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全名:第十二回下南岩孙明远得真武入佳境
回京师陶仲文求云雨劝祭天
————————————————————————————————————————————————————————
上一回说到司马空侥幸胜了那殷云升,但索人不着便迁怒于他,欲取其性命,恰在此时,张三丰真人显灵退了众人。陶仲文本想责难司马空等人办事不力,正逢皇帝圣旨诏他回京请雨,只得作罢。
花开两朵各表一支,我们且回来说一说那小芝。小芝见司马空*得紧,念自己暴露孙明远行踪,内心羞愧无颜面见殷掌门,便跳崖寻短。无巧不成书,孙明远当时于那洞内修炼张无忌赠与的秘籍,突然听见有人大叫“张真人救我武当”,暗想莫不是武当落难。心到身到,孙明远脚下一动飘至洞口,见一身影正自上落下。孙明远细看那衣着分明就是小芝,于是伸手抓住身边藤蔓一抖,那腕粗的蔓藤如长了眼睛一般,追上小芝拦腰束了几圈,这边孙明远又是一抖手,那藤蔓牵引小芝回得洞口,孙明远一把抱住腰,见小芝已是昏迷,用手一探鼻息,呼吸均匀,想必是惊吓过度所致,便抱至洞内好生照看。良久,小芝醒来,一见孙明远坐在身边,便扑进他怀里,抽噎了许久方才哭将出来,显然已是悲伤至极点。
此时天色已是暗了下来,几束月光照进洞来,小芝抬头一看赶忙跑出洞外,一看天空繁星点点,便瘫倒在地,“大势已去!”兀自号啕大哭,孙明远见状心中也不是滋味,听得小芝哭声如此凄惨,更是揪心不已,恨不得插翅上得涯去与那陶仲文拼个鱼死网破,如今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想那《八荒六合机巧图》惹了如此多的是非,当今之世人心不古见利忘义,江湖上怕是要掀起更多的血雨。
两人一夜无话,兀自睡去。夜里子时,孙明远睡着正沉,忽听得四面传来诡笑之声,似又窃窃私语,转而一阵狂笑,孙明远惊得坐起身来,却见小芝正晃动自己胳膊,口中压低声音,“孙大哥,醒醒。”孙明远方知是梦,却是一头冷汗,低头暗叹一声。这才发觉周围透亮,如同万烛共燃,洞壁石纹依稀可见,忙一抬头,却见小芝正向自己使眼色手指洞中,便顺着她的指向望去。只见洞中水泉放出万道金光,那孙明远依然是睡眼惺忪,被这光直射立即感到眼睛刺痛,慌忙低头揉搓起来。许久,复又看去,这次看得真切,原来一束金光自水下射出,由于有活水翻动,使得光线折射照得洞内亮如白昼。孙明远慢慢靠身过去,小芝胆小伏在身后,只是拿眼偷偷观瞧。孙明远来到泉边,俯身瞧了良久,方才看清水下似乎躺有一把宝剑,那光正是从这剑身发出。于是探手去摸,只觉那水冰冷刺骨,血液几乎凝滞一般,孙明远咬紧牙关一把拽出宝剑,足有三尺来长。那剑一出水面,洞外山风呼啸,呼呼呜呜似群鸟受惊,藤蔓颤动,颤颤巍巍如临大敌。少时剑上金光一闪便消失了,洞外也随之陷入沉静。
孙明远细细查了那把剑,剑长三尺六寸,宽五寸,脊刚锋利,冷光泛泛,雕有五龙云腾栩栩如生,笔走细腻之风,再看剑柄长短适中手感十足,掌心处刻有“真武”二字,正是:南斩猛虎北斩蛟,真武一出天地摇,刃上精光冲日月,怒指九天试比高。
孙明远疑道,“不知是何高人的神兵利器。”
小芝向上一凑,惊道,“真武剑?”复又凑将过来仔细端详,道“确是真武剑无疑。”
孙明远不解,“什么真武剑?端得是真武剑又如何?”
小芝道,“孙大哥有所不知,这真武剑乃我武当神物,武当张真人凭此剑遍历江湖,屠杀妖魔无数。据说此剑是玄武大帝羽化升仙所留之物,玄武大帝本名真武,故称之真武剑。”
孙明远恍然大悟,这定是张真人置剑于此。此处乃武当生气根源,是对妖孽邪灵敏感所在,真武剑夜半子时金光焕发,定是感知这江山龙脉有动,天下阴阳不均,想必世间正气泯灭妖孽横生。想到此处,又想起陶仲文魅惑世宗以方术,致使天朝废纲,山有异,心底恨意顿生。
小芝见孙明远愣在那里,又说,“真武剑陈此多年无人问津,如今天下动乱,北有俺达虎视眈眈,沿海倭寇伺机作乱,此外患也;内有严嵩贪污弄权,陶仲文妖术蒙圣,此内忧也。内忧外患,皇帝老儿却坐想富贵,不图国计民生,恐大明国运已不久矣。真武剑必是感知沧桑有变,才于此金光以警世人。”
孙明远惊诧不已,一个弱女子竟懂此道,这一番言论与自己想法不谋而合,遂问道“如今作何计?”
