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的后背被汗水浸湿了。
如果朱俊宣布了节制北军的圣旨,自己唯有杀了他和卢植。但这样一来,以卢植和朱俊的威望,北军将瞬间摆脱自己的控制,将自己剁为齑粉。所以董卓首先拿出了自己节制北军的圣旨,表明自己是遵从了天子的旨意,北军也控制在了天子的手下,并让开了朱俊和卢植进营的道路。
董卓在瞬间想到了自己回到西凉的可能性。他突然想回到西凉,想回到一片可以让他自由驰骋的西凉。你让我打羌人,打韩遂都行,只要能离开这个处处杀机的洛阳。
朱俊和卢植走了,没有宣布节制北军的圣旨。他们可以拿自己的命赌,但他们却不能大汉来做赌注,如果董卓真的掌控了北军,如果董卓率军南下,洛阳将血流成河。他们其实没有选择,只有离开。
董卓看着朱俊和卢植远去的身影,感觉自己已经虚脱了。这是董卓感觉最漫长的一个黎明,漫长的遥遥无期,比自己以前度过的一生时光还要漫长。
李儒在旁边笑着说:“两位大人的离去,只说明一个问题,他们也没有控制天子。我们现在还没有看到何进和北军首领何苗的身影,说明他们已经死了。士人们坐收渔利,已经控制了洛阳,只差天子。而士人们最惧怕的是什么?是天子。如果我们控制了天子,他们就无法反扑,因为他们承担不起叛乱谋反的责任,一旦他们谋反了,就需要把刀架到天子的脖子上,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士人们做不出来,他们也不敢做,更不会做。他们是一群理智的狼。而我们刚好相反,如果我们掌握了天子,不但给了自己掌握北军的时间,同时也把自己放在了正义的一面,真正的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找到天子,控制天子。”
张让让人传信过来了,让自己去迎接天子。董卓哈哈大笑,真是人有三年旺,鬼神不能挡,自己想什么就来什么。
他意气风发,他找了张让,找到了天子,并一刀剁下了张让的头。他告诉天子,他已经安全了。但天子却唯唯诺诺,于是他看向了陈留王,先帝的小儿子,董太后的孙子,也是老董家的后代哦。
张让带着天子和陈留王一路狂奔,遇到了董卓。他本以为自己遇到了救星,却被救星一刀斩杀。
天终于亮了。朱俊和卢植连夜赶到了袁府。
袁隗正在大堂高坐。各种信息飞快地传递到袁府。皇宫已经被拿下了,大火也被扑灭了,宦官们都被杀光了,何进的人也都杀光了,但没有想到的是何进和宦官们临死之前的合力帮助让董卓控制了北军,控制了天子,功亏一篑。他们也知道了董卓只带了三千的兵马,现在并没有完全控制北军,但董卓却掌控了天子的生死。
现在的局势已经变了。宦官和外戚都死光了,只有士人还活着,同时董卓也加入了角斗,并带来了天子和军队。现在的洛阳的形势已经被董卓彻底打乱了,士人们已经失去了攻击的理由。现在能怎么样?只有和解。但和解并不代表和平了。现在需要部署以后的行动。他们需要袁隗新的命令。
袁隗却不理会他们,直接向他们挥了挥手,说道:“我们去迎接天子。”然后大步走了。所有人不可理解,现在即使董卓来了,即使他掌握了天子,但他就一个屠夫,能起多大的风浪?他们望向了皇甫嵩。
皇甫嵩笑了笑,说道:“不能再死人了。”说完也走了。
朱俊和卢植相对苦笑,丁锋的雁门关大胜引起了洛阳惊变,皇甫嵩的到来更加加快了局势的发展速度,但现在同样因为皇甫嵩发展不下去了。
皇甫嵩说服了袁隗,说服他放下了屠刀,放下了杀戮,大汉不会再流血了。
皇甫嵩要想说服袁隗,只有一个办法,同意废立。这是士人的底线,也是袁隗的底线。皇甫嵩显然同意了,所以袁隗直接带领百官去迎接天子。皇甫嵩还要做什么?皇甫嵩还要说服董卓,让董卓放下手中的天子。董卓的底线是什么?他要控制北军,因为他想活命。皇甫嵩会同意么?他肯定会,但肯定有后招,他要让董卓感到压力。这样才可以保证董卓不会乱来,痛快和解。谁可以做到?皇甫嵩的弟子丁锋。
他现在在河东,是镇北将军,他节制并州的兵马。现在在并州董卓的一万七千骑兵已经不再是董卓的了。以丁锋的威望加上镇北将军的名号,接收董卓的骑兵轻而易举。他们都是西凉兵,哪个不知道丁锋的威名?士兵们都盼着丁锋去接收他们呢。如果董卓一旦得到了这个消息,会立刻同意皇甫嵩的建议,与士人们和解,很痛快的和解。因为董卓没有别的路走了。他还能去哪里?他连退路都没有了。
皇甫嵩的目的全部达到了。他终止了洛阳的杀戮,并将杀戮的范围控制在了洛阳的范围内。并将士人和武人共同推上了朝堂,开始同理政事。
老家伙越来越厉害啦,再一次将大汉从崩溃的边缘拉了回来。可新的问题出现了,董卓和士人们会安心辅佐新的天子么?皇甫嵩这些年在边关打仗,没有在朝廷理事,但朱俊和卢植是在朝堂的,他们清楚士人的秉性,士人不会放弃对权利的争夺,不会放任武人的存在而对他们构成任何威胁,对自己权势的威胁,对自己财富的威胁,对自己生命的威胁。士人还会和董卓有一场大战,这将无可避免,甚至可以预见很快到来。皇甫嵩可以制止此次惊变,可以制止下次么?
