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济世仙丹
灵台山祖2015-10-25 02:013,061

  瘟疫来的挺突然。并迅速在江南省传播开来。

  锡州也不例外,已有上千人死于瘟疫。

  朝廷采取了紧急措施控制瘟疫蔓延。国教金山教也急施符水,但还是控制不住瘟疫。仅仅几天,连江北行省也出现了死亡病人。

  无奈,金山教马上把克制此瘟疫的秘方告知朝廷,并责成金山教各地分堂督促当地衙门按朝廷旨意及教内所下配方,抓紧炼药,控制瘟疫的发展。各大教派和各大寺院都派出了门内徒众,携药到民间,帮助百姓抵抗瘟疫,拯救生灵。

  坐落于楚天行省九峰山的紫阳宗也不例外,派出了由丹堂堂主道衡真人、元霞堂主道玉真人分别率领本堂内的弟子下山施符送药。

  紫阳宗是道教正宗,一千多年前曾经有海内道家第一大宗的称号。只是由于一次与魔教争夺九华紫芝时的意外变故,宗内弟子被严令闭门修炼,加之当时的宗内护法院长老智阳祖师渡劫失败身陨,使得紫阳宗渐致式微,第一大宗称号被金山教获得。

  但紫阳宗根底确实雄厚,所收弟子不多,现在总计有八千多徒众。比之金山教的二十多万弟子,半成都不到。好在弟子的素质都不差,挑选时要比金山教严格的多。宗内还有一名修炼到元婴后期的长老玄隐祖师,五名进入元婴中期的长老,宗主道觉法师已是金丹后期,只差一步就可凝婴。总体实力在修仙派里也是能进入前十强的。

  紫阳宗的两位堂主带领弟子到了江南行省后,就分开行动,各自带领本堂弟子去了不同城市。道玉真人的第一站是陵州城。在陵州城施符送药后,看到朝廷防止瘟疫的丹方已下,金山教也和城里的药铺共同制药、施药,瘟疫已基本控制,就和弟子们转道锡州。到了锡州,看到衙门治疗瘟疫的方法,不由得吃了一惊。又听说自瘟疫爆发,除了刚开始死了上千百姓外,自朝廷药方下发之后,竟然没有再死一个人,并且连感染者也被治好,不由得暗暗称奇。因为凌州可是陆陆续续死了三千多人,还有上千的感染者都被集中在城外的山里,划定了区域,投放了一些粮食,任其自生自灭。就连道玉也认为官府这么做是防止瘟疫蔓延的好办法,实属迫不得已,无可厚非。

  做为紫阳宗元霞堂的堂主,一个具有金丹初期修为的女道长,手下都是女弟子,其心肠还是较软的。可瘟疫太盛,即便仙家也不可能独立回天,隔离病人,减少瘟疫传播之源是很正确的选择。不过,到了锡州,这个想法被颠覆了。

  锡州治疗瘟疫也是使用金山教献给朝廷的药方。只是治疗方法上有所不同。道玉知道,其他城市都是用锅鼎集中熬药汤,然后分发给百姓。感染者也是如此疗法。锡州则不然,他们直接分发的丹粒。每个丹粒很小,按甲伍领取。每五户领一粒,泡入水中化开,五户人家只要在五十口人以内,一粒就足够预防用。感染者集中在城内腾出的兵营,口服一粒,三天内即可好转,五天便可回家。现在,除了还有聊聊的几十个本来身体就弱,虽瘟疫已好,但还需用其他药予以调养者外,锡州可以说是疫情已经解除。

  凌州和锡州人口差不多,都有五十多万,发病时间相似,同一药方,只因治疗方法不同,锡州已可解除疫情,凌州则刚刚控制住爆发,并且还有上千病人被赶进大山里,差别不可谓不大。

  等到看了丹丸,道玉更加惊异,此药炼制纯度之高,竟比得上丹堂道衡真人。但道衡真人却无法在短时间内炼制这么大的量,需知道衡是用灵力炼制,经不起这么大的消耗。而丹堂堂内弟子除了几个勉强能炼制出来外,大都炼不到如此精纯。这么纯的药是锡州哪家药铺所制呢?

  从施药的官员口里得知,这个丹丸是本城白雪品参堂所制。官员说到白雪品参堂时,竟有一种压不住的自豪感,可能是知道了其他城市的情况,对本城领先控制了疫情,心内对白雪品参堂充满了感激所致。

  当道玉知到白雪品参堂炼药者是两个十几岁的孩子,不由在大惊的同时狂喜起来。这是捡到宝了。两个如此出众的孩子,金山教没有发现,倒被我捷足先登,实在是紫阳之福啊!无量天尊。道玉下定了决心,一定要让这两个孩子加入紫阳宗门。

  瘟疫刚发生时,古剑和方老爷子也不知如何是好。他们可没有治疗和预防瘟疫的方子。听说死了不少人,心里也非常着急,但一点办法也没有。后来,衙门送来了朝廷下发的药方,用鼎锅熬制之后,效果虽是明显。可瘟疫发展太快,城里的药铺、金山教的分堂齐上阵,预防用药也熬制不过来,毕竟五十多万军民啊!

