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广的计划被本国的商人打乱,被子坤强行命令一个月内结束战事。也只能无奈的赶到前线,开始准备大战。虽然在他的内心中一直坚信,时间拖下去,第一个垮掉的肯定是龙国。但皇命难为,如今也只好硬着头皮上了。
经过十多天的赶路,宁广终于赶到了中军大帐,还来不及休息,便将徘式叫到帐中,询问情况。”
“首辅,末将这几日一直派出小队骚扰,但敌军没有任何开拔出来的迹象。所以末将也只能按兵不动。”符金被革职后,徘式作为天甲军的主将,还接受了符金留下的部队。虽然子杰这次没来,他的五万卫队也留在了中都。辰国在前线的总兵力仍然有六十八万,而且现在全部在徘式的麾下。
“恩,徘式。你立刻命令所有千人队长开始收紧队伍,停了这段时间,该收收心了。”
“领命。”徘式说完后走了出去。
大帐内剩下了宁广一个人,十年来,他的脸继续苍老着。四十多岁的人看上去比子坤还老,不知道的人听到宁广说自己的年龄绝对不会相信。
他看着挂在墙上的青龙关地图,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想了许久后,他突然拿起桌上的茶杯狠狠的摔在地上。门口听到动静的卫士立刻冲了进来,然后被一声“滚出去“又骂了出来。
青龙关关城里的将军府,石远得到了展恒天传来的辰国动态,他看着看着,突然说道:“子坤要宁广一个月内结束战斗,你们说他是一下子将六十万大军全部押上呢?还是一点一点的来,连续攻击?”
“将军,我认为他们不会一口气全部押上。自古以来,但凡攻城冲关,人多是占优势。但结合目标的大小,人数到了一定的临界点后,在多也没有了意义。我青龙关左右都是绝壁,关城城墙两百多米,算上左右两翼的辅墙,最多不超过三百米。上次敌军十万攻城已经很拥挤,才被突然的山崩砸的尸骨无存。”说话的是一位偏将,出于保密的需要,石远和范云龙并没有公布安排在自己人头顶上的那些奇兵,所以几乎所有不知情的官兵都认为是天助龙国,让东梁山山崩。
“将军,宁广既然得到了子坤下的死命令,我想他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的进攻。六十万一起压上,不停顿的攻击我们的城墙,也是有可能的。”另外一个偏将补充道。
“呵呵,从宁广出发那天开始算起,到今天已经是半个月了。也就是说,就在这几天里宁广一定会向我们发起攻击。但不管他们是白天攻还是晚上偷袭,不管是攻一天还是攻半个月。我们该准备的都已经准备好了,城防也昼夜不停的运作着。现在讨论这个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各位应该让所有的士兵都警惕起来。休息了一个多月,也差不多了。至于我,还真的希望宁广全军压上。“听了两个手下的意见,范云龙慢悠悠的说道。他心里明白,经过那么长时间的建设,山顶上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弹药”,一旦敌军全军押上,那将是绝对让敌军刻骨铭心的回忆。
“范将军的意见我赞同,大家从现在开始,做好战斗准备。应付随时而来敌军。”石远当然明白范云龙的意思,只有敌军人数多了,他们在山顶上的努力才会震撼人心。
龙国在猜测宁广到底准备怎么打,宁广自己也在纠结这个问题。在琢磨了几天后,还是拿不定主意。但随着子坤的手谕送到,他明白时不我待了。于是将所有的高级将领召到了大帐,开始商讨。
“各位,皇上的手谕大家也看到了。距离我离开都城,已经二十天过去了。皇上说最多还有十天,要我等一定要攻下青龙关。各位,现在时间不多了,你们有什么看法。”在出示了子坤的手谕后,宁广问道。对于他来说,其实最好的办法还是围而不打,消耗龙国的经济,*敌人东出后主动决战。这个办法不可谓不好,也绝对是智慧的战法。但自己还是被眼中只有一个钱字的商人们搞的无可奈何。
