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得安降世1985年6月25这天中午,在我们神州大地,N市的一个小山村。它西与绿树成荫的小坡为伍,东卧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天空万里无云,太阳光猛烈的照射在这个丘陵地带,大地上一块一块的小梯田上长着金黄色的谷子,远看穗叶犹如灿灿金叶。稻田的田坎上种上了各种农家小菜,小山坡顶上则种上红苕,几个十几岁的小娃子正在河里欢快的‘捉猫猫’。在这个没有钢金混凝土建筑,没有任何现代化气息的小村充满着浓郁的灵气,此时到处炊烟四起,荡漾着切菜声,涮锅声……
张家老头儿飞快扇着手中的扇子,今天天气又是这么的热,看着屋里屋外,一大家子都在忙着。吐了一个漂亮的叶子烟烟圈。哼着儿时的山歌,心里就在想,二儿子家今天生个孙子还是孙女呢?
农村习俗,儿子可以传宗接代,延续香火,还是劳动力。由此,农民兄弟们迫于无奈之下,都想生个儿子。
可张老头儿不这么想,可他不这么想又有什么办法呢!他老子生了好几个儿子,无一女,而他想要女儿却全生些儿子,而他的几个儿子又全生些儿子,用他的话来说,那就是他们家公母比例严重失调……
轰隆…………轰隆…………
几个震撼力十足的雷声预告着夏天的午后雨即将到来。
张老头子也被这几声响雷吓了一跳,“老天爷,你今天就不能行行好啊,都说死后要上天,到时候我去伺候您老人家好不好。我儿子家这几间土墙房子再也经不起你再折腾了,求你老人家今天下小点。”张老头说完还对着天上深深地鞠了个躬,提着凳子缓缓的向屋里走去。
张老头小儿子张世平就四间土墙房,有间茅草顶和三间瓦顶。最怕的就是夏天的大雨,加上来点大风,雨直接掉在土墙上,时间长点就有倒墙的危险。
走到堂屋又裹了一根叶烟,闭着眼晴继续抽起来到。
哇……哇……又一个小娃儿出生来到这个世界上,他的哭声犹如晴天霹雳,像似把刚才的雷声压了下去一般。
接生婆伍三娘在床边帮张家的儿媳妇忙活了半天,手上抱着刚出生的小娃儿。看着这个刚出生的小家伙,大家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落下来了。(在农村最怕的就是难产,只要稍微出点差错,我们的农民产妇就面临死亡。)。这么小就这么俊,长大多半又是一个*鬼。
黄三娘看人思旧,回想她家的那个老头,年青的时候凭着自身的那二分帅气劲,没少拈花惹草,到了几个儿子大了才安分起来,皱了皱眉后熟练的把脐带弄好。
“是儿子、是儿子”接生婆抱高了点小娃儿,让‘茶壶嘴’对着张家人报喜道。“你们在搞什么名堂,热水……热水、你们平时搞得快,怎么关键时候就这么衰。”伍三娘轻声地说道,像怕把才出生的小娃儿吓着一般。
呵呵,来了,来了,三娘,我端来了“。张世平也郁闷,今天这是怎么了,下这么大的雨,自家的柴房以前的几次大雨都顶住了没有透丁点儿雨下,可今天关键时候却把柴都打湿得干干净,还好人多力量大。这张家人什么都不多,就人多,烧一锅水用了七、八个人到处找干柴,两三个人烧水,才终于烧出了一锅热水。接生婆黄三娘用手摸了一下水,就把刚生下的小孩子放到盆子里,几个女的就洗起来。
人多就是好,迎接一个小生命,张家可谓声势浩大,硬是凑出了十多个二十至三十岁的妇女来帮忙,将本不宽的‘产房’围了个水懈不通。
咳咳。。
在堂层的凳子上,张大爷猛吸了一口叶子烟。再顺口吐出个烟圈,把他旁边坐着的大孙子(张得宝)呛得像是得了支气管炎般接连咳嗽。
不是张得宝傻,其实早就想跑开了,结果还是被爷爷强行按在那里,说是张家的爷们儿要是一口烟都闻不了,那还叫爷们儿吗?为了爷们二字,这张得宝是吃尽了苦头。
“哈哈,我们张家又生了个儿子……”张老头猛的吸了一口烟,额头上深陷的皱纹被他笑得一颤一颤的。虽说他心里想要个孙女,但他还没老糊涂,知道这是上天定的,不可能依他所想再回炉再炼一次吧!