  知道自己的小鼎炼制药品时提纯的效果好,古剑就想试试。用小鼎按方一试,不但提纯效果好,原来熬一大锅的药材用小鼎一炼,仅能制成两粒丹丸。而且所用时间只是熬药的十分之一。让官府找已染瘟疫的病人一试,竟然很快就好了。试了几次,官府下令,白雪品参堂可以用此丹丸代替药汤,大量制备。同时,其他药铺继续熬制汤药,双管齐下,尽快扑灭瘟疫。

  这下可苦了青青了。本来,古剑自己每天可以制备几百粒,当然要累得疲惫不堪。青青心疼了,说什么也要和古剑两班倒,还振振有词:制药救人积善修德,不能古剑一个人全占了,也要分一部分给她。古剑抝不过她,只好同意和她两班倒。白天青青炼药,晚上古剑炼药,官府派来的兵丁,只能把药草分发好,放到制药间外,严禁进入室内。青青用小鼎炼药还不熟练,几天下来,累的瘦了一圈。方老先生和方威只能帮着做些后勤,看到古剑和青青累得不行,只能干着急好在丹丸炼制速度很快,五天之后,看到疲惫不堪的青青,古剑说什么也不让她再炼制了,一手把活计全揽了过来。

  瘟疫很快就控制住了。锡州城主大为高兴。自己治下防治瘟疫大获全胜,不但保全了百姓的生命,使他们安居乐业,还为自己赢得了一个好名声。朝廷的褒奖自然不在话下。想来,凭此功劳,即便当不上省城的巡抚,估计升为臬台还是有把握的。臬台可是全省民政、钱粮的主管。按照惯例,三至五年便可由臬台升为巡抚,成为真正的封疆大吏。这一切,全拜白雪品参堂的良药所赐。何况,白雪品参堂还有几种补药是本城的贡品,自己也是天天喝这个药堂的长安大补酒呢,于情于理都应该给他们以厚报。

  除按市价给白雪品参堂相应的药品加工费外,城主下令单独奖银一千两,并赠匾额一块,上书“济世仙丹”四字。悬挂在药堂门口。

  这天,白雪品参堂来了两个客人,都是道姑。方老先生亲自接待。这两人,是道玉和她的大弟子天英。

  方儒文一见两个道姑,就感觉到她们不寻常。从她们身上传出的气息,让他想起了四十多年前玄隐和自己杀死的金山教教众。这些人身上都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气息。不用问,这两个道姑也是修行中人。

  “仙姑请了!”方儒文向道玉施了一礼,道玉还礼道:“打搅老先生了。”

  在前厅落座献茶后,方儒文问到:“仙姑到小店来有什么事吗?”

  “是这样,听闻老先生白雪品参堂炼制的药丸拯救了锡州全城百姓,贫道特来感谢。因贫道带着宗门使命,前来锡州疗此瘟疫,没想到老先生施乾坤妙手,早已把瘟疫降伏。倒省得贫道动手。老先生妙术惊人,成此大功,可喜可贺。”

  “不敢不敢,请问仙姑在那座仙观修炼?”

  “贫道在九峰山紫阳宗受教。”

  方儒文吃了一惊。他实际上根本不知道紫阳宗在什么地方。作为世俗之人,对修仙之事本是即信且疑,后来玄隐道长出现,他才知道一切都是真的。但玄隐只是说了他是紫阳宗长老,而后方儒文就开始逃亡生涯。直到现在,才知道紫阳宗在楚天行省的九峰山。九峰山连绵上千里,山势高峻,风景绝佳,这些他到听说过。

  看到方儒文沉吟不语,道玉奇怪地问:“老先生,可有什么不妥么?”

  “噢!不不。是我突然想起听人说过,贵宗有一位玄隐道长,可是真地?”

  道玉一想,玄隐道长乃即将升仙的元婴后期祖师,名满修真界。凡人听说也不为奇。就答道:“是啊!玄隐祖师是我派长老院首席长老。”

  “噢!冒昧,冒昧。没请教仙姑还有什么事需要小老儿效劳的?”

  “是这样,听说此次炼药是贵堂的两个小药师?可否容我一见?”

  “仙姑招见,自然可以。请仙姑少待,小老儿去叫他们。”说完,方儒文转身去了后堂。

继续阅读:16.九峰山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修仙传奇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