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以游人的心情,通过左弯右曲,慢慢来到山顶。山顶上居然有一个庞大的建筑群。
两边美景层出不穷的回廊,经过一个竹林后,水声哗啦,原来尽处是一座方亭,前临百丈高崖,对崖一道瀑布飞泻而下,气势迫人,若非受竹林所隔,院落处必可听到轰鸣如雷的水瀑声。
“想不到九峰山山顶竟然有如此建筑物!”眼前的美景让龙翔叹为观止。但见这个建筑群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龙翔低吟道,“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说的就是此情此景啊!”
“师弟真有眼光!这就是师父亲自设计的建筑风格!”九叔听龙翔以杜牧的《阿房宫赋》来赞叹师父的匠心独运,不禁喜上眉梢。
左方有一条碎石小路,与方亭连接,沿着崖边延往林木深处,令人兴起寻幽探胜之心。
四人一路走去,左转右弯,眼前忽地豁然开朗,在临崖的台地上,建有一座两层小楼,形势险要。
进入月洞门后,才知院落后方有个花园,最妙是有道周回外廊,延伸往园里去,开拓了景深,造成游廊穿行于花园的美景之间,左方还有个荷花池,池心建了一座六角小亭,由一道小桥接连到岸上去。
二楼传出一阵阵清韵的琴声,显示此楼不但有人居住,而且居住的还是一个大雅之人。但闻一串琴音流水之不断,节奏渐急渐繁,忽快忽慢,但每个音定位都那么准确,每一个音有意犹未尽的馀韵,教人全心全意去期待,去品尝。
仿佛忽然间楼里楼外,所有人声乐声全部消失,只剩下叮咚的清音。
“咚!”
琴音忽断。
琴音再响,众人脑中升起惊涛裂岸,浪起百丈的情景,潮水来了又去,去了又来,人事却不断迁变,天地亦不断变色。
一股浓烈得化不开的筝情,以无与伦比的魔力由琴音达开来,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神,跟着众人的心境随缘变化。
正当龙翔等人听得心醉神迷的时候,琴音忽止!
一把苍老的男声由楼上传下来道:“琴韵清幽,音中忽起高抗之调。必有英雄窃听。想不到我一把年纪了,居然也会像水镜先生一样说话!”
乔逸风附到龙翔耳边,低声说道;“这水平,只怕比雪霏高了两筹!”
龙翔和沈小满点头不语。看得出来,他们早已被这琴声征服。
刚才还古怪倔强的九叔现在一脸尊敬神色,恭敬的说道:“大师,你要找的人,我带来了!”
“请三位贵客上来吧!”那苍老的声音再次响起。
“咦?他怎么知道我们是三个人?那件小楼的窗户应该看不过来才对啊!”沈小满比较细心,诧异的问道。
九叔没好气的道:“小丫头,你爹爹是小六壬大家,可是你好像学到他的本事哦!”顿了一顿,他傲然说道,“以外应断事的功夫,师父他老人家已经是登峰造极!
沈小满调皮的吐了吐舌头,不再说话。虽然她表面看起来很平静,但是内心的骇然却无法用言语表达。
外应预测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易学预测方法,历来被人称之为不传之秘。其方法建基于见象知事,见象直读,根据特殊场态下宇宙自然世界天人合一信息全息的理论,利用外象预兆显示出极其准确的信息结果令人感到不可思议,方法看似简单,但其中易理玄妙之奇远非常人所识。用外应做预测,在玄学界又被称作“心易”。这种预测方法和宋朝邵康节所创的《梅花易数》有很深的关联。
举个例子。邵康节先生在观赏梅花时,偶然看见麻雀在梅枝上争吵,以当时时间起卦之后,预言明日夜晚会有女子前来来摘折梅花,被园丁发觉而追逐,女子惊慌跌倒伤到膝盖;此预测现象果真在隔夜丝毫不差地得到验证。后来有人问他,如何得知是女子折梅受伤,邵康节答道:上兑下离以兑为体,兑为金为少女,下离为火。金被火克,金必伤,即少女受伤。互卦上乾下巽,也是金克木,而巽为股,所以少女伤在大腿股骨上。幸变咸卦,咸的下卦为艮、为土,兑金(少女)得此土生,虽伤不致大凶。
又有一例,说的是有一年冬天,下着大雪。傍晚时昏,邵康节正与他的儿子在家里烤火。突然听到院子外面有人叩门,先敲一声,停了一下再敲五声,并且说是来借东西的。
当时,邵康节正在教儿子研习《易经》,为了使儿子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使《易经》学以致用,叫儿子暂不开门,先用所学的《梅花易数》推断一下,这个邻居将借什么东西?
