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柳庄送嫁
红心不老杨2015-10-25 03:263,124

  柳下聪前脚刚走,后脚就有外面的人来了。来人是地保的上级领导、鸡冠亭的亭长。鸡冠亭在行政上管辖着柳庄。这么早,这亭长来庄上做什么呢?他们不是来做别的,是来检查无盐女出嫁前的准备工作做得怎样。

  与亭长一道来的还有四个随从。从鸡冠亭到柳庄有二十多里路,看得出来他们是天不亮就起身的。那个时候,象柳庄地保这样的芝麻绿豆官儿,根本就没有一个固定的办公场所,连现在的居委会主任都不如。那亭长与四个随从径直来到柳庄上最大的餐馆古家饭馆,进门后直接走到店堂中间那张八仙桌边,亭长端坐在上把位,其余四人分坐两旁。

  店家急忙过来奉上茶水后,亭长就让随从点了豆浆油条盐蛋花生等早餐食品,然后几个人一边吃着一边吩咐店家赶快去叫地保前来说话。

  不一会儿,地保就连滚带爬、跌跌撞撞地来到古家饭馆。这地保本来视力不好,加上这几天没有休息好,进饭馆时眼角还粘着芝麻大小的眼屎。一进店堂他就四处打量,那亭长正埋头喝豆浆,地保一下子真没认出来,于是就问店家:“谁找我啊?”店家用手指了指八仙桌,地保只好躬着腰歪着头向八仙桌上打量。但地保的腰还没伸直,那边上把位的那位亭长就把喝剩下的半碗豆浆向他泼过来。随着豆浆过来的还有亭长的叫骂:“你个猪狗不如的东西,今天是什么日子你不知道吗,这个时候了还在床上睡大觉。老子几十里从鸡冠亭都赶过来了。你是不是不想活了。”

  被豆浆泼了个满头满脸的地保这才明白是亭长大人到了。接过店家手里的抹桌布把头上脸上的豆浆擦掉之后,地保就陪着笑脸向亭长倒歉,然后就伺立在亭长身边,一边伺候上级用餐一边向上级汇报送嫁的准备工作。汇报过程中,地保偷偷对店家做了个手势。待亭长等人吃完早餐又喝过一壶茶,店家就用一只瓷盘托着五锭银子走上前来,地保满脸是笑地对亭长说道:“不知几位要来,没有准备鞍马迎接。区区薄礼,不成敬意,权作鞍马之资而已。”于是亭长放开绷着的脸对地保说道:“算你识相。带我们到新娘子家里去看看吧。”随从中的一个人就取下肩上的褡裢,把五锭银子悉数装了进去。

  这边地保正在陪同亭长检查工作,那边临淄县又来人了。这临淄本是齐国国都,可国都之外另有一个临淄县,这临淄县管着鸡冠亭,当然也就管着柳庄。

  县里来的这位不是知县,是知县的代表,县衙里的师爷。师爷是一个人骑一匹马来的。

  师爷骑着马在柳庄那条大街上“哒哒哒”地跑过去,又“哒哒哒”地跑过来。地保丢下亭长等人急匆匆在十字路口刚一见到师爷,师爷就用马鞭指着街边的商贩说道:“这怎么行呢。这么乱哄哄的,一点规矩都没有。你要赶快去做两件事情,一是把十字路口那些摆摊设点的统统给我赶走,把路口亮出来。二是各家商铺只准在自己的商铺里经营,不能把摊子整到路上来。”

  见地保有些为难,师爷又说道:“这是为你好,为你们柳庄好。不然一会儿知县来了再给你们提出来的话我怕你们根本就来不及。再说知县可不象我这样心平气和地给你说话,弄得不好恐怕要吃官司掉脑袋的。”

  地保就满脸堆笑地上前为师爷牵住缰绳,一边陪着师爷在大街上检查市容市貌,一边大声地吆喝那些不听招呼的人们。到了古家饭馆门前,地保就扶着师爷下了马。二人进到饭馆里面,地保招手让店家上茶水,又用手指头比划着给店家做动作。店家先把茶水端上来,接着给地保回了一个动作,地保就随店家到了饭馆的里屋。地保张着嘴巴问道:“咋的啦?”

