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的司仪见台上的二人都收起长剑,不在出招,不知道是什么缘故,正要发问,忽听赵无极和王应龙同时说道:“是在下败了。”只不过赵无极的语气之中平淡里带着一些欣喜,而王应龙的语气之中多少有些哀怨。
比剑的两人同时认输,不止是司仪愕然,台上的两人也没有想明白对方为什么认输,互相看着,一时间谁也没有话说。
等了一小会儿,还是赵无极先开口道:“王掌门,明明是在下输了,你为何要抢着认输呢?”
王应龙不解道:“赵大侠的剑气已经刺破了在下胸口的衣服,而在下却没有伤到赵大侠分毫,输了就是输了,赵大侠不必再谦让。”
赵无极笑道:“王掌门叫我不必谦让,却又抢着认输,莫非认为赵某是看不出剑术高下之人吗?王掌门,赵某的剑却是刺破了你的衣服,但赵某也只有刺破你的衣服只能了,而若不是你收回长剑,恐怕赵某此刻已经命在旦夕了。”
王应龙正要说些什么,赵无极又道:“你我又不是市井无赖打架,论剑术,王掌门确实高出赵某一筹,王掌门若是再谦让,就是看不起赵某了。”赵无极明明是在认输,但脸上没有丝毫难过的神色,反而眼中露出兴奋的神采,继续道:“赵某此次下山参加剑会,并不是为了什么虚名之争,为的就是能和天下真正的高手切磋剑术,能和王掌门这样的高手过招,心愿足矣。不过,王掌门切莫因为当上了这万剑门的宗主就耽搁了功夫,赵某此次回山,必将钻研王掌门的剑法,多则五年,少则三载,赵某必当再次登门求教。”
王应龙见赵无极说的诚恳,也正容道:“在下方才略占上风,乃是得了兵器之利,并非剑术真的强过赵大侠,求教之事赵大侠切勿再提,既然赵大侠有意再次切磋剑法,咱们就相约五年后这太原城中再见。”
赵无极微笑着点点头,大步走下了比武台。也不理司仪的召唤与自己崆峒派的同门,一直笑着走出了剑会现场的大门。
看着赵无极从自己身边走过、走远,古岳湖点头道:“这赵无极真可算是个人物!”转头又对白水泉道:“你说咱们要不要阻这王应龙夺得剑会宗主之位?”
白水泉看看走远的赵无极,看看台上的王应龙,又看看台下坐着的十五位种子高手,摇摇头,又点点头,恐怕除了古岳湖,再没有第三人知道他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老人看见赵无极认输,王应龙挑战成功,向常天道:“小天,你可知道赵无极为何欣然离去?”
常天道:“徒儿觉得赵无极的高兴,乃是因为他找到了能够参考的标尺,有了继续精研剑术的目标。”
老人道:“不错,武功到了赵无极这个境界,修炼的阻碍很难来自于外界,而都是修行者本身的限制了自己的发展。依我看来,赵无极的剑术并不在应龙之下,他吃了些亏,主要还是因为没有见过应龙的出招法门。如果此时即刻就让他们二人再斗一场,我估计平手的可能性是最大的。赵无极的高兴,是因为他有了对手,知道了自己在剑术修习上该去想什么,该去怎么做,赵无极除了钻研剑术之外,并无其他可以分心之事,恐怕应龙下次遇到他,就不容易占到上风了。”
常天道:“师父的意思是说我们现在做的事情让应龙分心了?那,我可以多做一些,多一些时间让应龙练习剑法……”
老人笑道:“小天,你这么说,足以说明你对应龙的关心,不过却不是一个明智的想法。正所谓一样米养百养人,上天造每一个人出来,都是有着我们所不能参透的道理的。赵无极沉迷剑术,但应龙这一辈子想做的事情,可不是成为一个天下第一剑客啊!小天你也是一样,你和应龙的武功虽然都已经达到了一流高手的造诣,但是你们都要明白,对于你们要做的事情,武艺不过和钱财一样,都是助你们成事的工具、办法,而不该是最终的目标。”
常天知道老人所说的话语之中包含着极高的智慧,道:“徒儿愚钝,师父是否可以再讲明一些?”
老人道:“道理其实是很简单的,拿你来说,纵然你的武功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界,你能做成什么事情,你能对抗十名天下高手的围攻,那么二十名,一百名呢?”