小芝说道,“真武剑乃真武大帝所有,张真人也曾仗剑游天下,除暴屠妖,时值元朝没落。如今孙大哥应效仿张真人,于这国势衰落时仗剑云游还世间公道,除天地妖灵。”
孙明远善而从其言。
第二日,小芝起得身来,称饿得慌,孙明远这也发觉腹中空空,可是这上不得上下不得下,本指望殷掌门二次下来送自己上去,如今也是无计可施。
小芝遂于洞外查看情形,见得洞前三块石碑,俯身望去。孙明远见了,笑道“这三石碑所言无物,盖俗人相戏耳。”
小芝看了,“此乃张真人修道真言三则,我辈自是不懂其中玄机。”说完便出得洞去,只见面前雾蒙蒙,风渺渺,上下尽头消失于浓雾之中,不知高深,四围之面混沌不着边际,让人置身九天青云之上。又见了洞口蔓藤无数,查看了一番,心中便有计较。
入洞进去,正见孙明远趴在石碑之前双眉紧锁,便说,“勿在思量他,我已记在心间,待填饱肚子再细探玄机。我见那藤蔓足有腕粗,数量众多,想必不是扎根岩上,而是根于底谷攀爬上来,你我将其缠结于石碑之上,顺藤而下即可。为确保万一,我们也可身负数根蔓藤,若长度不足,也可于绝处衔接。”
孙明远听罢抚掌妙赞其言,遂着手准备。
那小芝虽然智谋有余,胆色却是不足,于那山崖之上也纠缠良久,也算是上苍开眼,两人双双下得谷底。
只听得山鸟啼鸣,清脆悦耳;合抱粗木,触目皆是;青草氤氲,遍地丛生;水流匆匆,远近可闻;满目的原始荒态,郁郁葱葱,怕已是千年无人惊扰。
二人皆看得目瞪口呆,也不敢妄自声张,便相互搀扶走进去。只见:灌木匆匆遮小径,果实累累压枝头,鼠蚁妄自穿梭见人不避,蛇蟒游于草木遇人不惊。孙明远欣喜有如此仙境却也是个修炼的好所在。
孙明远便扎根南岩谷底,借那谷下仙境修炼,小芝也勤于家内之事,也过地逍遥。然而两人同病相怜,遭遇何其相似,常相对凝噎,却均独善其身,不曾越雷池半步。
却说陶仲文受诏回京祈福请雨,途经燕赵之地,仪仗过保定时,刘治琼于街上看得一道人极是眼熟,便策马去追,那人回头一看惊呼一声,立即拔腿疾走。那刘治琼眼见就要追上,便急急策马,直感觉阴风习习冷雾蒙蒙,却再也近不得半步,暗暗吃惊这是什么妖法。于是勒住丝缰,再看去,只见那道人竟回头作出鬼脸,刘治琼这才看得真切,正是玉泉山召请六甲神人者,刘治琼低首思忖,这道人年纪轻轻竟能深谙《六甲天书》的“缩地法”,着实不简单,这时又听得,“我乃茅山道人至灵是也,有本事就捉得我回去。”刘治琼再去看时已是不见人影,长叹一声调转马头回去。
陶仲文问何事弃驾而去,刘志琼便俱言此事。陶仲文也是长叹一声,言道,“如能为我所用,何愁大事不成,留下二百兵丁,定要活捉此人。”
陶仲文回得京师面见皇上,世宗朱厚熜急忙问道,“此次密访,可有收获?”
陶仲文扑身下跪泪眼婆娑,“小道辜负皇上厚爱,特来请死。”
朱厚熜哀叹一声,又说道,“快快请起,如今多处上表,久旱不雨,烦劳先生拜神请雨。”
陶仲文复又笑道,“皇上勿忧,此小技耳。”
择日,陶仲文令取东南方赤土筑坛,方圆二十四丈,三层九尺,第一层插二十八宿旗:东方七面青旗,按角、亢、氏、房、心、尾、箕,布苍龙之形;北方七面皂旗,按斗、牛、女、虚、危、室、壁,作玄武之势;西方七面白旗,按奎、娄、胃、昴、毕、觜、参,踞白虎之威;南方七面红旗,按井、鬼、柳、星、张、翼、轸,成朱雀之状。第二层树黄旗六十四面,按六十四卦,分八位而立。第三层用四人,各人戴束发冠,穿皂罗袍,凤衣博带,朱履方裾。前立两人,各手执长竿,束之一鸡羽;后左立两人,分别捧宝剑、香炉。坛下二十四人,各持旌旗、宝盖、大戟、长戈、黄钺、白旄、朱幡、皂纛,环绕四面。
陶仲文斋戒五日,沐浴更衣,身披道衣,跣足散发,上台祷祝:田畴龟坼,旱魃为殃,群黎虔祷共奔忙,禾稼苦遭伤,祈沛琼浆,徧界获清凉。然后持宝剑作舞,口中默念:关伯风火登渊庭,作风兴电起幽灵。飘诸太华命公宾,上帝有敕急速行。收阳降雨顷刻生,驱龙掣电出玄泓。我今奉咒急急行,此乃玉帝命君名,敢有拒者罪不轻。急急如律令!
一日三次,连祷三日,却依然不见风动,谈何云雨。
世宗连日不见动静,便于朝堂之上质问陶仲文缘由。
陶仲文上言,“此次请雨未遂,非小道祈雨不力,乃上苍不知皇恩浩荡,皇上当登泰山上表苍天大祭天下。”
时任内阁首付严嵩也进言仲文所言极是,言皇帝应早日大祭解百姓于水火,而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徐阶却反对,进言,“此举劳民伤财,加之路途颠沛,来回舟车劳顿,有损皇上龙体。”严嵩回头目斥那徐阶,徐阶忙低头退回不再言语。
皇上长叹一声,“仲文请择吉日,来日大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