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燕国历险
红心不老杨2015-10-25 03:283,147

  柳下聪了解了苏代向齐缗王提的建议,要派人到燕国去说合沟通以后,心下就有些动了。动什么呢?他毕竟是燕国人啊。家乡的情景、亲人的面容哪里是那么容易就忘记得了的呢。虽然在齐地生活了三十来年,可那家乡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还时常出现在他的梦中。虽然自己的亲人已经全部离世,但却无时无刻不在他的思念之中。即使在柳庄与无盐女有过要在此地了此一生的想法,即使是后来当了国师当了相国在档案里填写的籍贯都是大齐国临淄县鸡冠亭柳庄,但他的内心总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真正的齐国人。他的燕国情结家乡情结平素间是不会轻易表露出来的,所以这么多年了,除了无盐女也就是那个已经作古的钟太后之外,再没有人知道他是燕国人,再没有人知道他的家乡在蓟地。可一当人们提到燕国的时候,柳下聪总要显得关注一些,有关燕国的消息他也会更加的留意一些。苏代的这个想法就让他不得不心动。

  但是心动归心动,他可是一点儿也不敢盲动。想法归想法,外表上一点儿也不敢燥动。你把人家全齐国的人都瞒了,你把齐宣王齐缗王两爷子都瞒了,现在你要跳出来说自己是燕国人,说自己想家了要回去,你这不是没事儿找抽吗。

  于是柳下聪就在那里稳起,直到齐缗王为这事儿找他。

  齐缗王对他说:“我想了很久,隐士先生说的话有些道理。这场经济战要想早些结束,还得要那燕昭王发话。这么多年了,燕国人对我们的仇恨越积越深,随时都要想报三十年前的仇。而我们现在力量又不行,无论军事上还是经济上都经不住折腾。还是以和为贵的好。寡人一直在找这个能够担当重任的人,思来想去,还是爱卿你最为合适。不知爱卿是否愿意为我走一趟,为大齐走一趟?”

  柳下聪听了心中不由得一阵窍喜。但他并不喜形于色,还要假意推辞一番。他回答说:“感谢大王对我的信任。但我资历尚浅,能力也弱,恐难当此大任。况且我才从楚国回来,那燕国人知道我是去借钱与他们抗衡的,内心只怕是恨死我了,我去实在有些不妥。大王还是另请高明吧。”

  齐缗王也想到过他说的这两层意思,但现在齐国是人才贫乏,实在是找不出更合适的人来。于是齐缗王就说道:“爱卿尽可无忧。资历不深就正说明你与三十年前的事情没有关系。你的能力也是咱们大家伙儿都看到的,没得二话可说。至于楚国之行嘛,不是没有成功吗。如果齐楚联盟形成了,钱也借到了,他们恨你怨你还说得过去。现在无功而返,他们就没有理由找你的麻烦。”

  其实齐缗王说这番话多多少少带有一点哄孩子的味道。资历不深不一定就与三十年前的事情没有关系。能力强弱那也是因人而异。对你好的人、相信你的人就说你有能力很能干。不相信你的人、对你有成见的人,或者是不了解你的人,怎么也不会说你能力强吧。还有那楚国之行,不管你成功与否,你的目的都是指向人家燕国,成功了人家要恨你,不成功难道还叫人家感谢你吗。所以说齐缗王的这些话纯粹是屁话,细想不得。但是柳下聪不这样想。柳下聪觉得齐缗王的话说得真切,似乎是让自己再没有了推辞的理由,于是也就半推半就地答应下来了。

  一切准备就绪后,柳下聪就带着何用等随从到了燕国的都城蓟。

  还在柳下聪做着赴燕准备工作的时候,那个住在四旺大街茶楼里的苏代突然就不辞而别了。来的时候没有人知道,走的时候也不打一个招呼,真可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负责与他联系的何用还以为这个隐士回了泰山哩,其实他是一溜烟又回到了燕国,回到他的哥哥苏秦身边。柳下聪即将赴燕,他这个鼓捣齐缗王派人使燕的人就不能在千里之外的齐国作壁上观。

  在燕国都城蓟的城门外,柳下聪一行人就遇到了麻烦。负责检查的头目过来查看了柳下聪的证件,又抬头仔细看了看柳下聪本人,然后把手一挥,后边就上来二三十个手执武器的士兵把他们围了起来。何用上前去理论说这是咱们大齐国的柳相国,你们不得无礼。那个头目却说“等的就是这个柳相国”。说完就不由分说,把一行人带到了燕军总司令乐毅的营帐前。

