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乔逸风已经把车开走,龙翔只能坐公车到车站,然后转车到L市。
回到L市,龙翔感受到了久违的亲切感。那一花一木,一草一树,无不散发着令人心醉的气息。
龙翔打算先回家和父亲见个面。
龙翔的家就在L市滨河沿岸,与滨河公园相距不远。公园临着河,树林密集,地方偏僻而又阴森,里面有一条小路,可以快速到达龙翔的家。
龙翔喜欢一个人静静的走路,不喜欢车来车往的大路。以前每天上学,放学,都是走得这一条小路。
漫步在这条小路上,转而北行,走到竹林边上,侧身细听,林中静寂无声,不禁放轻脚步,在绿竹之间挨身进去。
竹林内有座竹枝搭成的凉亭,亭上横额在斑驳的日影中看得分明,是“合江亭”三字,两旁悬着副对联,正是“水上清风移皓影,园中曲径散幽香”那两句。龙翔对这幅对联是再熟悉不过。每天早上从这儿路过的时候,他都要摇头晃脑的念上两遍。这副对联,是L市有名的书法家宋之凌所撰。龙翔当初学写字的时候,还参加过L市“宋之凌杯书法大赛”,侥幸拿了一等奖,还和宋之凌合影留念。所以龙翔对这副对联更是有特殊的感情。
亭中放着竹台竹椅,全是多年之物,用得润了,现出淡淡黄光。竹亭之侧并肩生着两棵大松树,枝干虬盘,只怕已是数百年的古树。苍松翠竹,清幽无比。
“快要回家了!”龙翔心里很激动。
公园里很安静,没有一个人,只偶尔有几只麻雀在积满雪的树梢上叽叽喳喳,跳来跳去,倒是平添了不少生趣。
不过,就在龙翔慢慢走过一片密集的松树林,却发现了里面人影晃动。
“这么早就有人出来活动?”龙翔从九凤山出发的时候很早,回到L市也不过早上七点半作于。好奇之下,他努力的朝树林里面看去。
原来树林中活动的人是一个身穿白色武术服装的白发老人。
这老人大约七十多岁的样子,动作舒缓,好像打的是社会上流行的太极架子。
不过龙翔看了一会儿,却发现了与众不同的地方。
龙翔发现,这老人眼睛始终是全神贯注的盯着自己的移动的手指。
他总是把手先慢悠悠的伸出去,然后五个手指头像有准星般的一捉,随即便飞快的收回来。
这慢慢探出去,飞快的捉回来,让龙翔想起小时候摸鱼的的动作:先慢慢的把手探到水里面,让鱼不发觉,等到距离近了,突然一捧,鱼儿就抓到手了。
而且龙翔还发现,这老人打拳,身体也不停的在走着圆圈,脚下的步子总是平擦着地面趟着出去,小心翼翼的样子,就好像是在泥水里面趟着走。
老人的姿势并不优美,不过一出一收的动作之间,全身都在蹭动,劲都使到了每一处地方,让龙翔有一种鼓荡起来的感觉。
龙翔看得入了神,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那老人突然停止了运动,双手猛的提到眉心,随后缓慢下按到腹部,左脚轻轻朝地面一踩,吐了一口长气。
龙翔这次走得更近了一些,就在树林外观看。
虽然有龙翔在树林边观看,但是这老人还是不受干扰的继续打拳,直到打完一套作。
等老人要走的时候,龙翔赶忙上去搭讪:“老人家,你这是练的国术么?”
老人笑了笑说:“国术?可以这么说吧!我打的是太极拳,太极拳当然也算是国术的一种。”接着他大感其趣的问道,“小伙子,普通人一看我这架势,都知道我打的是太极拳,怎么你一看就知道我打的是国术呢?”
龙翔笑道:“我也是瞎猜的!我看老人家你的太极拳柔中带刚,和社会上打的太极花架子有很大不同,所以我就想,老先生你的太极拳是实战用的国术,而非‘表演’用的太极!”龙翔说话时,故意将“表演”两个字咬得很重。
老者闻言,脸上挂满微笑说道:“小伙子,你也懂太极拳?来来,耍两招,让我看看你的火候。”
“是!”龙翔很顺从的答应老者的要求。这倒不是他有心卖弄,一来他本就尊敬老者,二来从刚才的观摩中,他看出老者的太极拳造诣极高,是以有心要学习下。
话不多说,龙翔双手下垂,手背向外,手指微舒,两足分开平行,接着两臂慢慢提起至胸前,左臂半环,掌与面对成阴掌,右掌翻过成阳掌,这是太极拳的起手式。
跟着龙翔一招一式的演了下去,揽雀尾、单鞭、提手上势、白鹤亮翅、搂膝勾步、手挥琵琶、进步搬拦锤如封似闭、十字手、抱虎归山……每一招每一式龙翔都打得是风水水起。龙翔心境平和,丹田内充盈着一股暖烘烘的热气。这是练太极拳有一定成果的表现。
待四十八式太极拳打完之后,龙翔呼出一口长气,满意的点点头。由于有老先生在旁边观看,龙翔是全神贯注,凝神静气,所以这套拳打得比以往的更好、更舒展。
就在龙翔自我感觉非常良好的时候,老人一盆冷水泼了过来:“杨氏太极是这般懒洋洋的么?软绵无力,连石头都打不烂!”