常天道:“所以徒儿才不是凭借武功折服天下,二十凭借武功去结交朋友,再一起谋划大事情。”
老人道:“正是如此。很多事情你其实已经做了,但是并没有刻意去想其中的道理,你用武功去结交人脉,正是把武艺当成了助力。如果以武论武,终究不过是个武人,想要做大事情,文也好、武也好,都不应当把他们看做成事的全部。”
见常天点头表示明白了自己的意思,老人又道:“我听你说过百姓镖局,提过古岳湖、白水泉这两个年轻人,他们便是一个例子,虽然现在一直还不知道他们两个是否真是魔教中人,也不知道他们图谋的是什么大事情,但这两个人已经名扬江湖而并非因为武功,这就是他们的成功之处。古岳湖曾经和你交过手,你说他武功纵然不在你之上,也未必在你之下,但除了你和我说的之外,再没有任何人谈过他的武功如何如何,但现在谁都无法否认他已经在江湖之中站住了一席之地,你好好想想,或许对你要做的事情有所借鉴。”
常天听着师父说话,忽然手指着窗外道:“古岳湖?”
古岳湖此时已经走到比武台前,道:“在下生意门门主古岳湖,特来挑战峨嵋派真圆大师。”说完向坐着的真圆大师深深一揖。
真圆大师乃是峨嵋派的高僧,已经到了花甲年纪,须眉皆白,见古岳湖挑战自己,先是站起身形,单掌还礼之后,随着司仪和古岳湖一起走上了比武台。
峨嵋派本来有僧俗两支,俗家弟子虽然也不乏好手,但峨嵋派剑术的真传却一直被出家僧人所掌握。这倒不是说峨嵋派有什么僧俗歧视或者其他,而是因为峨嵋派的剑术本身就是峨嵋派的一位前辈高僧所创,剑招之中满是慈悲仁爱,以制住对手为主,而极少有杀伤的招法,出家人慈悲为怀,在修习峨嵋剑术的时候更容易心意相通,达到大成。
算上本次剑会,真圆大师已经是第三次代表峨嵋派前来参加了,一方面是因为真圆大师确实是峨嵋派剑术第一高手,另一方面真圆大师在佛法修为上也达到了至高的境界,只有这样的高手,才能展示出峨嵋剑法的真正精髓。
真圆大师的兵器是一支木剑,前两次剑会之时,没有人挑战他,在宗主争夺之战中,他总是先赢一场,再输一场,不过因为真圆大师控制的好,输给他的人不会觉得难堪,赢了他的人也会觉得他纵然不是故意相让,也必是无心争夺这些江湖虚名。
司仪宣布二人可以开始比赛之后,正要下台,古岳湖把他叫住,问道:“请问这剑会挑战,可有什么特殊的规定吗?”
司仪认真道:“万剑门剑会本来就是为了天下剑道中人切磋沟通而设立,只要上台来比的是剑法,并没有其他特殊的规定。”
古岳湖笑笑,不再阻拦司仪下台,对真圆大师道:“大师勿怪,在下斗胆挑战,并非是觉得武功可以胜得过大师,而是觉得大师修为高深,洞彻天地,必然可以让在下把要说的话说完。”
真圆大师表情不悲不喜,道:“古施主有话请讲。”
古岳湖再向真圆大师一揖,然后转身对着台下的众人作了个罗圈揖,朗声道:“各位剑派的朋友,在下生意门掌门古岳湖。在挑战真圆大师之前,在下有几句话想说。”他的这两句话乃是用内力发出,登时压住了场中嘈杂的声响,众人见他露了一手内力上的修为,也都起了好奇之心,想听听他到底要说些什么。
古岳湖见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自己这里,讲到:“在下到这太原城来,本来是听说万剑门剑会上要商量日前所发生的十几宗灭门惨案。都是武林一脉,无论是什么样的人物犯下这等恶行都让人发指,之前有人说这是魔教所为,又有魔教中人说是有人冒充。在下身为江湖中人,在这个时候,觉得应当为江湖做些什么才是。今日上台挑战,并非是说在下觉得自己的武功了不起,一定就可以胜得了谁,不过在下在这里担保,如果到时候各位高手相让,在下侥幸夺得了宗主之位,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和咱们剑道中人一起,将那灭门惨案的事情调查清楚,将恶人找出,还死者以公道。”
江湖中多的本来就是热血男儿,听古岳湖这么说,纷纷鼓掌叫好,表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