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可能。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峰值,发展到一定程度自然会停滞。”
“牛市不言顶,峰值在何处?只要天龙集团出手的生意,就绝不空回,其他竞争者只能分残羹剩饭。它成长的过程,是一路血腥与黑暗。在它背后,一定有着一只神秘的翻云覆雨手!”
“但是近年来,他们也开始进入高科技领域。象这回举办的‘江湖’网络大赛,应该是为进入IT行业做宣传吧。”
“这个大赛古怪得很。如果为了宣传和影响力,就应该选择国际象棋而非中国象棋。而且你看,冠军奖金一千万,亚军才一百万,简直不成比例。”康节道。
“除非已经知道,谁将夺冠。”
“哈哈哈,估计最后夺冠的,将是天龙集团安排的超人。组织如此大型活动目的何在?不会只为热闹一番,花钱赚吆喝吧!当一个经济实体膨胀到能左右国家命脉的程度时,为攫取更多利益和保护现有成果,必然要夺取权力。而夺权光靠财力是不行的,还需要武力。龙飞为什么不到任,因为研究院只是他们抛出的一颗投石问路的棋子,试探各方面反应。这地方暗流汹涌,凶险得很,你要早点抽身。实在不行,就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
林斌没有回答,不安地瞟了满江红和追命一眼。
“追命不碍事,小满睡着了。你不是对超人一说还有怀疑吗,就叫追命给你看点东西吧。”康节转过脸,对追命问道:“听到什么?”
“百米之内无人,千米外有一辆车正在开来。”追命黑黑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看林斌似信非信,康节乐了,说道:“这个不好验证,就叫追命把棋子拣起来吧。”
拣个棋子也需要超能力?
林彬心里正嘀咕,追命已经走到了桌边。他左手垂立身侧,右臂平伸,手掌张开手心向下。只见地上的棋子好象有了生命,开始动弹。突然一枚棋子跳起,径直投入追命的掌心。然后是第二枚,第三枚……
满江红闭紧双眼躺着,看不到追命木雕般的身形,也见不到林彬的目瞪口呆和康节的捋须自乐,只觉得满天的月光好象一只清凉的手,抚摸着自己的面庞。近处涛声响亮,好象银瓶乍破;远处涛声如同闷雷,一遍一遍地碾着,永无止息……
除了力量的训练外,满江红对速度和耐力的训练也在一个月前进行了,那便是冲刺跑和长跑。不过健身室场地狭小,这两项进行得别别扭扭,感觉不到有什么显著提高。
于是满江红的炼体计划又增加了一项,每天早晨六点半从研究院出发,沿公路跑向南澳镇。
他一开始便以冲刺速度猛跑,随着体力消耗再逐渐放慢。小镇和研究院的直线距离大概一千多米,可沿着海边蜿蜒的盘山路算曲线距离,足有三千米。路边每隔一百米就立着一块数字碑,想必是修路留下的刻度,倒是很方便满江红计算自己的运动量。
第一次试跑便出了洋相。
他全速冲刺到两百米时,感觉到呼吸困难。勉强跑到三百米处时再也无法坚持,只得放缓速度,张开口大喘气。原来想在全速奔跑中运用无名诀的念头,早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冲刺跑是一项剧烈的无氧呼吸运动,消耗的主要是血液中存量氧气。而且奔跑中心无旁骛,任何功法、心法根本没有施展机会。
接下来的中速跑,无名诀大显身手,很快就调匀呼吸,身子也一阵轻松。但跑到三千米后折返时,小腿的酸痛已达顶点,面临痉挛窘境。没奈何,只好改为慢跑。
慢跑进行到两千多米时,他感到体力已经透支精光,腿跟灌了铅似的迈不动。没奈何,只好改为快走。而最后的几百米,大侠是慢吞吞地走完的。
哎,好歹“走路”也算一种炼体之法吧!
通过这样一跑,满江红明白了几个问题,并采取了解决之法。
首先,自己的体质也太哪个差了一点,根本无法胜任长久的剧烈运动。解决之法倒也简单,加强营养,坚持锻炼。
其次,无名诀只是一种基础功法,还需要开发运用的技巧。比方说,如何令自己跑得更快,更持久。
所以,在接下来的训练中,满江红有意识地将无名诀的注意力集中在腿上。效果显著,腿不痛了,但新问题又来了,腰有点酸。好的,重视腰的问题,但胳膊又开始发胀。别看只是跑步这一简单动作,全身各处肌肉都要参与协调,甚至包括胳膊和脏器。你难道一一都能练到?
晕,这样下去何时是尽头呀?
满江红左思右想,弄出了一个经典的偷懒之法。任它千变万变,只在修炼无名诀时,把更快更强的意念灌输到全身各处(更高?他还没有想到)。至于身体到底会如何变化,就由它去了。
这样近乎虐待身体的训练之法,满江红坚持了一月之后,在中秋节前几天,发现自己终于达到了普通中程跑运动员的体质。跑完六千米全程,用时只有17分钟,而且并不像第一次那样,身体有崩溃的感觉,只是有些累而已。
他查了下世界纪录,一万米为24分钟。也就是说,顶尖高手跑六千米绝对会在16分钟以下,自己跑完一万米绝对会在27分钟以上。
但他很满意了。
要知道,自己只训练了一个月,而且前五百米是全力冲刺,不留余力。这样快速耗尽体能的办法无疑等同自杀,没有哪一个运动员会采用,就算是四百米短跑运动员,估计也是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结合,没有谁纯粹全靠无氧呼吸坚持跑五百米,历时一分钟。
自己还有庞大的潜力可以挖掘,可惜,最近提升的速度却停滞了,估计又到了瓶颈。
无名诀呀无名诀,第三层到底能够带来怎样的惊喜呢?
黑暗中摸索是如此艰难,枉自己还算是具备了几千年科学知识积累的尖端人士。
可以想象整个人类的文明传承、薪火传递,是何等的不容易。一点点的突破,从厚积到薄发,要经过多少代人的努力。
那本记录了癫道人修真情况的《晓园志异》,应该不会是孤本吧,一定要弄到手。
花都市距离东方市只三百公里,坐火车一天往返。也许,该请个假了。那本书只怕很难呆在原地等自己,但总能找到些线索,说不定会有意外惊喜。
只要努力,天上偶尔也能掉下元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