擅长弓箭之术,平日常在一起议论切磋,有惺惺相惜之感。夏侯渊闻听杨修之言,长叹一声,道:“我与二位相处甚欢,奈何就要分离,异日疆场之上,各为其主,还能复有把酒言欢之机会乎?”

  杨修、太史慈二人闻言,皆不由伤感,太史慈叹道:“世事无常,天命已定,如有来生,再与妙才将军做知己兄弟。”

  夏侯渊微叹一声,从怀中掏出一枚雕刻有凤凰的玉佩,道:“今日一别,不知再见何日,有一事相求子义,不知子义肯答应否?”

  太史慈正色道:“除公事之外,我无有不从。”

  夏侯渊一笑,道:“子义真公私分明也!此乃私事,我有一女(传说张飞之妻为夏侯渊之女,本书采用此说),名娟,今年16岁,数年前战乱之中,我与之失散,四方打探,无有消息,不久前听到传闻道我女可能现在徐州,但••••••子义也知道,我不好前往寻找,故拜托子义从长安回来后,在徐州帮我访之,如能让我们一家团圆,我感大恩不尽。这枚玉佩交于子义,我女身上还有一模一样的玉佩一枚,可为相认凭证。”

  太史慈郑重接过玉佩,道:“妙才将军放心,我必不负所托。”

  夏侯渊大感欣慰,道:“有子义此言,我就放心了。前面就是洛阳地界,自逆贼董卓火烧洛阳迁都长安后,洛阳已成空城,无主之地,盗贼横行,望德祖、子义二位一定小心。”

  杨修、太史慈道:“多谢妙才将军关心,我等一定谨记。”

  夏侯渊与太史慈、杨修告辞,领军回转去了。二人望夏侯渊去远,催车队上路,更加小心在意,不敢懈怠。

  -----------------------------------------------------------------------------------------------------------

  糜竺前往扬州招募甘宁,一去将近一月,这日守门卫士报告,说甘宁同意投效刘备,已与糜竺一起回到下坯,正在府外等候刘备召见。刘备大喜,亲领麾下文武出府迎接之,只见甘宁20多岁年纪,身长8尺,神情精悍,背插双刀,腰系铜铃,威风凛凛。当时正是寒冬时月,甘宁却还是短衣赤脚打扮,身上一层水癣,望之就是常年在水中过活之人。

  刘备见之大喜,迎上握其手道:“久闻兴霸(甘宁,字兴霸)之名,今日一见,大慰平生。”

  甘宁道:“我乃一江中贼寇耳,玄德大人为何错爱?”

  刘备叹道:“朝廷被奸臣把持,贤者不得入,小人聚集,天地昏暗,乾坤不明,多少英雄被迫托身草莽,令人叹息!像兴霸者,也如此类,今能弃暗投明,报效国家,岂不是好?”

  甘宁激动道:“玄德大人不以‘贼寇’视我?”

  张飞在后笑道:“北海黄巾首领管亥与泰山‘泰山寇’二头领孙观二位,现在我军担任要职,镇守北海,你还有何疑?”

  甘宁闻听此言,翻身下拜道:“久闻玄德公乃当世英雄,慧眼识人,不以门户高低、身份贵贱论英杰,今日见之,果如是也,我愿拜在主公麾下,任驱驰也。”

  刘备扶起甘宁,哈哈大笑道:“我亦出身寒门,早年以织席贩履为生,我有今日,全靠身边诸公辅佐,我又哪敢以高低贵贱视人乎?我得兴霸,必成大业,幸至极也!”

  刘备与甘宁携手进府,众人随后,在大堂中落座,甘宁说道:“不瞒主公,我原先亦投过荆州刘表水军,但其视我为贼,不肯重用,我故弃之,常以为恨也,今日投得明主,我愿足矣,必誓死以报主公。”

  刘备闻言叹道:“刘景升(刘表,字景升)名称八俊,威震九州,何故也以此眼光视人?如此埋没天下多少英雄,可叹!”

  陈登道:“恭喜主公收得兴霸将军,我军进取扬州大计可成也。徐州南部之广陵郡,与扬州隔长江而立,我军应以其为水军基地,设立船厂,建造舰只,招募水手,训练水军,广陵不可无人主持,我愿自荐前往,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刘备犹豫道:“元龙高远之士,见识卓越,谋略深广,我依为臂膀,岂可远离?”

  陈登笑道:“主公过奖,我有自知之明,充其量乃一郡守刺史之能也,非经天纬地之王佐大才,我去广陵,主公将南方之事尽托我与兴霸,主公可安心经营徐州,应对中原、河北群雄也。”

  刘备摇头道:“元龙乃我之‘郭嘉’也,如若一走,我事无头绪,实在不可。”

  陈登笑道:“我常感自己才能不足,又岂敢与‘鬼谋’郭奉孝相提并论。主公如要成就大业,还需大才辅佐啊。”

  刘备叹道:“世间大才何在?备恐无幸得之啊!”