“你这死老头子,都七、八十的人了。你也不看一下今天是什么时候”。黄大娘狠狠的在张大爷身拧了一把,再瞪了他一眼,顺手把他的烟枪啪的一声放到桌子上。
“我的乖孙子,以后你见了你爷爷你就走远点,看把你都呛成什么样子了。”黄大娘回头把张得宝拉到一边,心痛的帮被呛得直咳的张得宝拍了拍背。
“妈,你就算了嘛!今天爸不就高兴才吸两口,就让爸把这根烟吸完嘛。”旁边的大儿子憨憨的说道。
“你就不要在这里给我假充正神,你也不是什么好鸟,什么不学,怎么就把你老汉这口叶子烟学到家了,听我媳妇叶花说,你一天还要吸一两;我给你两个说,今天谁都不准吸烟,要是我小孙子闻到一点点,今天晚上你们就等着吃西北风。
实在是烟瘾来了,可以到院坝边上”。老黄大娘指了指屋外向两人说道,瞪了一眼大儿子就到内房帮忙去了。
两爷子相视苦笑连连,看外面刮风下雨又闪电的,摇摇头。哎,看来他俩今天注定要戒烟了。
“世平啊,你给我的小孙子取的叫什么名字啊!给我说一下。别像几个大点的孙子一样,取个名字叫大狗二狗大猫小猫的,叫到读书的时候才叫老师取个名字”,哎,谁叫咱们这家子人都没文化呢!黄大娘叹息道。
“妈,我早就取好了,叫张得安”张世平抱着自己的小儿子应道,不时的逗了逗怀中的张得安。
得安得安,万事得安,虽不是什么绝世之作,但比之前几个孙子的名字好到哪里去了。黄大娘满意的点点头,看着自己的宝贝孙子,脸都差点笑烂了。儿孙满堂,今又添一孙。人生的幸福莫过于此,人世间能有几人能老来如此呢……
一转眼,几年已过去,张得安如今已六岁了,正在上村上的小学二年级。别看他才六岁,可已认得一千多个汉字,拼音更是没话说。
当然还要给他的班主任刘老师一半的功劳,要不是他看小得安上幼儿圆的时候乖,后来将他收到自己的班里,张得安再怎么天才,也不可能有这么好的成绩的。
想当初张得安自从与刘老师一次偶遇后,只要一见面就尊敬的叫他刘老师,让这刘老师心里也是美得更是没话说。
这年头的学生都给家长宠爱得不像样子了,个个都不叫名字叫小祖宗,其他学生背地里都是叫他刘眼镜。上次上课的时候有个学生当面叫他刘眼镜,他上去拎了一下那个学生的耳朵,结果被家长告到教导处,认个错到没什么,可是他教书也有二十年了啊,想当初他们那个年代那个学生不是老老实实的,哪个学生有这么调皮,才四十五岁的他差点回不过气了,好长一段时间心理都平静不下来。
现在好不容易有个学生这样叫他,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当然,这刘老师也没有亏待张得安,一有空闲时间就教张得安拼音、汉字。张得安就认真的学,半年下来居然拼音学会了大半,汉字也学了几百个,这让从教多年的刘老师都有点不相信。
刘老师常常半夜睡不着的时候都笑一笑,时常感叹:“我刘国齐也有今天,教书教了几十年,终于教到一个好学生了。”
这不,就在上学期,刘老师刚带完一班学生到六年级。新学期又要招新生教二年级了,刘老师专门把张得安挖到他这个班来,虽然张得安下半年才六岁,校长那里谈了好久,就说张得安年龄太小了,有违校规。(本来其他学校都是老师从一年级带到六年级,这个学校已经有个好点的‘老师’把一年级霸占了,让其他老师从二年级教到六年级。)
这校长也不是傻子,刘老师教书认真那是有目共睹,在学校的名气好,自己没必要得罪这种人。久久不答应无非就是让刘老师觉得欠他一个人情,以后拉票的时候这个人情说不一定能帮他大忙呢!所以最后还是给了刘老师这个面子。
张家人当然高兴了,刘老师也算村小学里教书教得好的人了,而且人品更好。戒烟限酒,从不赌,没事的时候每天晚上八点钟以前一定在家陪家人。刘老师到张家去的时候。张家好酒好菜的把刘老师灌得饱饱的,回去的时候还醉得左脚敲右脚。
这学期考了个语文九十、和数学一百分,让这刘老师越来越觉得自己收到个好学生了。
时间过得太快了,明天就张得安就七岁了。就在张得安在写暑假作业的时候,他的大叔公来到他家,还在和他爷爷说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