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神仙于吉(求支持!)
鹰羽2015-10-25 02:163,166

  孙策、周瑜等统领大军,兼程往会稽而去,路上行了数日,距会稽城已不过百余里,突然有信使从秣陵追来,送上一信,孙策览毕,摇头长叹,周瑜见之,笑问道:“伯符(孙策,字伯符),何事忧烦?”

  孙策叹道:“派去广陵欲赎回公奕(蒋钦,字公奕)的使者回来了,陈登说了,要想公奕平安归来,到也不难,我军须在六个月内不得攻打会稽。如若我不听从,则••••••公奕性命只恐不保也。”

  周瑜闻言笑道:“如此看来,陈元龙(陈登,字元龙)自公奕被俘,心中就已有定见,事态紧急时以此作为杀手锏,要挟我军不可轻动,好为会稽太史慈军争取时间矣。”

  孙策叹道:“现今我起大军而来,眼看会稽就在眼前,却半途而废,着实心有不甘,再者放任太史慈在会稽,拖延日久,民心动摇,整个扬州都将不稳矣;可若继续攻打会稽,公奕他••••••这真是左右为难啊!请公瑾为我一决。”

  周瑜笑道:“陈登所提的条件甚为有趣,不能算苛刻,要求我军半年内不得攻打会稽。陈登此人,极为精明,所提条件,必是经过深思熟虑。条件太过分,其恐惹怒伯符,弄巧成拙;条件太轻易,其又不甘心,故提如此条件,以拖延我军攻打会稽,乃缓兵之计也。可是••••••说实话,这个条件,以我之见,也有点太低了些,即使陈登提出要我军与刘备军休战六个月,不得相互攻伐,恐怕伯符也得答应吧?”

  孙策思索片刻,点头道:“为了公奕平安,休战6个月,就是1年,我都能应允。”

  周瑜笑道:“如果我是陈登,见到当前形势险恶,尤其是吕布在淮南,直接威胁广陵之存亡,乃是心腹大患。应设法先与我军修好或者停战,好专心应对吕布大军,但陈元龙放着这么个大好的与我军休战的机会而舍弃••••••只是要我军不得于6个月内攻打会稽太史慈所率之军,这其中••••••恐怕大有文章啊。”

  孙策疑惑道:“公瑾此言何意?”

  周瑜道:“陈登此举,相当于放开了一个口子,使刘备军与我军在此期间在别处发生冲突,成为可能。”

  孙策惊异道:“公瑾的意思是••••••?”

  周瑜笑道:“如我所料不错,刘备军中,必有在会稽以外之其他地方突袭我军的计划。”

  孙策大吃一惊,变色道:“这••••••不太可能吧?吕布精兵虎踞淮南,刘备之寿春、广陵全在其兵锋威胁之下,勉强自守可也,此种严峻情形,刘备军还会图谋攻袭我军?”

  周瑜大笑道:“连伯符都认为不可能,可见刘备军若行此计,恐十有八九会成功也。岂不闻兵家之道,在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乎?”

  孙策脸色沉了下来,思索半晌,长叹道:“公瑾所言有理,以公瑾之见,刘备军所图者乃我何处之军也?”

  周瑜对孙策耳语道:“我已有定见,天机不可泄漏,伯符到时便知,以我之意,伯符可••••••”

  孙策听完,点头道:“就依公瑾之计行之,此事全托付公瑾了,万万小心。”

  周瑜笑道:“伯符放心,这一次,我定报广陵兵败之仇!”

  孙策命大军停止前进,转而开赴就近之吴郡暂驻,遣使者往广陵见陈登,言道同意陈登所提之条件,陈登大喜,双方签订盟书,画押完毕,共同祭拜天地,许下誓言,以示决不反悔之意。陈登将蒋钦交由孙策使者带走,入密室召见麾下“岁月”细作统领,问道:“孙策大军现在何处?”

  细作统领道:“据探报仍在吴郡驻扎,孙策、周瑜在等候这边谈判的结果,再决定其军向何处。”

  陈登点了点头,又问道:“孙策、周瑜、周泰、陈武四人皆在军中?”

  细作统领道:“应该是如此。前几日孙策与周瑜等人出吴郡城围猎,我们有兄弟亲眼见到此四人。”

  陈登满意的一笑,挥手命其出去,遣心腹秘密召来甘宁。

  不一时甘宁来到,陈登笑问道:“徐军师交待的事情准备得如何?”