朱俊和卢植不知道答案。但他们感谢皇甫嵩,皇甫嵩稳住了洛阳,制止了杀戮,给了大汉的君臣再次团结在一起的机会。
董卓看着天子,喜不自胜。他终于掌握了主动权,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他让人拿着天子的命令直接去调集李傕郭汜来帮忙。但传令兵带来的不是李傕和郭汜的兵马,而是一封书信。
信是丁锋写给他的。丁锋告诉他,当将军可以收到这封信的时候,想必将军已经迎接了天子。将军立此大功,即将入朝为卿了,先恭喜了。将军在并州的兵马您就不需要了,那我暂时先接收了,因为我已经是朝廷的镇北将军,天子命令我节制并州的兵马,您总不能让我抗旨吧,再说我也需要他们帮我镇守北疆。将来将军若有需要,我再让他们回来。谢谢啊。
现在的朝廷中,外戚和宦官都死了,只剩下士人,将军也是即将大权在握,希望将军和士人能够互相合作,再现大汉天威。不过伯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啊,士人们的阴谋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阴得很,何进和张让等人就是鲜明的例子,不明不白地被士人一锅端啦。可能现在他们还在洛阳想破头,冤魂可能还没散呢。将军走夜路的时候要小心,要防备何进和张让的鬼魂来找您算账哦。伯父若有不如意,可告知小侄,小侄为你出气。你和我的老师征战西凉多年,都是老朋友了,有事您说话啊。只要您发话,我立马杀到。我一定会对您鼎立相助。董卓气得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大吼一声:“竖子欺人太甚!我等死无葬身之地矣!”
吓得周围的人一大跳。
李儒急忙抓起了书信,仔细看了一下,说道:“将军以为如何?”
董卓仰天长叹,说道:“我等兵马已失,退路已断,生机绝矣。”
李儒听了哈哈大笑,笑不可仰。董卓忙问为何。李儒笑着说:“将军此言差矣。我们的退路早就没了,丁将军是否接收我们的军队已经无关紧要。相反,我们应该感谢丁将军。丁将军接收了我们的军队,实力更加庞大,但为什么没有南下?因为皇甫嵩在洛阳。洛阳的杀戮如此血腥,皇甫将军岂会袖手旁观?丁将军顾及老师的性命,所以他不敢南下。
丁将军的戏已经唱到头了,对我们再也不会有什么威胁。皇甫嵩在洛阳干什么?制止杀戮。他会迅速和士人和解,同时和我们和解。和解之后,大家将在朝堂上据功领赏。将军杀了宦官首领张让,稳定了北军,迎回了天子,哪件不是天大的功劳?哈哈,恭喜将军即将升迁啦。大家和解以后,朝廷会迅速稳定下来,士人还会放任丁锋驻扎河东和河内,威胁京畿么?不会啦,他们会把丁锋能赶多远就赶多远。如此一来,朝廷内谁还握有军队?
我们和士人。我们握有北军,士人握有西园军。西园军不过两万人,我们却有五万人,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这样我们就控制了洛阳,我们在洛阳还不是想干嘛就干嘛?
丁将军在雁门关大胜的消息,现在还没有传出洛阳。天下的百姓还不知道我们获胜了。将军只要争取太尉的职位,并将此消息传遍天下,将军将会获得何等的威望?
威望到手,人心也就到手了,剩下的事情就好办啦。所以将军应该感谢丁将军,他帮了太大的忙啊。”
董卓立刻醒悟,转怒为喜,哈哈大笑,脸上的横肉一根根突起,象哭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