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第一小报(一)
广告公司能来钱的渠道,不外乎这么几种:一是做媒体指定广告代理商,按照媒体单方面制定的规则被动*作(这一点,很像美国的风格,老大说了算),业务不少,流水的钱也多,但大多就是过过帐,微乎其微的几个百分点留下来,剩下的打入媒体的账户,要不说是流水的钱呢,来的快,走的也迅速,要想以此致富公司,全靠跑量,量少了,温饱就成问题了。其二,有自己的发布平台,比如户外广告和嫁接网络广告平台。户外广告发布,新成立的公司够不上广告处规定的硬性指标,非一年后不能涉足。第三种方式既是承包平面媒体的经济专版或者电视台某个节目,自负盈亏,这种形式,看起来风险巨大,稍有不慎就可能面临关门破产的结局,但,富贵险中求,一旦成事儿,肥的流油。
“这事儿,你问我呀,傻兄弟,深圳这两大报门槛高,想投机取巧不容易,哥哥帮你弄个全国性的报纸玩玩怎么样?”
到底是老报人,有经验有人脉,还老道。公司执照下来后,他们正式在京华大厦挂牌那天,郭哥送来一个花篮,等饭点的时候,郭哥跟李向阳传经布道说的“全国性报纸”,一说报名,他既以为老大哥拿他开涮呢,那是何等牛气哄哄的一张报纸,在业界有“第一小报”美誉,日发行高达400余万份,一般媒体不敢望其项背。而且背景深厚。此小报并非是那种专事小道消息的小报,之所以称之为“小报”,是因其纸张版幅而来。
“不是叫你们*作主版,这张报纸在珠三角发行就有80万的量,一个地区有10万的发行量,一般报社都会在此增设印点,珠三角的印点就在深圳,我跟我哥们儿说说,看能不能搞个报中刊,开设深圳专版,随报发行珠三角地区,要是行的话,你大量招人就是了,卖广告打擦边球卖软广告,都能来钱。”
一周才出两期的“美食专版”,就让老吕几个人整的风生水起,能搭上第一小报这只船,他们才注册的贤友同盟广告公司,那还不是瞌睡遇到枕头了?这会儿正是李向阳积极开拓的时候,正憋着劲到处找什么项目开刀呢。
他跟郭哥一拍即合,郭哥负责联系朋友咨询启动深圳专版是否可行,他则准备资金组建人马。
回头和大家一说深圳专版,老吕当下就兴奋异常,点子泉涌,说深圳专版改一个字,叫深圳专刊意义更好:“广告价目,咱们不随主报走,适当调低点,我有不少客户想在这报上发布,就是嫌价格太高了,这回好了,一抓一大把。”
“专版也好,专刊也行,我倒是觉得应该把思路再放宽点,针对珠三角地区,搞一些有噱头的专题报道和经济专版,一开始不要把广告看的太重,要形成深圳专刊的特色,要是广告占得版幅太多,弄不好适得其反让人反感。”小辉说完,好像还挺不好意思的笑笑:“我只是抛砖引玉,这个……想法不一定成熟。”
“大家看这样好不好?”李向阳放下笔,说:“这事儿一旦有了眉目,报社肯定会叫我们提供一套专版的方案,老吕着手写写广告方面构想,小辉就把专版的特色汇集一下,然后你们俩碰碰头润润色,把两块揉到一起。炜华和林旭也准备准备招聘的事儿,我这几天就盯着郭哥,到哪儿步走哪儿步,看菜下单,咱们两条腿走路,稳当。”
事情进展的很顺利,郭哥跟他那哥们儿电话里沟通了数次后,小报有话语权的二部主任,乘坐航班前往深圳,入住五洲宾馆。
二部主任和郭哥岁数差不多,就是头发全白,不过一点不显老,反而多了种学者的风范,办事很干脆利落。他在深圳住了三天,除了头天晚上李向阳做东请他体会体会深圳的夜生活外,三天来,都是在商洽专刊的事务,很敬业,也很狡猾。
商定的结果是,报社特准贤友同盟以深圳专刊编辑部的名义组稿、编辑、排版,直至交付印刷,报社为深圳专版提供采编证;专刊先由周二报试行三个月(即每周随主报出版两期),每期版面暂定对开8版,如果三个月后不出问题,专刊编辑部也不感到压力太大,可以转成周四或周五报,版面增至16版;出版报样,于出版前夜20时前传送二部终审,通过后,交菲林到印点工厂开印;专刊所发生的一应费用,均由贤友同盟承付,报社不另行支付专刊稿酬;贤友同盟每月5号前,预交当月8期版面费16万,自负盈亏。
“怎么样老弟,给你一个月的时间筹备够不够?”二部主任自从头天跟他体会完夜生活后,便以老弟称呼他,受宠若惊的感觉。
“时间紧点,不过克服一下也够了。”
“刚开始肯定手生,适应几次就好了,关键是样报的传送时间要把握准,耽误了出报,损失的可是你们自己的啊。”
送走二部主任,从机场回来的路上,郭哥坚持不要李向阳奉送的红包,正色斥他贿赂国家记者:“刚开始,哪儿哪儿都需要花钱,以后哥哥缺钱再跟你开口。”斥完,还兄长般的拍拍他,说:“你现在缺人手,这样吧,我给你介绍两个人来,一个是排版编稿高手,另一个你给安排个高点的职位,工资不工资的无所谓,人家是拉单高手,看不上几千块钱的薪水,我的一些关系客户,到时候也介绍给你们,快抓紧动起来吧,我都替你着急,一个月够你忙乎的。”
李向阳哪里想到,郭哥介绍来的那个拉单高手,竟然是胡睿。
老吕那班跑“美食专版”的伙计,目前是深圳专刊创刊号的主力,七八个经验老道的老江湖,按照第一周的出版计划,撒开手脚开始所谓的采访组稿,先不说效益如何,光是为了满足出版配发的各类文稿,一个月八期都用不完。果然是深藏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