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自己可谓是人才市场上的常客,不断地份演着应聘者和招聘者的角色。从这珠三角上的人才市场基本上跑遍了,人才市场的门槛快要被自己踏烂了,然而,这么从年过去了,自己仍然没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单位,没有一个稳定的家。这些年里孩子她妈跟着自己风尘朴朴,从关外到关内,从东北到广东,来到广东后又像走马灯似地不停地更换地方。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厂子不停地换,家好不停地搬。每到搬家换地方她都长长地叹气,都是一脸地无奈。可又有什么办法。谁让自己嫁给一个这么不定性的人呢?俗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给一个棒槌抱着走’。能怪谁呢?怪就怪自己的老父亲当初只看到他赵全胜人模狗样的,是个人才,说以后一定有出息,会和他过上好日子的。可现在怎么样?都快过半辈子了,自己从二十多的一个黄花大姑娘变成了小老太婆了。虽然才四十多岁,细细的皱纹就爬满了两腮。到头来仍然两手里空空,没攒下分纹。唉,这下半辈子还不知道怎么过呢?每次搬家换地方她都是唠叨个不停。她嘴里的这些话,赵全胜不知听了多少遍,耳朵里都听出了茧子。这次,这一大堆的话又要在自己的耳边响起了。
招聘大厅里响起了铃声,应聘的人们也一批批地涌了进来。一会功夫赵全胜的摊位前就围满了人。人们看着招聘广告议论纷纷:“这家公司怎么就招一个位?”
“是啊,看来这有公司没什么规模,不然这大老远的跑来就招一个职位?”
“哟,你们看,招行政经理的。大专以上学历,最少有三年以上行政人事经理管理经验,文笔出色,善长各种公文写作,能制定行政人事规章制度。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能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哎,这要求的条件还满高的嘛!”
在几个人的议议论声中,有的人挤到前面,递上个人简历。其中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士坐到了招聘桌前。全胜打量了一眼面前的这位男士,便低头仔细地阅读他的简历。
“请问你们是纷织带公司?”
全胜抬头看了他一眼点点头又继续看他的简历。
“请问你公司织的是什么带子?是背包上用的那种宽宽的带子妈?”
赵全胜没有马上回答他的问题,仍低头看简历。过了一会,他抬起头微笑着说:“不好意思,没能及时答复你。因为我有个习惯,在看到西的时候不希望别人打扰。真是对不起。”
“啊啊,没什么。没什么。这也是我的一个习惯,我每一箭双雕一家公司应聘都要在应聘时把这家公司的情况尽量了解的会面一些。真是不好意思,打扰您了。”
“没关系,应该的。这说明你对应聘的公司很在意,同时也充分说明你对这家公司诚意。你说对吧?”
那个男士听到面前的考官不但没有怪罪他而且还称赞自己,一种喜悦溢于言表。接着话好就更多了起来。
“那您看我的简历写的怎么样?我写得很全面很详细的。我的目的是不用招聘的考官多说话,只要看到我的简历就能知道我的能力和才华。”说完就回头回脑地去看身前身后几个应聘的反应。结果那几个人有的面无表情,有的面带不屑,有的好像什么都没听到,什么都没发生一样。这让他有些不悦,有些尴尬。
“于先生,你的简历确实写得很全面,很详实。从你的简历上可以反映你的基本情况。但我还是有一点要进一步地了解一下,希望你能向我讲实话。”
“你尽管问,我会如实地告诉你。”
“我从你的简历上看到你这些年换了不少公司,请你告诉我,是什么原因?”
“啊哟,你问的是这个。这对我们这些打工的来说这不算是什么问题。换几家公司这算什么?这再正常不过了。谁没换过公司呀?多换了几家又有什么大惊小怪?是不是?干得不顺心,不想再那继续干下去了就走嘛,就换一家嘛。我们打工在外一是图的多赚点钞票,二是工作起来要开心。不管在哪里,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样的公司都要干得开心。钱嘛,稍稍地少一点还过得去,但是工作一定要开心。这是我一直坚持的一个原则,雷打不动!”
“你说得没错,有一定道理,我也非常欣赏你的这个原则。不过我还是要知道你离职的具体原因。”全胜耐心地说。
“具体原因嘛,有的是工资待遇太底,有的是工作环境不好,有的是与同事合不来,有的是与老板搞不到一起去。总之,只要我觉得不开心我就离开。”
“于先生,你看好不好,今天应聘的人比较多,我们不可能细谈,我给你填个复试通知单,你下午或都明天到我们公司去看一下,然后我们再进一步谈谈,你看怎么样?”
“好啊!这很好啊,这说明你们招出是有诚意嘛。”
“那你看什么时间到我们公司去?”
