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一只钢笔(2)
支凡连木2015-10-25 03:012,128

  周敏芝跟马少岭透露大中专招生开始了这个消息的当天中午,公社广播站就播出了报名通知。凡三十岁以下的在乡、下乡、回乡知识青年,无历史和现实问题,都可以到大队报名,参加大中专招生推荐保送。沙河三大队负责报名登记的正是周敏芝本人。一个下午的时间,有二十多名下乡、在乡知识青年报了名。第二天一早,马少岭把写好的作文交给周敏芝,周敏芝跟马少岭说,名单已经交给了大队书记董国才,董国才说大队党支部要研究,确定往公社报的人选。马少岭问周敏芝:“你估计谁会过了这第一关?”周敏芝说:“如果往公社推荐一名,你的可能性最大。在沙河公社的年轻人中,名气数你大。这一点连董国才也不得不承认。如果是推荐两名,咱俩的希望最大。毕竟我有一张高中毕业文凭。咱们村,还只有我有这么一张文凭。”马少岭说:“可以肯定,就是推荐一名,也是你了。你不管是咱们村学历最高的,还是全县最年轻的党员之一。政治条件,你占着优势呢。”周敏芝说:“不管怎么说,你上去,我上去都一样。”马少岭在心里说,那怎么会一样呢?你要是上了大学,我留在沙河,将来你就是国家干部,还能与我这个庄稼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吗?但只是他在心里这么想,嘴上不能这么说。他跟周敏芝说:“先祝福你!”周敏芝说:“一样,我也祝福你。”

  第二天晚上,董国才召开沙河三村全体社员大会。在讲了当前沙河三村的革命和生产形势、对搞好秋收秋种提出了要求之后,他说:“最后,跟社员同志们通报一件事情;今年大中专招生开始了,我们大队报名的青年有二十三人,这些同志都很优秀,都有上进心。但是,今年大中专招生政策与往年不同。往年,谁上了大学上了中专,毕业后就到城市里工作,就成了城里人,最不济也是分到县城。今年的政策是社来社去。啥叫社来社去?就是从农村走的,毕业后还回农村。上学总是要花钱的,上三年学,少挣多少工分?少挣多花,这是一件很不划算的事情,是吃亏的事情。古时候有个姓范的老先生说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们共产党人,更应该有吃亏在前的精神。吃亏的事情不能让老百姓来做。所以,大队党支部决定,推荐刘章法同志作为大专生候选人。”

  董国才话音刚落,会场就嘈杂起来。有个下乡知青大声喊了起来:“既当婊子又立贞洁牌坊。我们也要做吃亏的事情。”跟着有人喊:“我们也要做吃亏的事情。”

  马少岭没有喊。他虽然没有预料到刘章法会被推荐上去,但预料到自己不会被推荐,因此,并不像那些下乡知青那么冲动。他所担心的是周敏芝。周敏芝对这个名额看得太重了,她太自信了,太高看自己了。大队党支部的决定,或者说董国才的决定太出乎她的预料了。她能承受这样的打击吗?马少岭朝不远处的周敏芝看去,因为光线暗,看不出她的表情,但马少岭可以断定,此时此刻,在全场几百人中,周敏芝的心情是最低落的。

  刘章法坐在角落里。董国才宣布的事情,在他报名之前他心里就有数了。听到公社广播站的广播后,他去了董国才家,跟董国才说他要上大学,董国才说那你就报名。刘章法说可村里那么多下乡、在乡知青,报名的人肯定不少。董国才说,就是有一百个报名的,他们是党员吗?就算他们中有党员,他们是团支部书记吗?你的政治条件在这里摆着呢,谁能跟你比?刘章法就有了底。那天开会,他之所以坐在角落里,就是不想让人们注意到他。没想到董国才刚说出要推荐他上大学,会场就有了那么大的骚动。刘章法正担心董国才无法收场,却见几个警察走进了院中,一个警察对着董国才耳语了一番,董国才喊了一声:“刘章法,刘章法在哪里?”

  刘章法应了一声:“在这里”,从角落里走到前面,问董国才:“董书记,有事?”董国才指着身边的警察对刘章法说:“这几位同志有事情找你。”

  刘章法被警察带走了,董国才宣布:散会。

  出了大队院子的人们相互询问:“刘章法怎么啦?警察为什么带走他?”

  周敏芝想到了前几天在街上遇到刘章法时他的狼败样,还有前两天警察曾经来大队部,让她带着他们去找刘章法的事情。当时她没敢问警察找刘章法有什么事情。今天,警察带走了刘章法,他会不会出了什么事情,如果他真的出了什么事情,他还能被推荐上大学吗?

  一年之前,燕白县团委与县委宣传部联合举办了一场全县青年演讲大赛,以“青春奉献”为主题,各公社、厂矿先预赛,选出优秀选手参加全县的比赛。沙河公社被推荐到县里参加演讲的是刘章法。团县委给每个参加决赛的选手都准备了一个奖励品——一支英雄派钢笔,并在每只钢笔上刻了“燕白县首届青年演讲大赛”的字样。那时候,谁能拥有一只英雄牌的钢笔,绝对是身份的象征,更何况这只钢笔上还刻有代表荣誉的字。刘章法以拥有这只钢笔为荣,特意为这只钢笔配做了两件带兜的的上衣,不论是出门还是在家,都把那只钢笔别在衣兜上,还时常把钢笔拿出来跟人显摆:“这是县委宣传部和团县委奖的!”

  刘章法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会倒霉在那只钢笔上。那天,惊慌之中,他被高粱地里的藤子草绊倒,失魂落魄地跑了出来,根本没有意识到他心爱的钢笔已经掉在了高粱地里。待回到家,洗弄脏了的衣服,才发现钢笔已经不见了。回想几个小时的经历,料定钢笔十有八九是丢在高粱地里了。有心想回去找那只钢笔,又担心说不定会因此惹出不必要的麻烦来。权衡利弊的结果是那只钢笔不要了。

继续阅读:第17章 一只钢笔(3)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谁在背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