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敦、昌豨听说有刘备军士卒前来投降,十分奇怪,过去一看,只见足有数十人之多,再一细看,却原来都是以前投降过去的原“泰山寇”之人。
吴敦奇道:“你们不是已投降刘备了吗?又回来干吗?”
一人拱手道:“二位头领,我们也是没办法,求个活命才假意投降刘备的,现在刘备就要完了,我们不能跟着陪葬啊,所以就回来了,望头领收下我们。”
昌豨惊异道:“什么?刘备就要完了?怎么回事?”
另一人道:“昨晚得到消息,兖州曹*将军联合小沛的吕布,趁刘备这次亲自来泰山之际,偷袭徐州,另外河北冀州韩馥也得到曹*将军的书信,派兵趁虚渡过黄河攻打北海,现在刘备两面受敌,首尾不能兼顾。刘备故命管亥领骑、步兵各一千去救援徐州,而命••••••原来咱们的孙二头领领步兵1500往黄河渡口阻截韩馥之军,现在山下刘备大寨中只剩下500步兵了,而且还都人心惶惶的。”
吴敦、昌豨二人听了怀疑不定,昌豨道:“刘备本人还在山下大营?”
有人答道:“是啊,还在。”
吴敦大笑道:“一片鬼话,徐州危急,刘备还留在这儿干吗?等死啊?”
一人道:“启禀头领,我在刘备军中负责护卫大帐,昨晚刘备他们商议了一晚上军情,我隐约听到几句,好像刘备是怕大军全部撤走,二位头领率山上的兄弟们杀下山去,追着他们的屁股打,进而威胁到北海城的安全。刘备也是没办法,自己领这500人再装腔作势呆几天,稳住二位头领就也要撤了。”
昌豨疑道:“徐州都快丢了,刘备还有闲心在这儿耗着,派别人不就行了?”
那人答道:“听说徐州十分危急,守不住了,刘备有意放弃徐州,回归北海,所以才••••••”
吴敦道:“刘备就不怕我们杀下山去,抓住他献给主公曹孟德?”
那人道:“听刘备说••••••二位头领乃••••••无胆之辈,不足挂齿,他量二位头领也不敢下山,所以才敢只留500士卒••••••”
吴敦闻言大怒,道:“刘备这个大耳贼,竟敢小看老爷!”
昌豨劝道:“稍安勿躁,只恐有诈。”突有一贼报曰:“启禀二位头领,据山顶上的兄弟们说,他们望见北边黄河渡口方向有火光黑烟出现。”
吴敦、昌豨闻言不敢轻信,亲自爬上泰山高处向北方瞭望,果然如报告的一致。
吴敦大喜道:“这必是河北韩馥的大军和二头领•••••呸,和孙观这个叛贼交锋了,看来刘备真的要完了,大耳贼竟然敢小看我等,我今晚就率兄弟们下山,生擒刘备,立此盖世奇功,兖州主公必然大大封赏。”
昌豨道:“这个••••••万一有诈呢?”
吴敦怒道:“有诈个屁!你呀,太小心了,如此怎么能立大功,发大财呢?我意已决!”昌豨不敢多说,只得道:“好吧,我守卫山寨,如果事情不顺利,你赶快撤回。”吴敦答应。
当晚三更后,吴敦亲统2000精兵,仗着熟悉地形,趁着夜色,不点火把,摸黑来到刘备军营寨前,只见有十几个士兵在巡逻守卫。吴敦大喝一声,挥刀率众直杀过去,那十几个刘备军士卒大惊,扔下兵器逃进了大营。吴敦领兵紧追不舍,冲入大寨一看,却人影全无,只是一个空寨。吴敦大惊,大喊道:“上当了,快撤!”言未毕,四旁火起,伏兵杀出,贼寇大乱,吴敦拼死冲出火海,身后跟随之众只剩数百,吴敦长叹一声,欲率众回泰山,却见一员大将持刀拦住去路,那将笑道:“认识管亥否?”
吴敦一见是管亥,料不能敌,再见刘备军四面杀来,无路可逃,于是下马跪伏在地道:“我愿投降,请饶我一命。”火光中转出数十人,领头者,刘备、单福也,管亥上前道:“主公,这怎么办?”刘备看看吴敦,淡然道:“此乃做恶多端之徒,再者又是杀害武安国将军之凶手,不准其降,斩之。”管亥领命,策马挥刀将吴敦劈为两段,剩余贼寇大惊,刘备喊道:“只除首恶,余者不究,降者免死。”贼众闻听,皆伏地请降。
却说昌豨自吴敦走后,心神不宁,坐卧不安,闻报山下刘备军营寨火起,昌豨惊疑,亲往寨门观看,果然如此。却突然见黑暗中数十人行来,昌豨大惊,令众贼戒备,喝道:“来者何人?”