“下午就可以,反正我也是在找工作,时间多得很。”
“好,那我们就下午见。”
就这样,赵全胜用一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面试了十多个应聘者有男有女。基本上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下午,有几个手持复试通知单的应聘者来到公司。吴总也正好没有外出,赵全胜和中、天总一起对这几个人进行了复试。第二天上其余几位出来到公司复试。在十几个人中,吴总这次又挑选了一位三十多岁的女士。用他的话说,三十多岁,经验比较丰富,为人做事比较成熟稳重。而且做为女人,稳定性比较好。不像男孩子不定性,想来就来想走就要走。现在他对应聘者的能力水平还看在其次,他最关心的,最看重的是稳定。因为他对人员的快速流动真是伤透了心,也伤透了脑筋。
酒桌上承诺(上)
又过两天,那位女士按时来到公司报到上班。赵全胜用了三天时间一点一点一样一样,耐心周到地把各项工作交待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使那位接任的女士很是感动。她感慨的说:我直了几家公司,都是接的一个乱摊子。一切都得从头做起。只有这家公司一分事情都得这么清楚,这么有秩序。很难得,很难得。”
工作顺利地交接完毕,接下来就是自己的离开了。赵全胜把新来的女经理带到了老板的办公室和同吴总做最后和交待。
“吴总,工作都已交接完毕,新来的经理也已着手开始工作。如果您再没有什么要求和分付,我明天就不来了。今天也算是向您做最后的告别。您看——”
“老赵啊,我今天当着新来的经理的面说句心里话,我是实实在在地不愿意让你走,可你执意要走我也没有办法。这样的吧,我们晚上和新经理一起出去吃顿饭,一是为你送行,二是为新来的经理接风。三是再进一步交流沟通一下,也更有利于新经理下一步开展工作。你看怎么样?”
“好吧!既然吴总有此诚意那我就谢谢吴总的一片真诚。”
新来的经理姓魏,叫魏雯雯是四川人。毕业西南财大学,学的是工商管理。从学校一出来就南下广东。到全年在广东打拼已经七八年了,也称得上是半个广东人了。她白话(粤语)讲得非常流利,而且标准,如果不知道的还真认为她就是广东人。在招聘的那天,她递过简历后,一坐下来就呱啦呱啦地和赵全胜讲白话。这可碰到了他的软肋,赵全胜最不行的也是最害怕的就是白话。他来广东虽然也有快十年,可就是没有打广东话学会。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听到广东话头痛。刚来广东的头两年他也真的下决心想学会广东话。特别是周华告诉他,要想在广东站住脚,就必须学会广东话。到了卓越家具公司,老板汪总与他有一个口头协议,那就是汪总教给他广东话,他再教汪总普通话。可是,在卓越工作了一年多,汪总的普通话有很大的长进,而他自己的广东话却压根儿就没学进去。有人告诉他一办法,说是多看讲粤语的电视剧,屏幕下方有汉字的字幕,一边听电视里的人物对话,一边看下面的字幕,这样时间一长就自然而然地就会了。他信以为真,天天看电视,可是半年多过去,仍然不会讲一句话,就是听也很少能听得懂。
在一次开管理干部会议,汪总在会上讲了将近一个小时,他就像傻子一样地坐在那里,别人笑,他也傻呵呵地跟着笑,别人鼓掌他也直楞楞地跟关鼓掌。直到汪总讲完了。会议结束了,他才听明白两个词,一个“该哇”(计划),另一个是“黑莽”(希望)。其它的全然不知其所云。
吴总带着魏经理的赵全胜来到一家装修高档四川餐馆,进了一间门上面挂着一块写着‘武侯祠’的包房。刚一落座。吴总就打哈哈着说:“今天我们是能文能武,文武全才,啊?哈哈哈——”
说得全胜和魏小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两个都直楞楞地看着吴老板,不知所以地等待他的下文,看他如何解释。
“你们二位为什么这样看着我?没听明白吗?”
全胜和魏小姐相互看了一眼,又都转过头去,两个人一齐摇摇头。
“哈哈哈,看来你们还真的不明白。你们看,你们两个都是大学生,是有文化的人,这就是文嘛。我呢没上过什么学,没什么文化,小的时候在家里种地,稍稍长大一点就开始在外面做点小生意。整天风里来雨里去,只知道算那一点小帐。但我不是喜欢文化人。刚才进这个包房的时候你们没看到门上面的那个牌牌吗,那上面写着三个字,”
“啊啊,看到了,是‘武侯祠’。”赵全胜赶忙接上去,以免让吴老板认为对他的这个盛情没有当回事。
“那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要带你们到这里来吗?”
两个人又是双双地摇摇头。
“三国演义里的那个诸葛亮死了之后不是让那个小皇上,就是那个叫阿斗的小皇上封为‘武侯’吗?我这一生最配服的就是那个‘诸葛武侯’。”
“为什么?”赵全胜有意识地追问了一句。
“因为他是文武全才呀。不但要文能文,要武有武,而且还能掐会算,呼风唤雨。这些年来我从做小生意那天起直到现在,我就想我要是有诸葛孔明那两下子就好了。能掐会算,呼风唤雨,要什么有什么,想什么来什么。有什么想不到解不开的事,五个手指一掐,就算到了,有什么不好办的事,来一次呼风唤雨也就搞定了。你们说,那要多好?”
还没等全胜回答,服务员走了进来,微笑着问:“你们哪位点菜?”
吴老板这才恍然悟,脸上微微一红,不好意思地嚷嚷着:“都怪我,都怪我,我光和你们说话了,到现在连菜谱还没看呢!”一边说一边抄起大大菜谱一张一张地翻了起来。一边翻嘴里不停地说,魏小姐,今天可是为你接风洗尘,你快说说,平时都喜欢吃什么菜?想吃什么就尽管说,千万别想着为我省钱。”
听了他的话,心中暗暗地骂了一句:现在你是大方了,海关的人来了你为什么要躲猫猫?你有钱为什么不去堂堂正正地去交国税?而是变着法与国家捉迷藏,绞尽脑汁赚国家便宜?
“魏总,我没什么,您随便点,千万别点太多,听懂”吃不了就浪费了。”
赵全胜听了这话心里还舒服了一些。心想,你一个大老板还不如一个女孩子懂得事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