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新风景线(一)
现场演示?这到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当时李向阳就通过电话,和王总交换了一下想法,也提到刚才褚老板所说的情报区一类的担心,王总到没说什么,就让他们尽快把申请训练的单动型号、训练日期、起降场地什么的发到他们公司的邮箱里,让我等消息。
王总一说,李向阳想,申请训练有着落了,演示的人和飞行器人家褚老板也自掏腰包了,场地这一块,再怎么着,我也得出把力了,于是跟楚老板约好,他这边一旦落实场地,即刻通知他,然后由他负责将王总需要的那几项申报内容,一并发至通航。
褚老板给李向阳提供了两处参考场地,一个是中心公园,再一个是笔架山公园,说这两处都非常适合单动起降。
回到公司他就问小辉,知不知道谁和中心公园、笔架山公园管理处打过交道。
“非得中心公园和笔架山吗?跳伞表演,吕总不是和组委会一起,跟莲花山管理处接触过吗?”
瞧我这记性。李向阳拍拍脑门,赶紧给老吕打电话。
公园管理处的负责人也没经历过这类的事情,但明显对上次莲花山公园的跳伞表演很有好感,说:“如果你们能确保安全的话,也损坏不了植被,钱不钱的好说,不就是一天吗?咱们先试试看,如果什么事儿都没有,你们长期在这儿也没什么不可以的,先看看效果。”
你知道深圳人最大的长处是什么吗?NO,不是勇于创新,也不是视效率为金钱,这些深圳人早就具备,都是老调子。他们身上最大的长处,在李向阳眼里看,就是一个字——敢!只要无害,他们都有第一个吃螃蟹的精神头,而且,敢作敢为。
审批手续,没想到那么快就有消息了。李向阳和褚老板见面后的第三天还是第四天,王总就来电话,说飞行前有个协调会要开,主要是协调单动飞行训练,是否与民航航路航线交叉事宜,说:“你们第一次没经验,我把老徐给你派过去,现场组织,动态飞行报告,你们听他安排就行。”
李向阳还以为怎么的也得一两周的时间呢,三四天就有了结果,真他奶奶的有效率。他忙不迭的通知褚老板,然后又马不停蹄的落实会场场地。王总说,这次的协调会,是由空军牵头,民航空管部门和深圳航管站参加,他们可以参加,但最好人数上少一点,言下之意,褚老板不方便参加协调会。
老徐,也就是王总曾经挤兑他说的那个奸细,李向阳叫徐哥,也是北京人,不过人家比他有出息,在空军部队当了20几年兵,实打实的三星两杠——上校军衔,现在正等待转业分配,上回听他说,今年底有望到省政府一个什么部门任职。
徐哥当天下午就到了深圳,广州和深圳太近了,交通又极其便利,晚饭前,李向阳带着他视察了一下会场。会场他就选在公司的会议室,公司的会议室和大会堂国宾馆比,那没得比,跟一般的星级酒店会议厅比,那可有的一比。
徐哥说,这次协调会,是以通航正常的训练飞行上报的,实际上也确实是一次训练飞行,因为有些微妙之处不便明说,只是叮嘱李向阳,开会的时候,让他多听少说话,而且还特意说,跟与会的人介绍他的时候,他的身份是通航广告部的经理。
这没问题,他旁听这样的会议,就是为了学习长见识,再说了,他也没有多嘴多舌的习惯。
晚上避免不了要宴请徐哥,地点自然是在池漪的食府。徐哥看来对剁椒鱼头情有独钟,酒没喝几杯,一家伙干掉两盘鱼头,酣畅淋漓的吃了个满头汗。
“我说小李啊,你吃饭就吃饭,怎么叫来怎么多美女作陪啊,我可跟你说,吃点喝点没什么,你可不能腐蚀老革命啊。”徐哥的性格极好,下午一来,就跟公司里几个高层混的熟络,他这么一发话,你请想了,像小辉蒋沁沁,还能不紧着敬酒?连炜华都频频举杯敬他。
“主任,我想问问,你说,动力伞好不好学?”林旭和池涟是明天跟李向阳一起参加会议的人,看着徐哥喝的脸红扑扑的,林旭恭敬的问道。
“那玩意儿不难学,不过我不会开。”徐哥又喝了一杯蒋沁沁的敬酒,没问林旭,反问李向阳道:“怎么,你们想自己培训人飞伞?”说完,就摇手,也不等他说是或者不是,接着说下去,“没必要,你们不是专业单位,有这样的活儿,临时找人飞就是了,连伞都不用养,你找不来人,我给你找,一个架次几百块钱……你们真想做出点文章来,那也好办,就买个飞艇,那家伙憨头憨脑的,飞的又低,还能悬停,还好学,做广告绝对实惠。”
蒋沁沁和李向阳对视了一眼。蒋沁沁就主张买遥控飞艇,想法和徐哥说的如出一辙。
“我是想在这方面往深里走走,如果都是临时的七拼八凑,一旦有大点的活动,我怕到时候抓瞎。”李向阳试探着说。
“通航有三架Y五,那是常年有任务才买的,塞斯纳、直升机都有,有任务亏不着,跳伞队就不是我们的,有这样的活儿,花钱请来就是了,你们的主业是广告,你一下子买那么多飞行器回来,万一没任务,或者被限飞,这可不是有可能,而是很有可能,到那会儿,你丫还不着急的去上吊啊。”
“看,徐哥也是这个说法,我们说的没错吧。”炜华得意。
徐哥的这个说法,吻合好多人的想法,小辉和炜华都说过,说我们可以在自己策划组织的大型活动里,植入航空表演,然后根据招商情况,来决定邀请哪些航空器,包括航空器的种类和数量,都能精确到个位数。这样无的放矢的结果,不但能大大降低成本,还能免去巨额投入带来的风险。
“小李啊,多听听群众的呼声吧,来,咱哥俩儿走一个。”
李向阳端起酒杯,一仰头,酒杯见底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