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白雪品参堂
灵台山祖2015-10-25 02:013,092

  经过两个多月的忙碌,药铺即将在年后开张了。名字已经取好,叫做白雪品参堂。这个名字是方老先生和古剑商量后取的,还拟了一副联语:天设奇方,白雪堂聚灵凝粹。地生良药,长安岭佳茸珍参。不过,方儒文本人可不叫此名了,改叫袁儒文。方家也都改姓袁。

  堂名和联语都请刻字工匠在桐木板上刻好,刷上黑漆金字,只等开张就挂出去。

  古剑留着的大老黑熊皮也在路过江北行省时,卖给了首府的金山教分堂。买熊皮的分堂管事见到这张大熊皮很是高兴,言说这是一张红级魔兽黑暴熊的皮张,黑暴熊性极凶猛,较之一般的橙级魔兽不遑多让。关键是此熊极难碰到,即使碰到了叫修士杀死,也难有这样完好的皮张。这个皮张是炼制铠甲的好材料。又询问古剑是否有熊胆和魔核,古剑说早已把熊胆买了,更不知魔核是什么东西。管事的一想,一个普通百姓,哪知道魔核是什么,得到熊皮也是十分侥幸。这只熊已是魔兽,不知多少凡人围猎才打得到,也就释然了。他倒没有为难古剑,给的价钱也还很高,足足两千两白银。

  古剑十分欣喜。他的心理底价只有一百两。在长安岭,一只整熊,连掌带胆,不过纹银一百两。这个熊个头超大,五百两也可全部买下。没想到,光这张熊皮就值两千两,那七斤多重的熊胆呢!还有那这个黄色的珠子呢!还有,半副的熊骨架呢!想来,这个珠子就是魔核啦。熊胆肯定比熊皮还要值钱。

  卖熊皮也是无奈之举。古剑对钱看得很淡,在长安岭,一家的花销一年不过二十两银子,也就是买个油盐调料日常用品需要花钱,其他的都是用猎物来换。现在要开药铺,听方爷爷说买的铺面不能太大,手里的银子连在燕奉行省卖的貂、虎、鹿等皮张都算上,还不足三千两。留下铺子进药材的资金,加上制备炮制药品的鼎、炉、罐、坛及装精品药的玉盒,余下的钱只能买个小铺面。要知道,江南的房价可是不低。带过来的参茸熊胆虎骨麝香和黄芪、五味子、一品莲等等药草,是极北寒地的精品,为炮制好药所必用,一共就这么多,用一点少一点无法去补,所以现在不能当生药出售。还是先买个小铺子,待开张赚钱后再说。

  古剑记在了心里,就琢磨着先弄点钱,买个大一点的铺子为好。自己老爷松里还有什么可以卖掉换钱的呢?想来想去,选定了熊皮,先试试吧,看能卖多少钱,不行再把大老黑的熊胆也卖掉,权当应急。反正带来的其他熊胆不少,也不差自己这一个。

  没想到,这张熊皮卖了了两千两。算解决方爷爷的困难了。他把银票交给方爷爷,方爷爷吃惊地问:“哪里来的?”古剑一说,方爷爷沉默了一下道:“以后还是少和金山教打交道的好。”

  有了这两千两,在锡州可以买个大一点的宅院了。有钱好办事,很快宅院就买到手了。

  这个宅院是个三进三出的院落,原来是锡州一个官员的家宅。官员奉调离开锡州,就把它卖给了方老先生。宅院前面临街的房子,改造为药铺的门面;二进的正房,中间为客厅,东厅方老先生居住,西厅间出两个房间,一间古剑居住,一间为书房。而方威一家则住在后面房间里。东厢房为炮制药材所用,并间隔出一个大药库。西面厢房为厨房,还留出一个练武厅,毕竟方威古剑两个猎人不活动活动会呆出病来。前面院落很宽敞,都用青砖铺地。后面院落很小巧,建有一个花坛,种植了几株花树,两丛翠竹。还有一个小水塘,里面用石头堆了一个假山,假山上修有一个凉亭,木头搭建的一座小桥从岸上通到亭内。虽然雕琢痕迹甚浓,不过倒也显得清幽。闲时,在亭里品茶下棋,其乐也滔滔。雕梁画栋的宅子是典型的江南风格,最喜欢这里的是青青和她的母亲。

  热热闹闹的新年一过,白雪品参堂就正式开张了。

  算了算从长安岭带来的药材,极品人参有十斤,一二品的有二百斤,鹿茸有四百斤,熊胆有三百多个,虎骨有两副全骨架,散骨二百多斤,麝香一百斤,还有鹿鞭、虎鞭、豹骨等若干以及三千多斤地道的长安岭药材。配着在当地采购的生药,也够用个十年八年的了。多亏了古剑的松塔,否则,还得一个大马车才能把这些药材拉到江南。这些药材,在长安岭多数是自家采猎而得,还有一部分是用猎物所换,现价至少也得值三万两白银。如此算来,方家也是个富户了。

