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袁术迁都
鹰羽2015-10-25 02:163,231

  祝贺大捷的酒宴气氛十分热烈,刘备及众将开怀畅饮,尽兴而散。第二日,刘备聚齐众文武,商议今后之计。阎象道:“袁术现今退回寿春,虽还有10余万兵马,实力仍然不可小觑,但贼胆尽裂,已成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以我之见,主公当速命大军将寿春城围住,如有延缓,恐袁术放弃寿春逃往他处矣。”

  徐庶笑道:“阎先生所言甚是,但也有不妥之处。我军方经大战,士卒疲敝,又有近万降卒需要抚慰安置,如稍有不慎,恐起兵变也。现今袁术退回寿春,还有10余万大军在手,加之其在寿春经营多年,城池险固,易守难攻,寿春乃其根基也,怎能轻易放弃?以我之见,我军在此地修息数日,等待马孟起将军率西凉兵马来到,合兵一处,再挥军攻打寿春为上。”

  刘备皱眉思索,半晌无言,太史慈见徐庶悄悄给他使了个眼色,心中醒悟,起身道:“军师所见甚是,望大哥采纳。”

  刘备迟疑道:“屯军休息,恐遭天下非议••••••”

  徐庶笑道:“主公过虑了,为天子讨伐袁术逆贼,主公尽起徐州全军,与袁术大战,亲冒矢石,麾下诸将,皆勇往直前,现大破袁军10万,稍微歇兵数日,亦是正常之事,何来非议?何况马孟起从洛阳率兵远道而来,主公不等之,恐世人会说主公与孟起将军抢功也。”

  马云騄深知马超性格,亦进言道:“军师所言是也,就请主公等等我兄,否则,其见袁术已破,无仗可打,必然不悦矣。”

  刘备笑道:“既如此,就传令全军修整,以等候西凉之军。请阎象、韩浩二位先生配合云长、子龙处置安抚俘兵降卒。”众人领命,各自散去。

  太史慈回到寝帐,尚未休息,却闻卫士报告徐庶来访,太史慈忙请入,二人见礼就座,太史慈命左右退下。

  徐庶一笑,问道:“子义可知我方才请你助我劝谏主公之意否?”

  太史慈摇头道:“不知,请先生明言。”

  徐庶笑道:“阎象先生所言是也,袁术恐真要率军放弃寿春而去矣。”

  太史慈闻言大惊,道:“那军师为何还••••••?”

  徐庶笑道:“子义与我同心•••••”徐庶四下一望,压低声音道:“愿辅佐主公最终得登大宝,成就帝业••••••”

  太史慈微吃一惊,随即又重重的点了点头,徐庶笑道:“故此我等今后行事,必须得考虑其对主公的长远影响,而不能只看眼前矣。”

  太史慈似懂非懂,急切道:“请军师明言。”

  徐庶笑问道:“袁术存,对主公有利?还是亡,对主公有利?”

  太史慈一怔,道:“这些我到没想过,请军师指教。”

  徐庶道:“去年兖州一战,主公实力大损,如今稍有恢复,袁术此贼又冒天下之大不韪,篡夺帝位。主公忠义,尽起大军而来,徐州异常空虚,但却无需顾虑者,为何?只因袁术乃是方今天下之公敌,如箭之标靶也,群雄共击之。诸侯之中纵然有人想趁虚图谋徐州,亦不敢为之,怕被天下人唾骂,成袁术逆贼同党矣。故为主公长远计,最好的结果是:我军与马孟起所率兵马汇合,盛呈兵威,袁术肝胆已裂,必弃寿春而走,我军则可花较小代价而夺之。寿春之地,土地肥沃,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又当南北东西四方交通之要冲,如能苦心经营,必成主公大业之根基也。至于袁术,可先缓图之,袁术若在,群雄不敢趁徐州空虚、寿春新附而图我,我军可得喘息发展的时间。等我军将寿春牢牢握在手中,民心依附,实力大张之时,再一举攻灭袁术,有何不可?”

  太史慈听完,恍然大悟,拱手道:“闻先生之言,如拨云见日也,我受教实多。”

  徐庶笑道:“子义过奖了。”

  太史慈问道:“以军师之见,袁术会往何处而逃?”

  徐庶笑道:“吕布大军现在庐江,袁术必不敢往,若往恐遭所害。汝南被曹*、张绣、刘表三路兵马攻之,危如累卵,袁术亦不敢往。以其目前情势,只能渡淮(淮河)往淮南去也。”

  太史慈闻言,由衷钦佩道:“先生真乃当世大才也。有明辨万里之智,决胜千里之能。”

  徐庶摆手笑道:“子义过奖,当世英才众多,在我之上者,曹*之郭嘉,孙策之周瑜,张绣之贾诩,袁绍之田丰••••••数不胜数也。”

  太史慈大笑道:“军师过谦。”徐庶起身告辞,飘然而去。

  ----------------------------------------------------------------------------------------------

  寿春城袁术“皇宫”中,袁术病卧在榻,杨弘探视,长叹道:“望陛下善保龙体,早日康复。”

  袁术叹道:“军情如何?”