龙翔听得心中一凛,惊道:“老先生你的意思是?”
老先生晒道:“嘿!你这小子!刚才你自己都说过,我的太极拳是柔中带刚,刚柔并济,所以你才看出我打的是国术!你自己看看,你的太极拳像什么样子?你的白鹤亮翅松软无力,我只需攻你下盘,你能站稳么?还有你那揽雀尾,怎么像是在梳头发?一点劲道都没有!”
“可……太极拳讲究的是以柔克刚、以慢打快啊!我若打得快了,岂非和太极拳的宗旨相违背!”龙翔可迷糊了。
老先生摇头道:“我问你!国术的宗旨是什么?”
“只杀敌,不表演!”这一点,龙翔还是很清楚的。
“对啊!国术讲究的是击倒对方,而不是像猴子一样搞杂耍让人围观!”老先生边说边打起了太极,“如果你的太极松软无力,怎么击倒对方!”
龙翔目不转睛的凝神观看,先开始他看老先生慢悠悠的动着,还以为老先生是故意将姿式演得特别缓慢,使自己可以看得清楚。可看到第七招“手挥琵琶”之时,只见他左掌阳、右掌阴,目光凝视左手手臂,双掌慢慢合拢,竟是凝重如山,却又轻灵似羽。
龙翔突然之间省悟:“这就是以慢打快的宗旨,只是发劲的方法不同。”他悟性本就极高,一经领会,越看越是入神,但见老先生双手圆转,每一招都含着太极式的阴阳变化,精微奥妙。
约莫一顿饭时分,老先生使到上步高探马,上步揽雀尾,单鞭而合太极,神定气闲的站在当地。老先生双手抱了个太极式的圆圈,说道:“你看出什么名堂来了?”
龙翔恭敬的说道:“老先生的太极拳形神兼备,反观我的就只具其形,不见其神,拿出去哄哄小孩子还行,若真要以太极拳来过招,我必定残吃败仗!”
“哈哈哈哈!好好,不错不错!那你再说说,我这套拳的‘神’在哪儿?”老先生有意考较起龙翔来。
“唔!老先生的招式时快时慢,快处如同雷霆万钧、迅烈风变,慢则是与无声处听惊雷,暗藏杀机!”龙翔沉吟半响,终结了一下,“我的四十八式就是纯花架子,只能表演,不能对敌。因为我没有这套拳法的‘神’。这个神,就是发力的技巧!”
“哈哈哈哈!好好!太好了!你说的很对!”老先生开怀大笑,似乎非常满意。“太极拳绝非常人想象中的那样,就是纯粹的慢招。太极拳若发起劲来,甚至可以打死一头牛。”
现在普通人练习的太极拳,都是国家体委在1956年与1959年前后以杨澄甫拳架为蓝本,编写的“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和“八十八式太极拳”。由于其简单易学,被广大老百名所接受。当然,国家体委这么做,可不仅仅是想让老百名健身这么简单。试想一下,若每个人都能打出正宗的太极,那这个社会就混乱了。韩非子曾说:“侠以武犯禁。”国家可不希望看到政府治下的平民百姓,个个都是高手大侠。
龙翔也曾跟韩清影、邓芳芳讲过,国术“只杀敌,不表演”。太极拳是中国国术中的精粹武术,自然是杀伤力极大的拳法。
“老先生有如此修为,当不会是籍籍无名之辈。我看老先生拳法之中‘缠丝劲’火候十足,应该是杨式太极的手法。不知道老先生是杨氏太极哪一位名家!”龙翔恭敬的说道。
缠丝劲是指肢体各部位在太极拳运动中以“螺旋形”来缠绕对手,不让他们脱离攻击范围。正如拳谚所云:“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腰似蛇形腿似钻,周身运动走螺旋。”杨式太极拳中最得意的一种修为,就是这“缠丝劲”。
老先生“呵呵”一笑,叹道:“年轻人有这份见识,已经相当了得!不错,我便是杨天德,杨公露蝉的后人!”
“什么?”这一句话无疑如惊雷一般,震得龙翔心神俱荡,“老先生你……你是‘杨无敌’的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