  店家结结巴巴的答道:“不瞒您老说吧,我这小本经营实在垫付不起这么多钱了。您老上次祭祀天神时欠下的银两都还没有还清哩。刚才亭长他们连吃饭带打点又欠了五两多,这师爷的茶钱算我请了,打点的事儿你老还是另想办法吧。”

  地保听了心里很不高兴,可他又没有其他的办法可想。象他这样的落地政府,要应付起公事儿来还真的象和尚的脑壳没得发(法)。这个地保当起一没有什么财政收入,二没有一点收费项目,而上边那些管着你的,不管是哪一级都需要打点,这是当时的一个潜规则。那么他的钱从哪里来呢,还是从老百姓身上来。逢年过节、祭祀大典,以及其他的什么大事情,挨家挨户的让大家出呗。那个时候家家都不富裕,哪个出得了好多钱。所以他这个地保级的公款开支就老是入不敷出,出现赤字。每逢要应急的时候,就是柳庄上这几家大一点的饭馆商铺出钱垫着,到下一次收点钱了就还债。时间一长,或者数目过大了,地保就会出一张欠条,这相当于现在的打白条。由此可见,打白条这种现象不是现在才有,实在是古已有之,不足为怪!

  毫无其他办法可想的地保就给店家说好话,他说:“唉,兄弟啊,你要理解我的难处嘛,我这还不是为大伙儿好吗。”

  店家一边摇头一边说:“我知道、我知道,可我这小小的饭馆什么东西都要拿钱去买呀。我哪有那么多钱甩在你这无底洞里哟。”

  地保伸出脑袋看了看外边喝茶的师爷,回头对店家说道:“你真的不给了!”

  “真的没有了!”店家点点头。

  “那好吧,”地保使出了铩手锏,“下个月祭祀大典时全柳庄人聚餐的伙食你就不要*心了,以后有啥公事儿你也不要管了。至于欠你的那些钱嘛,暂时就欠着吧,啥时候有了就啥时候还你。”

  见地保说话的样子象是真的生气了,店家就急了。“唉唉,你咋说翻脸就翻脸了呢,我这不是与你商量吗,咋就扯到祭祀大典去了呢。”说完,店家掀开柜台,从下边的匣子里摸摸索索地掏出一一锭二两的银子递过去。“最后就剩这点压箱底的,你都拿去吧!”

  接过银子,地保对店家咧嘴一笑:“这还差不多。放心吧,保证让你赚回来。”话音还在里边,人却已经到了师爷跟前。

  师爷接过地保双手奉上的银子,一张脸都快要笑烂了,他一边把银子朝衣袖里塞一边还在讲着客气话:“这怎么使得,这怎么使得,我今后可不敢再到你柳庄来了。”

  不一会儿,外边就有人报讯知县大人到了。

  于是,地保就和师爷以及先期到达的鸡冠亭长等人一齐到柳庄街上最繁华的十字路口迎接。

  十字路口上本来就有一个空坝子,英瓜老爹早就让人在那坝子上搭起了一个彩台。那个时候不象现在这样有什么彩色汽球、充气彩门等物件,不可能与现在的排场相比,但也是从柳庄的实际情况出发,尽了乡亲们最大的努力。

  那彩台正中间是柳庄民间艺人绘制的一幅龙凤戏珠彩图,远远望去,今天柳庄这场喜事的主题让人一目了然。彩台的两边摆满了柳庄附近摘来的鲜花,鲜花就只红黄两种色彩,突出的也是龙凤呈祥的意境。彩台正中还放了一把从地保家里抬来的太师椅。在太师椅的问题上,地保和英瓜老爹发生过争执。地保说要放两把,来接亲的国王和即将进宫的新娘都要坐着。英瓜老爹说来接亲的不一定是国王本人,即使国王本人来了,这新娘也不能坐着,只能让国王一个人坐。最后大伙儿觉得英瓜老爹说得有道理,于是就只在台上安放了一把椅子。

  地保他们在十字路口见到了知县。师爷先上前把情况作了个简单的汇报,汇报当中把地保狠狠地表扬了一番,说了不少好话。知县不停地点头,脸上也露出十分满意的笑容。

  然后知县就迈上彩台,从彩台这头走到那头,走几步就用力跺一下台上搭的木板。走到鲜花前,知县低头用鼻子仔细地闻了闻那香味。在龙凤戏珠图前,他不断地点头称赞。末了,回过头来,一屁股就坐在了太师椅上。众人见状尽皆大惊,师爷急步上前在知县耳边细语了几句,只见那知县象触电似的立即从太师椅上弹起来,随即哈哈一笑道:“我是检查检查这把椅子是否结实,如果有半点闪失的话,我是不会绕过你们的。”

  众人立即在师爷的带领下咐合道:“结实结实,十分结实。”

  大约十点左右,温和的太阳斜挂在树梢上的时候,从鸡冠亭方向到柳庄的路上,远远的传来了阵阵马蹄声。人们循着声音望过去,只见马蹄扬起的烟尘遮住了半个天空,一支队伍打着彩旗吹着号角敲着锣鼓浩浩荡荡地直奔柳庄而来。

继续阅读:第7章 后宫森森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南郭外传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