黑暗中一人道:“我们是随吴头领下山的兄弟,我们是来报捷的,吴头领大获全胜,杀死刘备军数百,生擒刘备,吴头领命火烧刘备大营,让我们先把缴获的金银财帛送上山来。”
昌豨细看,果然见数十个身着己军服装的大汉费力的抬着十几口大箱子踯躅而来。昌豨把心放下,命打开寨门,一贼道:“头领,会不会是刘备军化装来偷营的?”
昌豨怒笑道:“笨蛋!有抬着大箱子偷营的吗?开门!”那贼不敢再说,寨门打开,昌豨出迎道:“你们谁领头?”
一头戴斗笠的大汉迈前一步,道:“我!”那大汉慢慢抬起头来,昌豨趁着灯火一看,竟然是孙观!昌豨大惊,魂飞魄散,拔腿欲跑,被孙观从后赶上一刀砍死。贼众见昌豨被杀,大乱,孙观扔掉斗笠,现出面容,大喊道:“兄弟们!我孙观回来了!放下兵器,不要乱动,如果有人不听话,可别怪我不客气!”孙观在“泰山寇”中威望极大,再加上昌豨已死,群贼无首,面面相觑后,皆不敢反抗,乖乖投降。孙观几乎兵不血刃收复了泰山。
刘备用单福之计,消灭了盘踞泰山的“泰山寇”余孽,杀死吴敦、昌豨及以下数百人,除几百贼众逃亡外,余者皆降。刘备命割下吴敦、昌豨头颅,送往北海城外武安国衣冠冢祭祀。令孙观领步军1000并降贼守卫泰山,命管亥领骑、步兵3000把守黄河渡口。
诸事完毕,刘备、单福回到北海,留曹豹为北海太守,王修、孙乾辅之。曹豹等人道:“主公放心,我等必尽心竭力,善守北海,为主公效命分忧。”刘备以好言激励之,然后与单福离开北海,往徐州而去。
------------------------------------------------------------------
吴敦、昌豨派往兖州求救之人来到陈留,见到曹*,说明来意。曹*问计于郭嘉,郭嘉笑道:“‘泰山寇’者,弃子也,主公不必费神,何况我军目前攻略洛阳、许昌,无兵力救之。”
曹*深以为然,遂不理会。
-----------------------------------------------------------------
刘备、单福回到下坯,关羽等文武官员前来迎接,刘备一看赵云在列,奇道:“四弟,你回来了?一切顺利?”
赵云道:“托大哥之福,还算顺利,军师老母已安排在城内居住••••••”话音未落,单福急道:“在哪?快带我去。”
关羽命人领路,单福飞马而去,众人望之,皆感慨不已,刘备点头赞许道:“此真孝子也。”
回到刘备府,众人落座,关羽笑道:“四弟此去不光接回了军师老母,还有意外收获。”
刘备奇道:“怎么回事?”
赵云笑道:“此去颍川,一路还好,到了军师家乡,寻到军师母亲,给老人家看过书信,老人家听闻军师辅佐大哥,大喜,说军师得明主而事,她十分欣慰。第二日正要起身回徐州,却有一位先生领数从人也来寻访军师母亲,我和云騄••••••”赵云自知失言,大窘,结舌道:“••••••和马姑娘躲在后面窃听,原来这位先生却是曹*麾下谋士程昱是也,是来赚军师母亲往陈留的,我与马姑娘便冲出将程昱擒获,一同带回了徐州。”
太史慈听到赵云之言,心中暗笑:赵云一向沉稳谨慎,这些窃听、抓人等作为,恐怕都是马云騄的主意。
刘备闻言,忙道:“程昱先生现在何处?”
关羽道:“现让其在馆驿之中休息,我派兵软禁之。”
刘备道:“如此甚好,但该如何处置?诸位有何高见?”
太史慈想到曹*为削弱刘备羽翼,屡屡对自己和杨修等下死手,不由恨意由心而起,进言道:“程昱,曹*重要谋士也,颇得曹*器重,不若斩之,以断曹*一臂。”
刘备摆手道:“不可,此非仁义之举也。”
太史慈叹道:“大哥,方今世道,老实人吃亏,我们行仁义,只是他人不行之啊。”
刘备正色道:“话虽如此,但世间尚有大义,我不管别人如何,我只为我心不愧于天地,岂不闻‘尽人事,知天命’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如此是也。五弟,你要熟思之,君子与小人,只差一线而已!”
太史慈闻言,有如雷震,大汗淋漓,跪伏于地道:“多谢大哥教诲,我知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