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小僧圆方却说碧雪在宴请少林高僧的宴席上,看到了那白胖小和尚圆方的“烈火刀法”,暗暗记在心中,回到碧雪堂后连忙记录在案。
江湖上各种神功异术,高深莫测,本不是看上一眼便能学会。但这“烈火刀法”却有所不同,概因这刀法是专门为那附火之刀所创,招式十分简单,刀刀都只是为了将那烈火打得淋漓尽致,其意在刀势,而不在刀法。因此只要是行家看了,须臾便能窥得玄机。只是即便你看懂了,学会了,也没什么用,因为用寻常兵器来使这烈火刀法,简直就像是庄稼把式。类似武功,江湖也不罕见,因此碧雪一看,便心中有数,连叫运气。
张少斌与那王立臻等一众弟子,在酒宴散去后方才发现,光顾了看热闹,自己竟都还没有吃饭,于是三五成群各自散去。少斌与王立臻有一阵子没有见面了,便由王立臻做东,在旭日堂旁边,吃了些他多日来私藏的美味。其实也不过是几只玉米、几个红薯。二人谈起今日迎客时的情形,笑的前仰后合,谈笑中竟忘了时间。少斌回过神来时,天色已然大黑,他暗呼一声不妙,自己晚归尚未和师父报备,连忙告辞,匆匆回碧雪堂了。
碧雪一直在堂中守候,远远听到脚步,一声叹息,鼓起气力,见到少斌便怒斥道:“今日你是长了本事,自作聪明,还和少林高僧讨论起了佛法,真是英雄了得啊。”张少斌虽觉冤枉,但终是自己有错在先,便低头不语。碧雪本想待他反驳后,自己再怒斥回去,谁知半晌就没了下文。她深知少斌不是那哗众取宠之人,见他可怜模样,缓缓道:“若再有下次,必不饶你。今天就这样吧,早点去睡,明天教你一门刀法,威力甚大,你务必勤加苦练。”
少斌见碧雪怒气稍息,诺诺答应,从身后布袋中掏了半天,拿出一把东西,向碧雪递来,兴奋道:“师父,这是给你的。”
碧雪一看,竟是白天他手中怒举着的那一簇大碗菊。只是经了一白天的折腾,又在包里窝了半天,如今已是萎靡不振,破落不堪。碧雪痴痴看着这呆傻小子,心中五味杂陈不可言喻。她这般年纪,记忆中竟好像是第一次被人送花,而且还是这么几朵“奇葩”,感动之下又是好笑,滑稽之中又带苦涩,苦涩里面又有几分欢喜。
这一切若是从未发生,也许更好!碧雪心中一沉,挥去百般滋味,强提精神,一把抢过菊花,狠狠摔在地上,怒道:“不思进取,竟和那王立臻学这些女人玩意儿,以后少于他来往!”说罢甩手回房去了。
张少斌傻傻站着,也不知道自己这几天到底做了什么,平时对自己和颜悦色,百般呵护的师父,竟似突然变了一人。他懵懂间仍是不懂男女之情,只是隐隐觉得碧雪很好,对自己好,人也好,想要一辈子这样守着她。可这是怎么了?他一再问自己,终是没有答案,只觉心中刀绞似地疼痛,一声叹息,默默回房去了。
少斌刚一回去,碧雪竟又从堂中走了出来,轻手轻脚,来到院中。她俯首低身将地上那一簇黄花捡起,闻一闻,竟还略有清香。月光下,碧雪清秀的脸庞泛起红晕,似是醉了。她默默朝少斌的方向望了半晌,终于转身,回房去了。
转天清晨,碧雪、少斌吃完早饭,便开始研习激发烈火的方法。
碧雪对少斌道:“今天我教你的这门刀法,叫做“攻杀刀法”,能将这烈火刀的威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刀刀达到巅峰。今日先从运气发力学起,直到你能摆脱了那刀鞘,以真气便能催发烈火为止。”
碧雪知道少斌心性耿直,若知道这刀法是偷学而来,恐怕死不肯学,当下便随便编了个“攻杀刀法”的明目蒙混过去。而对于这刀法的招式,碧雪昨晚看了半天,都是些庄稼把式,暗忖其中奥妙,多集中在气息的控制上,于是又找了个由头让他先学心法。