  甘宁道:“我到想到一人。此人姓单名福,幼好击剑,任侠仗义,曾替友报仇杀人,官府捕之,缚其于车辆上巡街,观之百姓有识者不敢言也,后被友救出,弃武从文,游学四方,遍访名师,熟读兵书战策,有运筹帷幄之能,鬼神难测之机,乃当世大才也。昔日坐客船过长江时,被我劫之,故与我相识,以为朋友。”

  刘备闻言喜道:“当真有如此人物?现在何处?我当亲往访之。”

  甘宁笑道:“实不相瞒,糜竺先生携主公书信招募我时,单福先生就在我处,听说主公大名,他也有意来徐州一观,故扮作我的从人,随我来到下坯,现正在馆驿之中。”

  刘备站起大喜道:“此真乃上天保佑,兴霸带路,我即刻亲往见之。”

  甘宁道:“主公亲自去•••••是不是太过,我去召来使见主公即可。”

  刘备摇头道:“非也,对待大贤,理当如此。”即命甘宁领路往馆驿而去,徐州文武,皆在后相随。

  到了馆驿,单福却不在,驿卒回道出门游玩去了。

  刘备不动声色,坐于馆驿等候,甘宁与众文武,也不敢擅离,一等数个时辰,直到天黑,张飞不耐烦,叫道:“大哥,此人不知哪里闲逛去了,却叫我等在此闷坐!”

  刘备斥道:“三弟,昔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返而方得一面。况吾欲见大贤耶?”

  张飞不敢再说话,却听馆驿外一人大笑道:“不知玄德公亲自来此,久等了,恕罪恕罪。”随话音,一人飘然而入,20多岁年纪,面如冠玉,峨冠博带,神采俊秀,甘宁介绍道:“此乃单福先生也。”

  刘备见之大喜,起身施礼道:“单福先生,北海太守、自领徐州牧刘备,这厢有礼了。”

  单福还礼笑道:“福山野之人,不懂礼仪,玄德公唔怪,未知此来,有何见教?”

  刘备道:“备自桃园结义,誓言上扶社稷,下救百姓,申大义于天下,恨才能浅薄,智谋低微,不能有所成就,故特请先生出山相助。”

  单福笑道:“玄德公过谦,今公统领徐州、北海,人口数十万,精兵数万,麾下人才济济,武有关、张、赵云、太史慈四位将军,万人之敌,文有陈长文、陈元龙等,当世大贤,何愁不能有所成就?请我这游荡江湖之人何用?”

  陈登道:“先生所言差矣,我与长文等辅佐主公,保守徐州、北海,可也,但进取天下,一匡环宇,才智不足矣,云长、翼德、子龙、子义、兴霸等将军,皆当世虎将,不能善用之,诚可惜也,先生难道无意与我等共扶主公成就大业乎?”

  刘备道:“先生即使不为我刘备,不为社稷百姓乎?”说罢流泪而泣。单福见此,感激万分,下拜道:“主公,我今日遍访下坯城内城外,百姓无不对主公交口称赞,主公真乃当世仁义之主也,我愿辅佐主公,效犬马之劳。”

  刘备大喜,扶起单福,陈登笑道:“有单福先生在主公身边,我可专心经营南方之事了。”

  刘备叹道:“元龙不自矜,不妒忌,勇挑重任,有知人自知之明,乃做大事之人也,我能得之,何其幸也。”

  回到刘备府内,刘备以徐州牧名义,任命陈登为广陵太守,主持广陵军政事务,甘宁为锦帆校尉,水军统领,主管水军,单福为军师郎中,在徐州参赞军事。

  陈登道:“得主公任命,我与兴霸当即日前往广陵,临走前,我还有一言,望主公思之。我在陶恭祖在时,掌管徐州情报机密之事,闻曹*手下有一支特殊队伍,名曰‘飞刺’,成员皆为百里挑一之强健、忠诚之辈,专管刺杀、探听、策反等事务,不可小视。我意我军是不是也可仿效成立之?若如此,对主公大业定有所助。”

  刘备闻之大喜,道:“一切按元龙所言行之,我意此事还由元龙你主持,糜家生意遍布各地,耳目众多,以子仲辅之,如何?”

  陈登、糜竺领命道:“愿从主公安排。”

  自此,刘备军也有了自己的机密情报部队,仿效“飞刺”,成员没有名字,以日期为代号,刘备亲自命名为“岁月”。陈登代号正月初二,糜竺代号正月初三,至于正月初一,刘备是也。

继续阅读:第25章 微妙的局面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箭神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