他儿子按敲门声起卦,得到天风(诟)卦,4卦动变巽卦,他儿子分析卦意说:“这是一个器具,木长金短的,一定是借锄头了。”邵康节看了一下卦象,果断地说:“你错了,他一定是借斧子的。”并且叫他把斧子拿到院子外门口去,果然,邻居借的是斧子。儿子问为何是借斧头,邵康节说:“此时天晚,邻居解锄头无用。时下天寒,必然是借斧头砍柴生火!”其子拜服!
这就是一门很深的预测学问,由于邵康节先生发明这种方法时是预测女子折梅,所以这门预测学问又叫《梅花易数》!
龙翔尚是首次听说这门学问,心中已对这还未谋面的大师敬佩三分。
九叔带着三人走进楼上房间后,龙翔才体会到“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这句话的精髓。
三人穿过正门上刻着“安乐窝”的牌匾时,心中均涌起安详宁和的感觉。
对着入口处的两道梁柱挂有一联,写在木牌上,“朝宜调琴,暮宜鼓瑟;旧雨适至,新雨初来。”字体飘逸出尘,苍劲有力。
此堂是四面厅的建筑形式,通过四面花窗,把后方植物披盖的危崖峭壁,周围的婆娑柔篁,隐隐透入厅内,更显得其陈设的红木家具浑厚无华,闲适自然。屋角处有道楠木造的梯阶,通往上层。
龙翔三人正犹豫要不要上楼去,那苍老的声音又传下来道:“三位请上!”
龙翔和乔逸风交换了个眼色,都看到彼此眼中的惊诧和敬佩,纷纷拾级而上。
上层以屏风分作前后两间,一方摆了圆桌方椅,另一方该是主人寝卧之所。
这时正有一人站在窗前,面向窗外,柔声道:“三位请坐,尝尝老夫酿的杜鹃琼液。”
龙翔这才发觉桌上放着酒杯子等酒具,酒香四溢。
在两盏挂垂下来的宫灯映照下,除桌椅外只有几件必需的家具,均为酸枝木所制,气派古雅高贵。
桌椅几榻,无一而非竹制,墙上悬着一幅墨竹,笔势纵横,墨迹淋漓,颇有森森之意。桌上放着一具瑶琴,一管洞箫。
一位老人穿着宽大的长袍,使他有种令人高山仰止的气势。他缓缓转过身来,只见他脸孔瘦长,双眼略带天真。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胸前随风飘摆的五缕长须,颇有出尘飘逸的隐士味。
老者那带点童真的眼睛盯着龙翔,倏然露出满足的微笑,说道:“以前天下有三神,南为南帝,北为北君,中央之神名浑沌,待南帝北君极厚,于是南帝北君聚在一起商议报恩之法,想出人皆有七窍,以作视、听、饮食和呼吸,于是为浑沌每天凿一孔,七日后浑沌开七窍而亡。小兄弟能否从此事领会到什么道理?“龙翔凝神想了一会,恍然叹道:“老先生是说,凡事应该顺乎自然行事?”
老者刚才那番话语出庄子的《倐忽为混沌凿七窍》,原本的混沌在纯粹的自然状态中,既活得好好的,又充满了善良的人格魅力。但善良而无知的倏和忽,自作聪明,将混沌凿开一窍,破坏了其自然性,断送了混沌的生命。“顺其自然”——这正是庄子所要表达的自然无为思想。
老者欣然道:“这位小兄弟四学堂饱满光泽,是有天赋悟性之人,勤加修炼,必然可得大智慧。”
在中华传统相学中,四学堂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聪明智慧。而且这些国人的聪明智慧往往与此人的科举考试和为官从政有关,因为在古人看来,如果一个人能够在科举考试中高中,不但象征了此人的事业运势会如日中天,同时也象征了此人的聪明才智高人一等。不过就现在而说,因为职业的多样化,因此并非所有聪明智慧的人士均为官从政,因此聪明智慧被更多领域所涵盖了。
那老者忽然叹道:“唉!若我能早遇见你,收你为徒,那无常派就不会毁在我手里了。”
龙翔心中巨震,终于猜到眼前这位仙风道骨的大师是何许人也!
难怪强如林九叔也对他如此尊敬!
因为这位老人就是清远最尊敬的当代大师、无常派宗主——白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