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家本代族长月易峦仅带着个七岁出头的小女孩来,那女孩一身莹蓝丝衣,面色冷峻,抱剑不喜欢与人语,反是齐国夏家的小公子夏守义逢人便喊,八面玲珑。这夏家王道辞也有所耳闻,当年王道辞曾说:“夏家武功重于招式而不重内力,使来如舞,精美异常,实则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若惹得真好手,怕连一招也过之不去。”那夏家长辈对这小辈的表现倒似乎颇觉满意。
尹三爷身边有个黄衣女孩不停地给他捶背捏肩,似颇为乖巧,王道辞坐在座上,看似纯真的眼,打量着每一个人,看着每一个或真或假的笑容。
忽听邻座一人道:“小兄弟师从哪位大侠?”王道辞回头一看,问话之人刚才沧半江对他介绍过,但一时还当真忘了对方身份。只能含糊道:“只是随先父先母学了些粗浅功夫,还未及拜师,不足一晒。”对方闻言长哦了声,又去寻其他人攀谈,王道辞心中一阵厌恶,转头不去看他。
“你``````一个人流落江湖么?”有个女孩的声音在背后幽幽道。
王道辞循声寻得月家小姑娘微微苍白的脸庞,他点头,报以苦涩的一笑,那女孩低叹一声:“其实,我也一样的。”
王道辞看着这个女孩与月易峦不像,却也未想到她也父母双亡,七国争雄,几户人家得以保全?
王道辞微微一笑:“东海醉浆岛王道辞。”
那女孩声音如切冰雪:“汉中月家月冷袖。”
销魂荡以剑荡空田地,换苍生泣苦一滴珠泪成冰,这条路还未迈上,已然注定结伴而行!
而此时只听沧半江压低声音道:“这个,夏老哥,婷儿年纪还小,我还没这打算哪,再说,也得看她答不答应。”
那夏掌锋笑道:“这事,你这做爹的做主不就行了?”
沧半江轻咳道:“只是婷儿这些年被我惯坏了,这事还得看她意思才行。”
夏掌锋还未说什么,只听沧颜婷高叫道:“爹,我不嫁!”
沧半江老脸一热,沧颜婷已然躲到王道辞身后,摇着王道辞手臂道:“辞哥哥,夏伯伯要我嫁给他儿子,我不要!!”
夏掌锋面子上虽然挂不住,嘴上仍道:“侄女误会了,伯伯只是向你爹提议而已,没*你的意思。”
夏守义今年已然十二岁,身量较王道辞高出不少,他走到二人面前,低声道:“沧小姐,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此事长辈们自会商量,我们做小辈的,还是别插话了吧?再说我们齐国夏家在江湖上也有些威望,若你嫁入夏家,定不能亏待了你。”说话间有意无意看向王道辞。
王道辞瞪他一眼:“废话倒多,人家家事,你*心什么。”王道辞性子犯起来,敢于一个人阻击云梦八煞,何况一个夏守义。
“我自与婷儿说话与你何干?”夏守义反诘道。
哪知沧颜婷一头缩进王道辞怀里道:“哼,不许叫我婷儿,恩。辞哥哥管我是应该的!”
夏掌锋见沧颜婷半分面子也不卖颇为窝火,沧半江也不知该如何是好,忽听尹三爷道:“罢了,人家婷丫头才六岁,谈婚论嫁也早了些。”
王道辞一手护着沧颜婷,另一手平摊道:“尹三爷说得不错,请兄台入座。”一个七岁孩子说话这般老道,也让众人一惊,夏守义轻哼一声,去对面坐下。
王道辞哄了沧颜婷两句,把她抱上座位,伸筹想夹她最喜欢的红烧肉给她,哪知另一双筷子横空而来,将他拦住,众人见那一手势如雷霆,风声虎虎,心中大惊,只见是夏守义夹了块肉去,顺便瞟了王道辞一眼。
“齐国肉贵么?夏公子抢肉倒快得很。”王道辞微微一笑,夹了块肉,翻腕绕开夏守义又一招,将红烧肉放到沧颜婷碗中,沧颜婷喜滋滋地尝着,却不见夏守义与王道辞对视,似泰宗神岳对上茫茫东海,没于无形。
大多数人感慨夏守义的出手,但明眼人却一眼看出王道辞那轻描淡写的一躲亦不寻常,而且似乎高明至极,揉捏各大门派精髓,不知是否纯属运气。沧半江则剑眉微敛,他知王道辞素来沉默隐忍,这次反应却是极大。想来王道辞打小在东海与父母,还有鹰隼鲸鲛游鱼为伴,听说还有个师姐南宫纤素,但也不常碰面,算来同龄玩伴仅仅沧颜婷一人。相处一年了,有了些许情意也在情理之中,今儿,倒好似是冲冠一怒为红颜了。
夏守义开口道:“小兄弟手法不错,不像无师承之人。”
“小子武功乃是家传,凶台谬赞。”王道辞却好似学典追籍之人,说话带两分书卷气。
夏守义轻哼一声:“随你武功何来,在本公子面前,最好莫太过放肆。”
“举头三尺剑仙不远,你夏家也未必天下第一!”王道辞忽地一笑:“何况,你也未必是我对手。”
七岁孤儿向十二岁名家才俊叫阵?众人心中发笑。
夏守义笑道:“小兄弟这话说得,呵呵,不如指点两招?”
