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幽州大治之吏、刑、兵曹
肥嘟嘟佐卫门2015-10-25 02:153,532

  “小二哥,为何每个县城县府前面都要修建这么一座大广场,还有广场上立的无字石碑又是何意思?”酒楼里,有人问道

  “这位客官,您不是幽州本地人吧?”

  “恩,游历四方,恰巧路过幽州”那客官直言

  “客官有所不知,新任幽州牧刚上任的那会,幽州各县的官员大都遭杀害,各地都无人治理,直到前段时间,州府推出了在各地百姓中挑选官员的制度,起初还有人不信,不过后来听说了其他郡县已经有很多的穷苦百姓当官了,便也活络了起来”

  “哦?还有这事?”要知道当官,一嘛有学识,还得受人赏识;二嘛,直接买官

  “呵呵,州府来的人说啦,只要能治理好一方就可以参加官员挑选,要不是小的没什本事,也去了”小儿玩笑道

  “什么人都可以去?”那客官再问

  “好像是这样,不过听说去了,被选上的大都是些穷苦书生”

  “那这广场?”那客官发现还没进入正题

  “哦,看小的给忘记的,那广场是打算建造奠基馆的”

  “奠基馆?”客官不解

  “是的,客官你看那石碑,是用来刻画每一任对县城有杰出贡献的县令,不过要等到他离任之后才由州牧派人探访,调查,凡是得多数百姓赞同者方能将名字刻印上去,而广场上的奠基馆是用来存放记录历任县令贡献的文书,当然只是手抄本,正本都在州府中存放”小儿的话也是听其他来的客人说的,不然哪能这么熟络

  “哪个文人不希望能流芳百世,如此主意倒真全了他们的心愿”那客人很赞同的想着“小二哥,你可知道这是谁给州牧献的计策?”那客人复问

  “这个小的哪里知道,只是曾听说这是州牧与吏曹令共同商定的,若是没有其他变故,他日会建造凌云阁,以表功劳”

  “凌云阁?”

  “恩,凌云阁没错,据说如今幽州的关羽将军、张辽小将军、高孙将军还有公孙瓒将军才有位列凌云阁的资格呢”对于八卦,店小儿总比别人来得快

  “哦?他们可是幽州的护州将军,如此说来,要位列凌云阁,至少功劳要比几位将军才行”

  “这个小的也不懂,客官您没事,小的先下去了”

  “你去吧,我点的菜快点上来”

  “好嘞”小儿吆喝

  ————

  “话说大汉有个幽州,现任幽州牧荀策乃甘罗转世,十三岁封阳侯,领卫将军,谈笑间吓退鲜卑十万大军……”如今幽州之事已经成了众多茶楼说书的来源了。

  “再说到这幽州有七曹,每曹曹令皆神龙见首不见尾,这回书说道七曹之刑曹……”

  “快说,快说”听客已经等不及了

  “这刑曹令姓王,却没人知道他的真实姓名,身高八尺,四五十左右年纪,体格健硕。如今幽州内所有犯事之人之间流传着一句话——“宁遇阎王,不碰刑王”,却是为何呢,且听我慢慢道来”说书的带动了整个茶楼的兴致

  “幽州广阳蓟县有户世族姓朱,朱家家主与蓟县县令有旧,晚年得子,取名朱安,对其宠爱有加,凡事都顺着他,朱安仗着家里有钱有势可谓是纨绔至极,凡是见朱安出门,街上必空无一人,这朱安也发现了众人畏惧他,更加变本加利,竟然私闯民宅,强抢名女,百姓怨声载道,听着伤心,闻者泪流……”说书的停了下,喝了口水接着说道

  “却说,王曹令一上任,便发布榜文,欲除尽幽州之不忿、不平、不公,不分尊卑、不分贫富、不分老少;凡举报者,若情况属实,根据犯事程度赏钱……”

  “幽州百姓起初都不信,知道一天,一个被朱安抢走女儿的老汉道了刑曹举报朱安,那王曹令听了之后,二话不说,直走蓟县,在得知事实后,派兵围住朱府,不让走掉一人,接着单人一剑闯入朱府,那朱家护院无人能挡其一剑,更神奇的王曹令剑下无人死亡,全都被挑掉了右手手筋,只怕是无法再当护院了……”

  “再说朱安,听闻有人围住朱家已是吓得不轻,带明白是冲自己而来的之时,更是吓得湿了裤子,王曹令一声大喝“朱安~”便叫他吓得没魂”

  “王曹令不屑的看着瘫软在地上,双眼无神的朱安,单手拎起,往外走去,那朱家家主也不敢动弹一二,深怕一个不留神,成为王曹令手下亡魂……”

  底下众人竖起耳朵,生怕落了个环节

  “这还不算什么,再说那王曹令手持州牧令牌,竟在蓟县大厅广众之下审讯朱安,听闻这消息的百姓纷纷观望”

  “只见王曹令居坐正席,旁边是侍属,王曹令冷眼直视朱安,但见那朱安肥脸雪白,一个劲的磕头饶命,侍属在曹令的授意下问话,却见那朱安直接招供,凡所做过之事一丝不漏,并招出了一同作恶的众人,却是连蓟县县令也参与其中”

