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看到了两份诏书,心中却犹豫不绝。现在是何进掌握着京畿八关,他知道自己有两万骑兵,但他只让自己带三千骑兵进入洛阳。何进的意思很明显,我是让你来帮忙的,来当侩子手的,不是让你来和我来对干的。如果你带了两万骑兵进京,万一你不听我的话,和我打起来了,我还能控制得住你么?我还能控制洛阳么?
如果自己想带两万骑兵进京,自己根本就进不去,会被挡在京畿八关之外。可如果自己只带三千骑兵进京,那就等于把性命交给何进,随他怎么捏。何进有京畿八关守军,有五万北军。自己却只有三千骑兵,自己根本就不是对手。自古一来,清君侧的能有几个是好下场?何况自己此去是当侩子手。
何进一旦掌权,要杀的第一个人很可能就是自己,跟着自己的这些人也会脑瓜坠地。自己不去也不行,之前自己曾经两次违抗天子令,滞留在河东不走,也拒绝把军队交给皇甫嵩,都是欺君的罪啊。如果现在自己再次违抗了何进的命令,何进肯定不会放过自己,自己还是得死。董卓沉思了好一阵子,慢慢说道:“我们回西凉。这河东不能再待了。”
李儒看着董卓起伏不定的脸庞,他明白了董卓的心思,明白了董卓的顾虑和犹豫。他听到董卓的话,十分吃惊,慢慢来到董卓的面前,打开张让送到的诏书,说道:“请将军看看张让给我们的诏书。”
董卓明白李儒的意思,张让在诏书中写明了让自己节制北军。董卓看了李儒一眼,说道:“文优(李儒的字),我明白你的意思,但北军的首领都是何进的人,光靠一张圣旨有什么用?我们三千人能节制五万人?这明摆着行不通啊。”
李儒眼角的疤痕突然抽动了一下,像是突然下定了决心似的,摆了摆手说道:“大汉已经立世四百余年,积威尚存,将军难道忘了窦武之乱了么?一个小小的黄门郎就可以平定五万窦武北军,何况我们有三千虎狼之士。我们到达北军营地正值黑夜,我们可以命令军士多带金鼓,鼓噪而行,将军带几百精锐直杀中军,诏以圣旨,不服者,杀之以立威!
将军已经屡次抗命,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现在同时有两份诏书送到,难道还不能说明洛阳紧张的局势么?
洛阳的紧张局势就是我们的机会。现在谁也无法预测谁是这场洛阳惊变的胜利者。宦官要杀掉士人和何进,何进要杀掉宦官,士人要杀掉何进和宦官,环环相扣之下,我们却成了唯一的局外人,唯一可以保存实力的人,同时也成了左右局势的一股力量。
将军可以掌控北军,北军是护卫朝廷的北军,不是何进的私军。何进能掌握北军首领的安排,却无法掌握每个北军将士的心思,更何况北军中有很多人是西凉人,比如段煨,就是威武人,是前太尉段颎的弟弟,这样的人听从的是圣旨,而不是何进的私命。只要我们有圣旨,我们可以掌握北军。这场洛阳惊变对决的力量便是兵力,这也是外戚和宦官同时发诏书给将军的原因。洛阳的兵力有北军,西园军和皇城卫戍军,分别握在何进,士人和宦官手中,其中以北军的力量最大。如果将军掌握了北军,就彻底立于不败之地,更有可能掌握朝政,这不是将军一直一来的梦想么?
为什么梦想即将实现的时候,将军却退缩了?
退一步讲,我们没有掌握北军又如何?我们是奉旨行事,我们有圣旨护身,谁能把我们怎么样?”
李儒接着拱一拱手,坚决地说道:“眼下之局,进则大权在握,退则死无葬身之地,唯请将军决之。”
董卓眼爆精光,紧握双拳,大声吼道:“杀。”
张让等宦官们以太后的名义矫诏何进,骗何进到了嘉德殿。张让诘问何进说:“天下乱成这个样子,真的是我们宦官的问题么?当初何太后和先帝几度交恶,不都是我们兄弟们拿出钱财,给你们哥妹俩免灾的么?如今你却要灭我们的宗族,你不觉得太过分了么?你说我们污秽宫廷,我们拿什么污秽的?那你说说真正污秽宫廷的是谁呢?”
何进略微看了他们一下,极度轻蔑,极度不屑,说道:“现在我已经把军队拉到你家门口了,你们还这么嚣张。你们嚣张什么?你杀我试试看,你们杀了我,你们能活过今天?一群缺话儿的家伙。”
尚方监渠穆忍无可忍,一下拔出剑插入了何进的胸膛。所有的宦官们都被惊呆了。何进死了。他们也要死了。张让痛苦地鬼叫一声,拔出长剑,直接把渠穆的闹掉削了下来,狠狠地大吼:“带上天子!往西北!找董卓!快!快!”
