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领军来到淮南,周瑜已然率军撤走,只留一使者迎接吕布,使者对吕布道:“我家都督让我代他致意吕将军,我军回军扬州,将淮南城内一应粮草辎重等物皆留下,以供贵军使用,也略表我家都督相敬之心,望贵我两军能够尽弃前嫌,结为盟好,共对大敌。”
陈宫笑道:“不知周都督所谓‘共对大敌’之‘大敌’是指••••••?”
使者笑道:“当然是刘备、袁涣两军也。”
吕布沉声道:“袁涣背弃于我,我当然要设法铲除,至于刘玄德嘛••••••此人仁厚,对我不薄,我••••••暂时不会与之为敌。”
使者闻言一惊,随即笑道:“吕将军所言差矣,将军本来拥10余万大军坐镇庐江、淮南二城,天下诸侯谁不畏惧?可如今落到这步田地,谁之过也?罪魁祸首乃刘备也!若不是其遣军偷袭将军之庐江,将军怎会如此······”
吕布打断使者之言,厉声道:“你别说了!刘备是不仁,但你主孙策与都督周瑜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趁火打劫,袭取我淮南的,又是何人?现今将本来属于我之城池送还于我,还想让我感恩戴德,替其卖命?!真白日做梦也!”
使者被吕布一骂,满面通红,欲出言反驳,却见吕布动怒,气势骇人,自是胆寒,不敢再说,低头不语。陈宫笑着打圆场道:“主公不必动气,方今天下群雄混战,敌我难分,这些事情亦是难免。请贵使回去,替我主问候孙策将军与周都督,就说我主也有心讨伐刘备,只是••••••呵呵••••••我军连遭大败,军粮缺乏,恐有心无力也,如贵军能先向我军借粮食10万斛,以解我主之燃眉之急,我全军上下必然感念贵军之德,当惟贵主、都督之命是从也。”
吕布闻言,也笑道:“正是如此,贵我两家要结为同盟,需有诚意,望贵使回去善言之,如若贵主能同意我军之请求,我必然以贵主马首是瞻。”
使者见此,无话可说,与吕布、陈宫等告辞。见使者去远,陈宫笑问道:“如果孙策答应送我军10万斛粮食,主公真准备起兵讨伐刘备乎?”
吕布笑道:“看情形吧再做定夺吧,宫台(陈宫,字宫台)的意思是?”
陈宫若有深意的一笑,道:“其实刘备之广陵郡,确实空虚,是块肥肉啊······”
却说使者火速回到秣陵,见到孙策、周瑜,将事情讲述一遍。孙策听说吕布索要10万斛粮食,勃然大怒,拍案而起道:“吕布!真无信义之豺狼也!将淮南还之,尚且还贪心不足耶?!”
周瑜笑道:“这个不出我之意料,我将淮南让予吕布,一为腾出兵力,好反攻会稽;二来嘛,想利用其威胁广陵,最好是说动吕布挥军东向,攻取之,广陵一失,刘备之‘锦帆’水军无基地矣,千里长江,将握于我军手中,到那时,会稽太史慈军,将彻底孤立无援,后路断绝,必败无疑也。”
孙策问道:“听公瑾的意思,是答应吕布提出的条件?”
周瑜笑道:“这条件嘛,不可应允,吕布素无信义,应允了恐我军空耗粮草而其按兵不动。也不可不答应,不答应吕布军在淮南坐视,我军回师攻会稽,太史慈不敌,可乘舟从海路回广陵,不能斩草除根矣,久后必有后患。我军目前有两策,请伯符(孙策,字伯符)决断。其一、不理会吕布,借助其在淮南,牵制刘备、袁涣,我军全力反攻会稽,将太史慈赶出扬州之地。其二、同意吕布之条件,再设法请其起兵攻取广陵,断绝太史慈归路,我军再攻袭会稽,如此,可置太史慈于死地也。此两策,各有利弊,请伯符思之。”
孙策叹道:“我与子义一见,便有不舍之心,恨不能与之共成大业,又怎能狠心对其下死手?群雄争霸,豪杰并起,虽不两立,但也心有戚戚,何必赶尽杀绝?我意行第一策。”
张昭在侧,出言道:“主公所见是也,行第一策还有两个好处,一、可省下10万斛粮食;二、可不过分激怒刘备,刘备与太史慈为结义兄弟,誓同生死,现有精兵数万,猛将众多,实力不可小觑,如若太史慈丧于我军之手,北海兄弟焉能不倾全力报仇乎?到那时,恐江东危矣。”
周瑜笑道:“其实我意也如此,除子布(张昭,字子布)所说行第一策两个好处之外,还有一点:此策节省时间。若行第二策,与吕布来回谈判扯皮,所费时日必然不短,恐日久生变矣。”
孙策等人闻言,皆点头赞同。孙策笑道:“依公瑾之见,我军何日出兵?”