  乐毅这个人打仗是一把好手,人也生得直爽豪迈,是那燕昭王得以依靠的股肱之人。但这人生性好战,用现在的话来说是个“鹰派”。观其一生,自他主持燕国军事以来,一直主张要报那三十年前被齐国攻破都城的仇。苏秦主张打经济战,乐毅一直就是持反对态度的。他相信军事力量,主张用刀枪说话。柳下聪到楚国去献殷勤作什么《楚国雄风》,要联合楚国对付燕国,那乐毅就对柳下聪恨之入骨,把他视为燕国的头号敌人。派出杀手滚龙刀刺杀不成之后,乐毅就在那里闷闷不乐。派滚龙刀过去是他的主意,行动失败了他当然脸上就没有光彩。没想到这个柳下聪却自己跑上门来了,那乐毅怎么会轻易放过他呢。一得到柳下聪要来游说的消息,乐毅就派人在必经之地的城门口守起,他要抢先一步把柳下聪弄到手,不让他与燕昭王见面。他怕燕昭王见到柳下聪之后被他说动而软了心肠,狠不下心来收拾齐国人。

  士兵们把柳下聪一行带到之后,乐毅就吩咐找个地方关起来再说。

  城里边的苏秦苏高参也在等柳下聪的到来。苏秦与乐毅不同,是个文人政客。从思想本质上讲,苏秦既崇拜孔子的儒家思想,也遵从法家的主张,他自己最为看重的是天人合一的行为标准。他认为天下之事都是人为的,人要服从天的安排。上天的安排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可以改变的是人本身。对任何一个诸侯国的人来说,国王也好,大臣也好,就是按照上天的意志行事的具体形象,这个形象很关键,他可以按照上天的意志行事,也可以偏离上天的意志。只要自己坚持上天的意志不变,那偏离上天意志的人也可以改变过来,按照上天的意志也就是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他的这一套在当时还真的很有市场,好多诸侯都信他这一包药,他还曾经耀武扬威地佩挂过六个诸侯国的相国大印。在齐国的事情上,苏秦一直就主张君子动口不动手,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个“鸽派”。他之所以发起了对齐国的经济战,其出发点是为了搞乱齐国高层的阵脚,从而达到改变他们对燕国敌视的态度,让齐国跟着燕国的意志,也就是跟着上天的意志转动。在经济战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时,他就把希望放到了即将前来的柳下聪身上。

  苏秦认为柳下聪能够从最初的拼死抗衡到楚国之行的败兴而归,再厚着脸皮到燕国来,本身就说明了燕国的强大,就说明了齐国人已无招架之力。那么在这个时候针对齐国的高层人物特别是象柳下聪这样处在相国位置上的人进行一番天人合一的工作,完全就有可能把齐国拉到燕国的阵营里来,为燕国的崛起和称霸而作出它齐国应有的贡献。所以苏秦就准备了一套隆重的接待方案。按照苏秦的接待方案,首先就是要对柳下聪以礼相待而不能有丝毫胜利者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态度,他要在一种相互平等的氛围下把柳下聪征服过来。

  一切准备就绪以后,苏秦在自己的官邸里等了好几天了都不见柳下聪和任何一个齐国的人到来。苏秦就纳闷了,他们要过来的消息不可能有误啊,齐国人再怎么着也不会给我们传这么一个假消息过来啊。是路途上耽误了吗,不应该呀,从临淄到这里早就该到了啊。本来心绪很好对接待充满信心的苏秦一下子变得有些等不及了,他派出了两拨人马出城去沿着临淄来的大路打探。打探的人回来说我们迎出去百十里地也没见到齐国的人啊,有路边的老百姓说看见齐国的人早在几天之前就过去了啊。

  苏秦就更加迷糊了,几天之前就来了可人在哪里呢。于是他又让手下四处打听,最后终于打听到以柳下聪相国为首的齐国代表团被乐毅将军指使的士兵押走了,具体押到什么地方不得而知。

  苏秦一听到这个消息就大吃一惊,人被乐毅截走了会是一个什么结果他心里不用想都会明白。那乐毅从来就不相信苏秦的什么天人合一的鬼话,甚至从来就没有耐心听你什么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胡说八道。柳下聪这一行人到了他的手里,他难道还会对他们以礼相待吗,他只能是刀剑伺候了。

  心急如焚的苏秦立马就朝宫里跑,他要尽快让燕昭王出面,把柳下聪等人从乐毅的刀剑之下救出来。

继续阅读:第101章 回柳家坳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南郭外传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