众人如梦方醒。
段珪(音gui,古代玉器的名称)即可以天子诏书以樊陵为司隶校尉,少府许相为河南尹,试图控制洛阳京畿,延缓士人的攻势。众人十分疑虑,对着黄门郎说道:请大将军出来和我们说话。黄门郎直接把何进的头扔了出来,说:何进谋反,已伏诛矣。
洛阳袁府袁隗知道了何进被杀之事,对着袁绍问道:“已经准备好了么?”
“已经准备好了。”
袁隗挥了挥手,留下一份圣旨,直接进内堂去了。
袁术带人烧了南宫九龙门及东西宫。张让带人点燃了永乐宫,整个洛阳皇宫开始燃烧起来。袁绍杀了樊陵,许相,接着伙同何苗杀了赵忠等宦官。何进的亲信部将吴匡、张璋看到了何苗,攻而杀之。大家你杀我,我杀你,乱成一团。袁绍便命令士兵们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排查,同时命令士兵们跑上屋顶,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宦官,把没有胡须的人都杀了,直至最后有的人露出话儿才得免。等袁绍扫平了平乐观,才发现天子和陈留王不见了。整个洛阳乱成一锅粥。
张让段珪等人护着天之和陈留王保走小平津。卢植带着河南中部掾闵贡沿着河岸奔驰,将落在后面的宦官们一一斩杀。
卢植追上了张让,却被张让劝走了。
张让说得很明白:洛阳的局势是我们恶化的么?不是我们。我们虽然杀了何进,引起了祸乱,但真正的罪魁祸首确是袁隗,是他举起了屠刀。你看看都是谁的军队在打仗?是袁隗的西园军,是以袁绍为首的西园八校尉的军队。北军有参与么?没有,京畿八关的部队有参与么?没有。洛阳惊变本身就是袁隗精心策划的一场政变。
他的目的是什么?他的目的是要废立。你仔细想想看,现在我们和何进都已经被消灭了。整个洛阳已经是士人一家独大,袁隗让袁绍和董旻(音min,指秋季的天空)杀了何苗,又纵容军士攻打皇宫,还不能说明问题么?如果以后天子主政,袁隗他们还能活着么?袁隗想把天子的亲戚都杀光啊。他为什么要杀何苗,他是要控制北军啊,何苗是北军的统领。
卢尚书啊,你现在要做的不是来追我,而是要去控制北军。我已经让董卓进京了,并诏命让他控制北军。袁隗也需要控制北军。等董卓或者袁隗控制了北军,天子要死,你们也要死,大汉就完了。等你控制了北军,再来杀我不迟。现在袁隗已经让人去控制北军了,人选只有两个朱俊或者丁原。这里距离北军较近,你如果和他们两个联手控制了北军,也就控制了京畿。那可是五万人马呀,到时候你再来杀我呀,只要你把袁隗的头给我,我把我的头和天子都给你。我现在只想报仇,想杀了袁隗。你不要过来了,你过来我就杀了天子。你权衡一下利弊吧。
卢植稍稍思考了一下,让闵贡跟着张让,自己打马直奔北军营地。
董卓带着李儒,刘艾和三千骑兵疾驰而下,在三更时分到了北军军营。董卓率三百士兵直接杀入北军军帐,并召集了北军的校尉们曹*,段煨等人议事。校尉们当然不理会董卓,但董卓拿出了节制北军的圣旨。听着营帐外鼓噪的金鼓声,他们不清楚董卓带来了多少人,也不清楚董卓的圣旨是真是假。但他们曾经在西凉打过仗,清楚董卓的残暴和血腥。他们要求验看董卓的圣旨。董卓大方地给了他们。曹*等人验看了圣旨,明白无误。是要董卓来节制北军。现在他们已经没有路了,不遵旨就是被董卓砍头,被天子灭族,于是纷纷表示效忠。董卓大笑,让人抬来了几十个大箱子,拿出无数的珠宝,赏给各位将领。
卢植遇到了朱俊。朱俊带着袁隗给的节制北军的圣旨。他们到了北军的营地,却发现北军营门紧闭,只有董卓带着几十个人守在营门外边。卢植和朱俊拿着节制北军的圣旨,却不知道该不该宣布。因为他们不清楚董卓带来了多少军队,也不能确认董卓是否控制了五万北军。如果董卓已经控制了北军,而自己宣布了圣旨,自己立刻被董卓杀死根本算不了什么,五万北军和董卓的军队呼啸而下,洛阳还能剩下几个人?
卢植和朱俊看到了董卓节制北军的圣旨,长叹一声,落寞地走了。现在洛阳的局势发展已经脱离了原先的预测,并且超出了他们的控制,必须重新谋划。洛阳真正的腥风血雨即将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