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面圣(下)
南珂一孟2015-10-25 03:372,799

  看着慷慨陈词的汉灵帝,孟昉默然无语。要说汉灵帝此话说的全是肺腑之言,孟昉还不敢相信。其中即便有六成真实,也会有四成拉拢之意。

  不过这对孟昉拉说已经足够了,至少汉灵帝说的全是实话。

  “景玄不用有何忌讳,如何与大将军打交道,一切如旧,朕只希望景玄凡事多为协儿考虑考虑就行了。”汉灵帝仿佛看穿孟昉心意一般,宽慰道。

  孟昉没想到汉灵帝还是有些头脑的,他自然是已经看出来如今朝中何进一家独大之势,仅仅依靠蹇硕的力量已无法与何进抗衡,如此才连番嘱咐孟昉,让孟昉保护的刘协的生命。

  不过汉灵帝不会想到,他驾崩之后。何进、何皇后兄妹的目标没有指向刘协本人,而是指向了刘协身后的董太后,汉灵帝的生母。

  史料记载,两宫太后争权,何进先收董太后之兄弟董重,免官,*其自杀。几日后,董太后也不明不明的死去,史称“暴崩”。“民间由是不付何氏”

  为了安定士人之心,何进二人自然不会再为难刘协。后来,刘协更是被董卓扶持为汉献帝。

  “陛下放心,臣即便肝脑涂地,也会保得协皇子周全。”这倒不是孟昉夸海口,也不是孟昉妄言。毕竟历史上,汉献帝比何进、何太后谁活的都好,后来禅位于曹魏,得以善终。

  故此,孟昉才大言不惭的开起了空头支票。

  汉灵帝闻言大喜,虽然不知道孟昉的话中有几分真情实意,但是此话无疑让汉灵帝安心不少。

  汉灵帝咳嗽一声,随手拿起一份奏折,递给孟昉道:“这是前两日,西河郡送来的奏章,你看看。”

  孟昉不敢大意,慌忙起身,趋步向前,双手接过。

  西河郡与太原郡连接,汉灵帝将西河的奏章给孟昉看,定然是有意为之。

  心中疑惑的孟昉当下仔细看了看,心中不由得一紧。

  奏章中所写之事,竟是黄巾余贼郭泰等起于西河白波谷,寇太原郡。不过看到后面,孟昉紧张的心情顿时缓和了不少。按奏章上所说,白波贼进入太原后,遭到并州从事高顺所率领的大军攻击,被歼灭、俘虏近两万人,丢下一堆尸体,又再次退回白波谷,转攻司隶部的河东郡。西河太守崔钧请求朝廷派兵清剿叛贼。

  “陛下莫不是要臣回去之后,整顿兵马,讨伐白波贼?”孟昉放下奏章,试探着问道。

  “不错!”汉灵帝点了点头,“白波贼若是进入河东,就极有可能威胁京师。我已令前将军董卓出兵河东,堵截白波贼。爱卿回到并州后,便会同西河太守崔钧端了白波贼的巢穴。”

  “此乃臣份内之事,自当万死不辞。”

  如今粮草充足,太原郡百业待兴,基本已经用不到并州军什么地方。拉到西河练练兵,也是好事。

  “有爱卿这句话,朕便安心了。到时,董卓从南往北攻,爱卿从北往南攻,两面夹击,定能剿灭白波贼。爱卿见到董卓之后,倒可以与他多亲近亲近。”

  与董卓亲近?孟昉瞪大了眼睛。与这大汉最大的破坏者亲近,孟昉还真得掂量掂量。不过,从汉灵帝的话中,孟昉也听出了一点眉目。董卓很可能是汉灵帝的人,或者说汉灵帝也曾将刘协托付给董卓过。

  这样便很容易解释为何董卓进入洛阳之后,第一件事便是换掉刘辨,将刘协推到皇位上。经过过太多尔虞我诈的汉灵帝,显然也在不停的为刘协寻找地方支持力量,按照汉灵帝的设想,内有蹇硕的拥护,外有董卓、孟昉等人的支持,对付何进自然不在话下。