  方老爷子一心想低调做事。可想低调也不行,白雪品参堂的药酒第一炮就打响了。

  古剑根据《丹丸膏散酒炮制秘要》上所载药方,和方老先生商量出一个配方,推出了白雪堂秘制补酒——长安参茸大补酒,依仗药材地道,效果极佳。锡州很多权贵富商,把此酒当成了灵丹,喝了以后,受到小妾盛赞,什么老当益壮,雄风不减等等谀辞让这些老爷们飘飘然。其实这个酒是大补元气的药酒,没想到其他作用也这么明显。到后来竟然一酒难求,价格反倒不被这些人所在意。连带着白雪品参堂的其他药材也跟着火了起来。方家本不为求财而来,反而发了财。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生意好了,名声就很重要。只有实力才能保证名声不衰。现在药用的是良药,关键的就是人的药术也得上乘才行。所以方家父子和青青全心投入到研究医药当中。古剑当然也不例外。不过他的方向不是方剂,而是药品的提纯和炮制。

  东厢房的药品炮制间里,几只熬药大鼎里的水吱吱地翻滚着,古剑在专心地看着火候。熬药虽配方一样,不同的火候熬出来的药,效果却相差极大。虽然《秘要》中只是寥寥的提了一笔,但炮制药品的实践让古剑对此体会颇深。在炼制了不少废品后,古剑才慢慢摸索出一点门道来。后来,干脆用江南当地的药草,专心致志的练习对火候的掌握,体会不同药草对熬制时间、温度的需求,制配方药时不同的药草分别在什么时间放入最合适,哪些药草需炙,哪些需加布袋,哪些需烧化为灰;什么时间加火、什么时间减火等等都慢慢的了如指掌。专心致志的投入使古剑的精神力得以进一步的提升,时时感觉到胸前的热流向周身流动的速度明显加快,双眼益发明亮,连几丈远蚂蚁细细的脚都看得清清楚楚。

  青青也跟着古剑天天练药。自从古剑把蜜蜡给她之后,她可是天天都带在胸前。慢慢的,感觉到胸前温热无比,总有一丝丝热流进入体内,十分舒服,自然就更舍不得摘下了,晚上睡觉也戴在身上。现在,青青每天总感到体力充沛,活力无限。就是脑袋也非常的好用,什么东西看一遍就记住了,过目不忘。炼药的水平不比古剑差多少。他俩已经成了白雪品参堂的实际上的专职炼药师。

  一天古剑琢磨松塔未知的功效时,忽然发现被无意中收进去的小鼎,便好奇的拿了出来,除掉上面的斑斑锈迹,发现小鼎上有一些图案和不认识的文字。图案在鼎面,很清楚,是一些漂亮的火焰图形,还有一只吐火的凤凰和一只浑身是火的朱雀。鼎里有文字若干,鼎盖上还有九个字,可惜古剑一个也不认识。

  古剑把这只小鼎拿给方儒文,方老爷子左看右看,皱皱眉道:“这肯定是一个古物。上面的字我也不认识。应是上古文字。这个鼎肯定是个很古老的物件。”

  想起老叫花是因为认定自己开药铺才把小鼎送给自己炼药用,那么,就用它来炼炼药,看看怎样。在制药间,古剑生起火,把小鼎放上,猛然间发现凤凰的眼睛似乎动了一下,朱雀浑身的火焰也好象闪了一闪。揉揉眼,细一看,根本没什么动静。古剑暗自笑了一下,怎么还眼花了。

  投药,控火。一会儿,药成了。

  没想到,这次成的药,纯度之高,品相之好,比古剑任何一次炮制的都强得多,所用时间仅是大鼎熬药的十分之一。古剑很高兴:呵呵!老叫化给了我一个宝贝!这可得好好谢谢他。不知道还能不能见到这个老头,见到了就把他接到药铺,不能让他讨饭了。

  从此,一些高档的药材,古剑都用这个小鼎来炼,使得白雪品参堂的药在锡州成了高疗效最正宗的代名词。白雪品参堂名声大振,远远近近慕名而来购药者,络绎不绝。甚至几种药和补酒成了锡州向华夏帝国皇室进贡的必需品。白雪品参堂也是财源滚滚,短短一年,成了锡州最重要的药铺之一。

  一场流行于江南的瘟疫,给了古剑一个机会,使他开始圆了修仙之梦,正式踏上修炼之路。

  同时踏上这条路的,还有青青。

继续阅读:15.济世仙丹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修仙传奇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