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杨梵有意识的时候,他竟然发现自己成了一个飞蛾,悠闲的飞舞在天地之间,没有一丝的情感,只是追随着远处的亮光在飞舞,可是不管他如何飞舞,那亮光总是距离他很遥远,慢慢的一天的时间就要过去了,他觉得自己的力量越来越小,飞的也越来越慢,越来越低,可是他不甘心,他一定要追赶上前面的亮光,所以他努力的扑扇着自己的翅膀,就在要追上那个亮光的时候,他实在是没有力量了,他是多么的想钻进亮光里翩翩起舞,可是他实在是太累了,在他要落地的时候,背后突然有一股气力推了他一下,他落进了那图案亮光里,他笑了,开心的笑了……法相站在杨梵身边,看着住持惠空大师、劫堂的惠音大师和六位长老在给杨帆疗伤,同时在抑制他体内莫邪的魔气,以免杨帆走火入魔。
在九位灵隐寺高僧的联手努力下,杨梵身体一会呈现金色,一会呈现青色,一会呈现红色,随着这三种颜色转换的越来越快,红色出现的次数也越来越少,直到最后杨帆的身体一半呈现金色,一半呈现青色,最初的红色消失不见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杨梵慢慢的醒了过来,眼前却仍是一片黑暗,他拚命想睁眼看看四周,却愕然发现,自己的眼皮竟还是闭合著,睁不开眼。随后,一阵剧痛传来,却不是从他重伤的胸口,而是从喉咙间,他下意识动了动嘴,嘶哑而轻微地叫了一声:“水……”
周围仿佛没有人,只剩他独自一人无助地躺在地上,喉咙中的干渴感觉越来越厉害,就如火烧一般。他的嘴唇轻轻动了动,身体中竟不知哪来的力气,微微移动了身子,而脑海中的意识,似也更清醒了一些。
“啊!”突然,旁边传来一个声音,这声音与往常不同,却仿佛似曾经听过的,有几分熟悉,说话声调中带着几分惊喜,道:“你醒了,师兄,快过来,他醒了。”
周围猛然安静了一下,片刻之后立刻有个脚步声迅速接近过来,走到杨梵面前。杨梵挣扎着再次想要睁开眼睛,但不知怎么,这一次,他全身的气力都完全消失了,只模模糊糊望见了两个人影蹲在自己身旁,而在人影的背后,似乎黑乎乎的还有几个黑影。至于这些人的面容,他却是一个也看不清楚。
“水……”他再次低声的说着。
“快,快去那水来。”这是周围的人听到了。
脚步匆匆,来往奔走,须臾之后即有人跑来,随即一只冰凉的手将他的头小心扶起,一个碗沿般的东西靠在了他的唇边。清凉的水,接触到他干裂的嘴唇,杨梵脸上肌肉动了动,费力地张开口,将水一口一口喝了进去。那清水进入喉咙,如甘泉洒入旱地,立刻缓解了那火燎一般的痛楚。
杨梵心头一松,立时一阵倦意上来,再度又昏睡了过去。
旁边的人都吃了一惊,立刻有人过来给杨梵按脉,片刻之后方松了口气,道:“不碍事的,他是伤势太重,体力消耗殆尽所致,眼下并无性命之忧。”
此言一出,周围人影似乎都松了口气,随后,似乎有人看着杨梵,轻轻叹息了一声。
这一睡去,又不知过了多少时候,其间杨帆醒过数次,但无不是片刻清醒之后又立刻昏睡过去,印象中,他只记得身旁始终有人守候。
恍恍忽忽中,他看到了许多人,年幼时的父母,天真美丽的师姐,还有许多许多人,都一一在身前闪烁而过,有一次,他甚至觉得自己看到了灵隐寺的法相、法善师兄弟,正坐在他身边为他颂经念佛。
他那时苦笑了一下,但是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他的这个苦笑,脸上能否表现出来,或许,终究也只是一场梦幻罢了。
就像是,这一场颠倒的人生,如梦如幻!
何必为我颂经呢?
颂经,又有什么用呢?