  不过汉灵帝显然低估了何进的能力,外兵鞭长莫及,而宫内的蹇硕又根本不是何进的对手,刘辨登基自然一路畅通无阻。

  或许是今天话说的有些多了,汉灵帝突然剧烈的咳嗽起来。潮红的脸色突然变的有些惨白。汉灵帝颤巍巍的从身上抽出一个手帕挡在口前,却不想吐出一口血来。

  “陛下!”孟昉心中一惊,直接叫出声来。汉灵帝显然身体有痒,今日说了这许多话,已经超出了他的承受能力。历史上,汉灵帝便死于一年之后,看来他此时已然留有病根,时日无多。

  汉灵帝对孟昉无力的摆摆手,示意其退下,孟昉这才对汉灵帝稍一躬身,直接退出殿外,立刻皇宫的孟昉刚出了宫门,便看到典韦正在那里翘首以盼。

  二人交谈了两句,便转身朝驿馆而去。

  却不想刚走不就,斜刺里突然杀出一人,手舞长剑,刺向孟昉。只见此人年过五旬,身高不足七尺,形削瘦弱,出手动作却是极为洒脱。

  “小心!”典韦高喊一声,猛然推开孟昉。

  老者剑锋一转,身随剑动,全力刺向典韦。

  典韦面色凝重,连退五步,对方步步紧*,根本不给典韦拔戟的机会。仓促间,典韦已退到墙角。

  退无可退!

  只见典韦顺着老者的剑锋,斜身往下一倒,直接从老者*穿越而过。等老者转身之时,典韦已风驰电制般拔出双戟,更是反手刺向老者后背。

  老者剑若游丝,已然在典韦刺到身前时,挡在身上。

  长戟的尖刺“铛”的一声,刺到剑身之上,老者借力反弹开来,却又大笑着再次袭来。

  这次,老者的剑不再如刚才一般快如闪电,却是上下翻滚,身前闪过数百剑影,护在老者面前,让人分不请哪里是真哪里是假。

  要知这种剑法练之极致,看似都是虚幻的残影,但是若是接招之人有丝毫懈怠,便有血溅当场的下场。

  故此绝大部分人都会远远躲开,即便是同级别的对手。

  可是这些人中不包括典韦。

  好一个典韦,往身上一摸,顿时五枚短戟到手。典韦手一上扬,五枚短戟分别刺向老者身上不同部位。

  五枚短戟,在碰到剑影之时,皆是应声落下,无一伤到老者分毫。

  看得真切的典韦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手中长戟只插入剑影之中,却听得一声响,典韦的长戟与老者的长剑已然架在一处。

  老者满意的笑了笑,横削而过,*开典韦,闪到一旁。

  “师父!”孟昉旁边不远处,一人疾步走了过来,朝老者喊了句。

  来人俨然正是史阿。

  史阿的师父。

  孟昉心中闪过一声惊色,这老者岂不是大汉朝第一剑师,传说中而立之年周游各州,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帝师王越?

  “不错!小子,你的武艺天下间已鲜有敌手,却不是天下无敌,记住,用戟难,能用双戟更难,但最难的却是心如止水。”;老者抚须朝典韦说道。

  “多谢大师教诲!”典韦若有所思,朝王越拱了拱手。

  “大师,属下多有得罪,还望大师见谅。”孟昉朝王越施礼道。

  “无妨!”王越哈哈大笑道。“并州刺史孟昉,果真样貌不俗!史阿小子能交到你这样的朋友,也算是他的造化。”

  “大师过将了。大师若是看的起在下,在下请大师喝上几杯,如何?”

  “敢不从命!只是老夫还有事,刺史大人的酒还是先寄存下来,等我明日再去吃不迟。”

  “如此昉不打搅大师了,告辞!”孟昉也不多说,朝王越拱了拱手,又朝史阿拱手致意,便对典韦猛一招手,转身而去。

  望着孟昉远去的背影,王越满意的朝身边的史阿说道:“史阿,你要与孟昉打好交道,以为师看来,此人定然前途无量。到时,你我师徒都不愁官做了。”

  史阿无奈的摇了摇头,苦笑道:“师父,你都是天下间一等一的高手了,为何还那么想当官啊?”

  “谁说高手就不能当官了?”王越白了史阿一眼,独自往前而去。

  “好,当官!当官!师父,等等我!”

继续阅读:第144章 智者田丰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青史留名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