  杨弘道:“刘备军并未追赶,按兵不动,据报,刘备此举,是在等候从洛阳而来的马超、庞德所统之西凉精骑。”

  袁术惊道:“西凉精骑,名震天下,与刘备合军一处,我军恐难以抵敌,这••••••方今之计该如何?请爱卿言之。”

  杨弘叹道:“以我之见,当弃寿春而别往他处去也。”

  袁术大惊道:“寿春乃我之基业,半生心血••••••岂可如此轻易与人?”

  杨弘叹道:“恐不弃不行了,刘备与马超两军汇合,实力大增,如将寿春团团围住,陛下不得脱身矣。”

  袁术疑虑道:“寿春城池险固,城中又有足够几年之用的粮食,刘备、马超之军,也恐难以破城,轻易弃城而走,这••••••”

  杨弘叹道:“陛下如不移驾迁都,刘备、马超虽不足虑,但随后曹*、张绣、刘表、孙策等会接踵而来,到时只恐陛下就是想走也不可得也,只能困守孤城、坐以待毙矣。”

  袁术闻言变色道:“爱卿所言是也,但若放弃寿春,该往何处安身?庐江?汝南?”

  杨弘摇头道:“汝南不可往,汝南临近许昌,乃曹*所必取,再者若刘备取寿春,汝南四面受敌矣,非久居之地;庐江亦不可往,吕布出逃,领军往庐江而去,陛下若往,必受其害。”

  袁术叹道:“那该如何是好?天下如此之大,我袁公路(袁术,字公路)难道真的就走投无路了吗?”

  杨弘叹道:“主公不可灰心,以我之见,陛下应该往东南方向,渡过淮河,迁都淮南城。陛下麾下尚有精兵10余万,又可凭借淮河天险拒敌,尚且大有可为也。”

  袁术迟疑道:“前往淮南,刘备、马超等辈就不会随后追击了吗?”

  杨弘道:“现今这六路诸侯当中,各怀鬼胎,互有猜忌,陛下放弃寿春,刘备得之,曹*、孙策、刘表、张绣等必心中不喜,从中掣肘牵绊,刘备、马超虽有追赶之心,也必不能成事。此乃当年董卓弃洛阳而奔长安之计也,十八路诸侯尚且土崩瓦解,何况今日区区六路乎?望陛下勿疑。”

  袁术闻言长叹,道:“也只好如此,就依爱卿之计行之。”

  寿春战国时属楚,楚考烈王迫于秦入侵,东迁都于此,称郢都。秦设九江郡治于此,汉高帝时属淮南国,后还称九江郡。这座拥有近千年历史的名城重镇,由于袁术弃城而走时一系列近乎疯狂的举动,遭受了一次极大的摧残。

  袁术下令,将寿春城内粮草辎重,金银财帛全部带走,后来又纵兵劫掠,军纪大坏,百姓家中钱财粮食也不能幸免,被杀死者数千,尸骸满街,不及入殓。袁术大军将不能携带之器物、用品、军械集中一处,全部烧毁,烈火熊熊,将及三日方熄。数十万寿春百姓痛哭流涕,衣食无着,强壮者背井离乡,老弱者只能嗷嗷待哺,坐以待毙。

  袁术麾下谋士袁涣见此,觐见袁术道:“陛下,迁都可也,何必劫掠百姓粮食财物?如此一来,寿春之民,恐多有饿死者矣。”

  袁术不屑道:“朕为天下计,岂能顾及区区草民乎?”说罢挥袖入内。袁涣长叹,来见丞相杨弘进谏,杨弘笑道:“此举亦有好处,刘备素有仁义之名,见饥民众多,定不敢置之不理••••••如此一来,刘备无力挥军追击我军矣。”

  袁涣吃惊道:“丞相何出此言?军中至关重要者,军纪也,军纪一失,纵有千军万马,亦成一盘散沙,不堪一击,军中战力将荡然无存,到时只恐不需刘备等诸侯之军来攻,我军必自败崩溃也。”

  杨弘闻言不悦道:“汝所言是否太过乎?”

  袁涣见此,长叹一声,不复再言。心中暗道:“杨弘,常以智谋自矜,但观其人,也只是有智而无见识,小聪明也。对军中之事毫无所知,放任军纪败坏,依靠此等之军,欲要再图大业,如痴人说梦一般,将来必有大祸!”

继续阅读:第60章 周瑜纵论群雄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箭神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