周瑜笑道:“如兵马准备妥当,我意明日就出兵,去10日,攻10日,回10日,一月之内,必破太史慈之军,重夺会稽。”
孙策大喜道:“看来公瑾胸有成竹,如此甚好,此战我也随军,好久没见子义了,再与其较量切磋一下,也是妙事。”
第二日,孙策亲征,与周瑜同领马步军1万,以周泰、陈武为先锋,留黄盖、韩当、张昭、张弘等镇守秣陵,日夜兼程往会稽而来。
----------------------------------------------------------------------------------
周瑜将淮南让给吕布,自领军回到秣陵的消息传到寿春,刘备大惊,聚齐诸位文武商议。徐庶慨然而叹道:“这周瑜果然不凡,竟出此妙计!如此一来,我军与庐江袁涣,皆被吕布牵制,不敢轻动矣。最主要的是••••••广陵!子义领军远在会稽,广陵只有‘锦帆’水军2000余众及数千新募之兵,可谓空虚至极。若说孙策起军攻广陵,须渡大江,可由兴霸(甘宁,字兴霸)率水军迎击,暂且不惧;可吕布起马步军向东奔袭广陵,则几乎无法阻挡矣。广陵若失,‘锦帆’水军失去根基,恐再无力与孙策水师争衡,千里长江,将尽入孙策之手,彻底隔绝会稽我军之退路,子义将军恐难保万安••••••”
刘备闻听此言,骤然变色,半晌无语,韩浩叹道:“现在看来,陈元龙(陈登,字元龙)与子义将军所制定执行的长途偷袭会稽的计划,是否有些太过••••••冒险了?”
徐庶摇头道:“也不能这么说,征战杀伐,本无无险之计,无必胜之策,再提前事亦无济于事••••••如果吕布女儿吕绮雯尚在我军手中,则••••••唉!不提也罢。”
刘备道:“现今吕布虎踞淮南,其麾下大军可四面出击,我军防不胜防,情势已然逆转,对我军大为不妙也。最主要的是如何守住广陵••••••我意一方面立调徐州之数千兵马火速南下驰援;另一方面,从寿春出兵佯攻淮南,以牵制吕布,使其不能腾出手攻袭广陵。”
徐庶道:“主公此计甚妙,主公可派人联络庐江袁涣,请其与我军一齐出兵佯攻淮南,好威慑吕布军,如此,应可保广陵暂时无碍。”
刘备点头道:“好,就依此行之。吕布如此应对,那孙策、周瑜,该如何是好?”
徐庶笑道:“孙策视会稽子义如眼中钉、肉中刺,必然兴大兵全力攻之,我有一计,如能成功,可大挫孙策军,保会稽于无虞。”
刘备及众人闻言,大为惊喜,皆侧耳细听,徐庶道:“目前万里长江之上,一分为三。荆州一段,由刘表麾下水军控制,江夏至秣陵段,由孙策水师掌控,而从广陵直至东海,则在我‘锦帆’水军辖下。据‘岁月’细作探报,孙策水军主力,皆在秣陵,以我之见,我军可••••••”
(秣陵就是现在的南京,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先后在此建都,六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原名金陵。秦置县,名秣陵。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孙权在此筑石头城,改称建业。西晋统一,仍名秣陵。建安十三年,诸葛亮出使江东,对孙权说:“秣陵地形,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故称“虎踞龙蟠之地”孙吴建国,遂以为都。)
徐庶说完,刘备等大喜,阎象道:“军师此计,虽有些冒险,但值得一行,只是恐孙策已然出兵会稽,来不及了。”
徐庶笑道:“无妨,陈元龙在广陵,必有缓兵之计。”
商议毕,刘备令众将各自下去准备,唤来魏休,笑道:“乐则(魏休,字乐则),我五弟太史子义甚为欣赏你,特地要我在你从长安返回后,调遣你去其麾下效力,不知乐则意下如何?”
魏休道:“蒙子义将军错爱,我感激涕零,岂有不从命之理?”
刘备大喜,赏赐其白银百两,锦袍一领,即命其往广陵而去。
(今日第三更,不是我勤劳了,而是我在赎罪。只因······明后两日(星期三、四),我要出差,都是一些工矿企业,偏僻之地,上网不方便,故向各位朋友请个假,万望大家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