  “无法幸免的是,所有作恶的人在王曹令的冷眼之下,竟都是哭喊饶命,然后将所为恶事纷纷招出,大都不为人所知,竟还牵连了周围县城,为此王曹令下令彻查,一时间广阳郡一阵骚乱,正巧,出兵荡寇的关羽回到广阳郡,联手王曹令,还广阳百姓一片安宁。”

  “好!”……底下拍手叫好声响成一片

  “此后两月,王曹令经办的案子,无一不彻底,凡犯人到他手里无不招供,即使想死也来不及,幽州内部百姓大快,这才有如今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幽州”

  “而王曹令也成了“宁遇阎王,不碰刑王”的刑王,当然是针对犯人的,今日幽州七曹之刑曹到处为止,欲知七曹之兵曹请听下回分解”那说书的话语一收,断了听客还要接下去听的想法

  ——————“团长,如今我们来到辽东,不如趁机回国”原来这正是扶余目所带的高句丽弓兵团,第一营长正怂恿扶余目道

  “团长,如今这团,只有我们族人,只要团长一句话,必跟随团长,回国后,将汉人的底细全部透露给大王,重新夺回幽州,倒是我们都是英雄”第二营长赞同

  “团长,回去吧……”一个团长中有三个营长,竟皆期盼扶余目反目

  “你们两个也是这般想的?”扶余目没有理会这三位营长,问另外两个

  “不是的团长,我虽然想回去,但是我不会现在回去”第四营长说道

  “我与你们不同,我是被关将军俘虏的,将军他们已经将我除名,想必如今高句丽已经没有我的容身之处,而且,在幽州生活了几个月,虽然一直接受教头训练,帮助州牧剿灭山贼,四处奔跑,却比之前的生活还要自在”

  “哼,莫忘了,你血液里流着的是高句丽的血液”刚才怂恿扶余目的营长开口

  “我没忘~”

  “正是因为我没忘,我血液还流着高句丽的血液,才不愿回去,我爷爷,我父亲,我两位哥哥,都是死在战争中。大王野心勃勃,常年征战,虽然如今疆域广大,但是看看如今国内还有多少青壮。

  你们如果死过亲人,你们也知道大王对待死去士兵只是慰问一句,然后给点食物;而州牧大人呢,不仅照顾家人,而且为他们建造了烈士豕,安放死者灵魂,给后人瞻仰。我愿意为州牧大人效命”这营长激动的说道

  “恩,那你呢?”扶余目点头,问了最后第五营长

  “我也想留在幽州,四营长说的都不错,但是我想说的是,如今大王被迫与幽州定下盟约,五年不得互相侵犯,但是你们都知道,我们这几个月来在幽州的情况,不说其他,就军队的整体能力提高的速度就相当惊人;

  若是我弓兵团没有接受教头教导,只怕那原本我们可以以一敌十的幽州士兵不出半年就能与我们势均力敌,那五年之后,即使回去高句丽,五年之后随大王再犯幽州,结果可能比这次还要惨;

  州牧答应我们可以不用将兵锋指向我族人,全了我的忠义,我不会离开的”第四营长将好的分析了,而第五营长将坏的分析了。

  “你们三个以为呢?”扶余目再次问了前面三营长

  “我……”三人哑口无言,

  “我不希望再听到你们再说刚才那样的话,若再犯,我会亲手斩了他,我如今是阳侯帐下宣威将军,不是高句丽万夫长”原来扶余目之前竟是万夫长

  “属下明白”五人同时抱拳迎合道

  “念你们只是思乡,又是初犯,你们回去之前给我抄录十遍军规交给我,错一个字便再抄一遍,你们没有意见吧”

  “啊~团长,能不能换别的惩罚,我愿意一天不吃饭”第二营长那壮壮身躯,一天不吃饭真的行么?

  “我愿意训练加倍”加倍训练只有好没有坏,第三营长打的好算盘

  “我……遵命”第一营长想了一下,抄就抄,多识点字也好

  “很好,二营长,三营长,再多抄五遍军规”

  “啊~团长……”两人被扶余目的话吓到,还想再说话,看扶余目嘴半张,若是不同意,只怕又得加五遍

  “遵命”两人连忙坚定的回答

  “知道为什么多罚你们?”扶余目问

  “知道,军规第一条--无条件执行”二、三营长同时答道

  “好,总算没忘记,既然如此,便也没有忘记军规第十六条吧”

  “没忘,军规第十六条——没有不可能”二人将背熟的军规背了出来“那就好,我们现在开始讨论辽东郡的山贼剿灭事宜,这是辽东郡地图,据百姓消息,这、这、这还有这、这都是比较大股的山贼,我们的目标第一就是用和平方式招安,若无法用解决再动用武力,我们高句丽人善野战,自是可以一举拿下,你们每人率本营五千,一人负责一个点,顺便收服其他小势力山贼,可清楚”

  “明白”五人同时喊道

继续阅读:第121章 幽州大治之礼、工曹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三国策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