  甘宁笑道:“诸事已齐备,我早就盼着这一战了,好久没在水上活动活动手脚,都闷出病来了。”

  陈登道:“如此甚好,那兴霸今晚领军便行。此战非同寻常,极为冒险,万万小心。”

  甘宁道:“元龙先生尽管放心。只是••••••我走后,广陵彻底空虚矣,万一吕布、孙策遣军来袭,这••••••”

  陈登笑道:“广陵不需兴霸挂心,主公已遣翼德(张飞,字翼德)、炳元(管亥,字炳元)二位将军率精兵1万,渡过淮水,沿河下寨,以牵制淮南吕布;据闻庐江袁涣得到主公之请,也命梁纲领军1万,迫近淮南。如此一来,吕布此时恐全力戒备寿春、庐江方向,无力出兵攻取广陵矣。至于孙策军嘛,其欲袭广陵,需跨江而来,大江之上,必有水军来往输送不可,可是••••••呵呵••••••兴霸,几日之后,孙策麾下还有水军乎?”

  甘宁一听,仰天大笑,拱手与陈登告辞,出帐而去。

  -------------------------------------------------------------------------------------------------------

  太史慈在会稽,每日与廖化领军巡视防守,不敢丝毫轻怠,静候孙策大军来攻。后得到消息,说陈登欲用蒋钦换取孙策6个月内不得攻打会稽,孙策有意应允,太史慈一直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这日廖化对太史慈道:“将军,你连日巡夜值守,昼不能安稳用饭,夜不能解甲而眠,实在太辛苦了,我听说孙策军半年内不能来攻,当下情势稍缓,将军可以回府中好好休息休息,营中之事自有我料理,将军尽管放心。”

  太史慈一想也对,劳逸结合嘛,这几天连轴转下来,的确累得够呛。于是笑道:“那就有劳元俭(廖化,字元俭)了。”领数从人往城中住所而回。行至大街之上,只见百姓议论纷纷,互相耳语,往前方涌去。太史慈奇怪,唤过一百姓问之,百姓答道:“禀报太史将军,是于神仙来了,大伙都去迎接跪拜呢。”说完也匆匆去了。

  于神仙?太史慈一想,恍然大悟,心中暗道:难道是说于吉?

  三国历史颇有神话色彩,其中著名的神仙有三位:左慈、南华老仙,还有就是这位于吉。于吉论法术,也许比不上前二位,但论知名度、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却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何?因为历史中,江东霸主孙策之死,与于吉有着千丝万缕甚至直接的关系。

  据《三国演义》记载:孙策独霸江东,欲联络河北袁绍南北夹攻曹*,却见于吉在江东之地,名声极大,信徒众多,百姓无不笃信,甚至连麾下文武也以神仙视之。孙策大怒,将于吉捕之,命于吉求雨。于吉登台做法,果然雨下,官员百姓无不信服,皆罗拜于泥水之中,全不顾衣服。孙策益怒,命武士将于吉斩杀。此时孙策已有伤在身(被许贡三门客刺杀而受伤,详情见《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于吉死后,孙策伤势加重,终于不治身亡,死时年仅二十六岁。

  《三国演义》的说法是孙策“屈杀”于吉,于吉死后,阴魂显灵追索孙策之命。太史慈穿越前是个彻底的无神论者和唯物主义者,原来看书看到此处,总是付之一笑,并不当真。没想到今天,在这三国时代,还真的碰到了传说中的这位“于神仙”。

  太史慈抱着好奇的心理,策马随人流而行,只见前方不远处黑压压跪下了一片百姓,人数足有数百,都是焚香伏道而拜。人群中,是一貌似仙风道骨的老道,须发皆白,身披鹤氅、手携藜杖,立于当道。

  太史慈见了一时感慨,还没回过神来,却见前面一50多岁老汉回过头啦,一脸厌恶之色,厉声道:“见了神仙还不跪下?端坐马上,是何道理?”

  太史慈亲兵呵斥道:“这是太史子义将军,你吃了豹子胆?敢这么和将军说话?”

  那老汉不屑的小声嘀咕道:“我知道他是谁,将军怎么了?将军比神仙大?”说着扭过脸去。亲兵见状大怒,欲上前理论,被太史慈拦住。太史慈笑道:“既然是神仙,必有高深道德,我等下拜,也是应该之事。”遂下马领众亲兵随从跪下。不多时,于吉去远,百姓们起身,喜形于色,似乎都为亲眼见到“神仙”而惊喜兴奋。太史慈见状微叹,站起身来,见四下无人注意,唤过几个心腹亲兵叮嘱几句,几人默默点头,自去了。

继续阅读:第82章 与“神仙”合作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箭神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