在他片刻清醒的时候,他在脑海中这般悄悄想过,然后,他又昏了过去。
“咚咚咚……”
仿佛是回荡在天边的低沉钟声,悠悠传来,将他从深深梦魇中唤醒,那沉沉钟声,由远及近,缓缓的,似乎敲入了他的心底。第一次的,他竟没有睁开眼睛的冲动,就这么安静地躺着,不去想不去管,自己身处何方,身外是何世界?大千世界,此刻却只剩下了阵阵低沉钟声。
钟声悠扬,仿佛永远也不会停下,就这般一直敲打下去。他侧耳倾听着,呼吸平缓,全部精神都融入到这平缓的音色里,再也不愿离开。
只是,这个小小天地,终究也是不能持久了,一阵脚步从远及近,向他处身之地走来,打乱了他的思路。那本是敲打在心间的钟声,陡然间似乎离他远去,一下子远在天边。
他缓缓的,睁开眼睛。
佛!
这竟是他第一眼所望见的。
一个斗大“佛”字,高悬屋顶,围绕这个佛字,周围一圈金色花纹团团围住,然后顺着外围,一圈圈精雕细刻着五百罗汉神像,又形成一个大圈。诸罗汉尽皆一般大小,但神态身形尽数不同,排列成行,端正无比。然后,在大圈外围乃是蓝底黑边的吊顶,比中间佛字圈高出二尺,其上画风又有不同,乃是正方形方格,每方格一尺见方,金色滚边,内画有麒麟、凤凰、金龙、山羊等佛教吉祥瑞兽,这些图案,却是每个方格中一样的。
虽然对雕刻建筑并不在行,但只看了一眼,杨帆便知道此乃是鬼斧神工一般的手笔。房顶上,这一片围绕佛字的内圈之中,垂下两个金色链条,倒悬着一盏长明灯,从下向上看去,大致是三尺大的一个铜盆,里面想来是装满着灯油的。
他皱了皱眉,又转头向四周看去,只见此处倒像极了是一间寺庙内的禅房,房间颇为宽敞,四角乃是红漆大柱子,青砖铺地,门户乃桐木所做,两旁各开一个窗口,同样使用红漆漆上,看去十分庄重。一侧墙壁上悬挂着一幅观音大士手托净水玉露瓶图,下方摆着一副香案,上有四盘供果,分别为梨子、苹果、橘子、香橙;供果之前立着一个铜炉,上面插着三枝细檀香,正飘起缕缕轻烟,飘散在空气之中。
而另一侧的墙边,便是他躺着的床铺所在。此处摆着一张木床,古朴结实,并未有更多装饰,想来是出家人并不在意这等东西,房间也是一般简朴,除了上述东西,便只有摆在中间的一张圆桌,周遭四张圆凳。桌子一字都是黑色,桌上摆放着茶壶茶杯,乃朴素瓷器。
也就在这个时候,脚步声已经到了门外,这间禅房的门“吱呀”一声,被人从外面推开了,一个人迈步走了进来。杨梵向他看去,不禁怔了一下,却是一个从未见过的陌生的年轻小和尚,手里托着木盘,上面放着一个新的水壶,走进来却也没有向杨帆这边看来,而是直接走向房间中的桌子,将桌子上的茶壶与手中木盘上的那个调换了一下。
“你……是谁?”杨梵开口问道,但是才说了一个字,突然便觉得喉咙疼痛,虽然没有上次自己昏迷时那般剧烈的火烧火燎,但也极不好受,声音也顿时哑了下来。
虽然如此,也把那个小和尚吓了一跳,立刻转身看来,动作着急之下,还险些把手上的木盘给打翻了。
“啊!你醒了?”那小和尚似是颇为惊讶,但眼中却有喜色,笑道:“那你等等,我立刻叫师兄他们过来看你。”
说着,他就欲向门外跑去,杨梵冲着他的背影,嘶哑着声音问道:“小师父,请问一下,这里乃是何处?”
那个小和尚回头一笑,面上神情颇为天真清秀,微笑道:“这里?这里当然就是灵隐寺了啊!”
灵隐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