少斌学武方才五年,真气方面也只是打了个根基,目前还没达到内气外吐的地步。碧雪当下把这一套技法口传身授于他,让他先空手练习,然后再以刀为媒介,循序渐进。少斌记性也不是很好,听了半天还是迷迷糊糊,又恐碧雪失望,只是连连点头。最后碧雪说,练气最好到气息充沛之处才能事半功倍,于是要他去远处林中练习,自己便转身回堂了。
少斌似懂非懂的应了,便去林中找了快空地开始练习。按碧雪所说,只要将真气聚于手上少泽、少阴等几个穴道,然后瞬时加力,口中呼喝,以气劲将穴道冲开,气息便自然喷涌而出。他对着几株菊花,扎好马步,聚气凝神,缓缓酝酿,半晌后自觉时机已到,忽然圆睁虎目,运气加力向穴道冲去。谁知这一冲没拿捏好分寸,菊花纹丝没动,自己气息却全都被反弹回来,他又忘记了开口呼喝,顿时一个响屁在林中澎湃激荡。他昨晚吃了王立彬几个红薯,着实给这外泄真气加了几分味道,自己闻了都险些晕厥过去。
正羞恼间,忽听林子深处传来一个童音道:“施主好强的劲气啊……呕~~”那人从林中缓缓出来,本是神态自若,欲上来示好搭话,谁知刚走进张少斌的“气阵”之内,竟被这“红薯真气”熏得一声干呕。
少斌一见,心中惭愧,连忙上来道歉,那人却边呕边说:“阿弥陀佛,施主创意无边,竟能想到在真气中掺杂红薯,这一下若是打出去,大罗神仙都得晃上三晃。”少斌挠头嘿嘿傻笑,见这人不但没有耻笑自己,竟还出言打趣,心生好感。细细观察,这人竟是个小和尚,白白胖胖,双眼滴溜溜乱转,十分可爱,年纪与自己相仿。
少斌深觉愧疚,对这小和尚道:“这位小神僧,在下冒昧,还请恕罪啊。”
小和尚忙道:“哪里哪里,佛讲轮回,人食五谷杂粮,必也得在体内轮回一番,小施主方才将那轮回之气痛快发于自然,也是免了它多受轮回之苦,善哉善哉!”
少斌见这小和尚如此怪诞搞笑,却又没有恶意,心中多了几分亲近,笑道:“小神僧句句箴言,小生佩服。小神僧可是昨日与观风大师一同来我淬天门的?”
小和尚道:“正是,施主莫叫我小神僧,我只是少林平凡一个小和尚,法号圆方。这位小施主看着面善啊……你。。你。。啊,我想起来了,你难不成就是昨日那位黄花小施主?”
少斌见又一囧事被识破,惭愧道:“啊。。正是,见笑了。”
圆方道:“昨日宴席之上,观风大师还夸赞你,说你慧根深厚呢。哦,对了,小僧有一不情之请,不知小施主可否助我一臂之力?”
少斌忙道:“圆方大师请说。”
圆方道:“这个嘛……哎,你看时已近正午,观风大师与你淬天门掌门等人约好了游历三清山。我一个人留下,早晨到现在还滴水未进,刚才闻到你那红薯真气,腹中更觉饥饿,不知。。不知小施主可有什么能填饱肚子。”
少斌一听莞尔道:“原来如此啊,当然有,请随我去碧雪堂中,我为你做些斋菜便是。这普仁堂的弟子竟如此怠慢,不成体统!”
谁知这圆方又道:“哎……其实他们也给我准备了些,只是。。只是我觉得既然来了三清山,便应吃一些当地土产,才算不白来一回。”、“土产?啊。。当然有,我三清山的大红薯可是远近闻名啊,我这就带你挖几个去!”
“不不不,小施主误会啦!”圆方道:“我的意思是,这个土产……这个。。有没有比如。。这个什么鱼啊。。嘿嘿。。肉啊什么的。”
少斌一听大惊道:“出家人,不是不近酒肉的嘛?”
“唉。小施主有所不知,你难道没听过济公活佛的故事吗,正所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吃些鱼肉,也是助他们……助他们轮回,与小师傅的红薯真气有异曲同工之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