“好哇,大家都是用剑之人,不若``````”王道辞看了眼夏守义,“今日若谁败了,此生不再用剑如何?!”王道辞拂袖起身,白发微荡。
沧半江心中一惊,但想起王陵说过王道辞的家学,想来可以一战。
夏守义长身而起:“若不怪我以大欺小,请。”
尹三爷此刻却不禁皱眉:“小娃子年纪幼小,夏贤侄确实有欺人之嫌。”
王道辞高声道:“有志不在年高,当年羽蝶兄妹不过双十年纪而已横荡江湖,能有几个老江湖能拦得?”
沧半江心道:“但你资质比不得你娘!”当时轩辕蝶艳绝江湖,倾慕者如过江之鲫,贸然说出王道辞出身,怕是不美。
夏守义蔑笑一声:“口气倒大!”
月冷袖向夏掌锋看了一眼,只见他似闭目养神,于万事若不见,心下齿冷,轻哼一声,把背上长剑取下,抱在胸口,又看向院外站定的两人。
夜风,有透骨的冰凉,一如夏守义手中那柄千金求得的宝剑,又如同,那孩子如雪的白发。
夏守义先出招,长剑直捣中宫,要*王道辞拔剑,但王道辞侧身让过,瞬息间,纵身而起,连踢三脚,尽数踢在夏守义手腕,夏守义年长力大,勉强把住长剑,面色已然铁青。他本以为八年苦修,仅凭那一剑的力道和速度,足以一击致命,但是王道辞躲得漫不经心,却仍旧躲过,而且反击凌厉,内力之强绝不似一个七岁小孩。而接下去,王道辞追身而上接连送上三拳七脚,让夏守义长剑脱手不说,还让对方再难反击。
直至夏守义跌在堂前,才有几人拍掌喝彩,大多数人迫于夏家威势,不敢做声。王道辞则心思:爹说得不错,夏家武功一遇到真正一流的招式,当即崩溃,可笑我还用上了先祖的“锁魂散手”。
王道家一脉传承千年有余,其中奇才无数,几乎人人有成名绝学留下,而后人又加以改进,到了王道辞这代,家门武学已然浩如烟海,王道辞天赋不算高,王道儒不敢让他过早学习王道家三大绝技“倾城一指力”“龙行天下掌”与“拂江日影手”而是退而求其次,教会了他中原数家名门的武学与王道家几位先人:王道空幽的“黄泉行”“神鬼索命剑”“锁魂散手”,王道楚歌的“国殇舞”“游仙掌”,外家王道儒自己的“十六卦归元八步”,轩辕蝶的“沧浪七十二剑”“清流澈月剑”“迭影一剑闪”“蝶舞天涯”。从而构成了王道辞武功纷繁复杂。他人与人过招时,担心无招可用,而王道辞只担心哪招可用,是以去年一人面对八煞,以奇招迭出,生生拖了八人许久。
当今天下,北有“刀神”凌惊陌,“霸刀”轩曲,南有竹剑仙,苗寨大统领乌咸末,西有嬴政,轩辕羽,天山楚寻涯,东有“剑妖”仇饮,“天弓”荆羽,中原有云梦任家任枯荣,加之千年古派啸剑阁,绝世高手仅仅这几人,而“剑隐”葛聂也失踪多年,荆轲昔年好友高渐离也不知去向。战国狼烟下,这些人不肯踏足江湖,以至一些所谓的名门大户作威作福,这夏家便在其中。
这夏守义平时只有欺负人,哪有被人如今天这般好揍,当下不顾一切,翻身而起,拣起长剑,抖乱剑尖如毒蛇吐信,向王道辞欺进。王道辞见此剑法颇为不俗,极富变化,怕是后招如浪。月冷袖惊呼道:“是灵蛇信,快躲!”众人闻言一惊,难道这十二岁的孩子已练就夏家至高剑术不成?夏掌锋微微一笑:“他躲不过的。”
但是王道辞干脆不躲,迎身而上,双手空舞,如无常锁命,神鬼乱世,他在瞬息间*近,指尖,与剑身相交错,弹偏剑尖,左掌在夏守义手腕一切,一股煞气直冲,*夏守义撤剑,同时王道辞抢剑在手,由下至上,指在夏守义喉间:“打蛇打七寸,你将剑法取这名,不是等人来破么?”夏家二人同时一颤,夏家人引以为傲的灵蛇信,便至此被破了?
忽听背后有人悠然倒:“若连灵蛇信也破不了,你便不是王道儒和轩辕蝶的儿子了,龙父凤母安有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