“首辅大人,上次一战,我军被天上的巨石打的折损十万。末将曾经怀疑过是敌军在高处抛石,但后来末将带人尝试过爬山。可惜,周围漫长的山脊线,没有一处可以攀爬。所以,弟兄们都认为上次是意外的山崩。至于战法,末将还是建议以上次符金将军的阵形出战。”说话的是原天乙军的将领,上次交代了十万将士后,天乙军上下都纷纷不平。
“首辅大人,末将认为我军人数绝对占优,但攻城不利于本方也是事实,所以末将建议夜里偷袭。”
“末将认为夜里很难作战。”
“末将觉得可以一试。”
“末将觉得倒不如六十万大军一起压上。”
一时间,将士们纷纷发表着自己的意见,让宁广头痛不已,他狠狠的拍了一下桌子,怒声呵斥道:“闭嘴。”那张提前衰老的脸看上去无比狰狞。
这一来,霎那间安静的蚊子飞都听的清清楚楚。
宁广见众人消停了,便说道:“大战在即,吵吵嚷嚷的像什么样子。徘式,你说。”
“回首辅大人的话,末将从三个方面发表下自己的意见。首先,谈天时。现在的天气已经进入了酷暑期,如果午饭后进攻,必然会顶着“毒日头”,对于我军来说,非常的不利。再谈地利,青龙关易守难攻的事实注定,如果单单采用常规战法,恐怕无法攻破。最后谈人和,这是我们唯一的优势。我们两倍于敌军的兵力,对方也不会不知道。所以,末将建议从深夜开始,以十万人先行进攻。其余六十万主力全部秘密压上,天亮后采取猛攻。”徘式不亏是四方名将之一,心里早就有了这些话,只不过留到最后说比较好。
听到徘式说的话,在场的人除了宁广之外,都忍不住倒吸冷气。因为徘式的战法来说,这无疑是以命换命的打法。首先,夜里的那十万偷袭的部队将面临敌军的疯狂打击,而本方的弓箭手却因为光线问题很难反击。牵制住敌人后,全军六十万前压,徘式要的效果最好是当天一亮敌军看到自己红色盔甲充满了他们的视线后就害怕的崩溃,立刻投降。但他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当六十万人发起冲锋后,仍然会遭到敌军的打击,何况对方还有三十万主力压阵。
“徘式,你说的战法有考虑过我们的损失吗?”在表示还要考虑下之后,留下徘式,让其他人离去。见众人都退下了,宁广问起了徘式。
“首辅大人,这是没办法的办法。根据末将得到的情报,敌军除了青龙关三十万人外,主力部队还在深山大营始终未出。末将说的这个办法,虽然很残忍,但对于时间紧迫的我们来说,是唯一的办法。如果想上次那样的打法,就算爬城成功,很难说会不会再次被压制。只有把全部的力量扑上去,才能冲垮敌军的防线。何况,现在天甲军的情况,末将非常清楚。如果能够打下青龙关,末将有能力以二十万守住敌军的反扑,到那个时候,雄关在握的我军完全可以调集中都卫主力大军西进,消灭龙国。”徘式幽幽的说道。
“徘式,我明白。但你有没有考虑过,如果再次山崩,会是什么样的局面。?”宁广也对上次山上滚下的巨石心有馀悸。
“大人,末将不相信什么天理命数,只相信实力。东梁山如果要崩,一个月早就崩了,绝对不会每次我们进攻的凑巧的崩。至于人力登山,末将以前出任西北军主将的时候便知道,在东梁山的两面,地势环境是一样的。我们这边是绝壁,对面也一样。所以,末将不会在想着上次的事情,只求尽快攻陷青龙关。”徘式作为昔日西北军的主将,坐镇过西北大营。如今更已过了知天命的年龄,他当然不相信什么老天不让辰国进攻一类的瞎话,更不相信龙国有能力爬上“西面的绝壁”。
“拜见大人,皇上特使到。”随着卫士的通报,宁广有些不理解,为什么一天内连续送了两份子坤的手谕过来。
在挥手示意后,帐外走了一个年轻的武将,他见到宁广后行礼说道:“末将中都卫禁军指挥使梁达参见首辅大人。”
按照惯例,皇帝要传什么手谕给不在中都的大臣,都是派内侍前往目的地传达。但这次怎么会是中都卫的禁军指挥使来送。难道中都发生了变故?
随着宁广的犹豫,梁达说道:“首辅大人,可否禀退众人。末将有圣上密旨传达。”
听到密旨两个字,宁广明白了为什么是梁达前来,他挥手让包括徘式在内的所有卫士退到帐外,当帐内只有他们两个人的时候,宁广跪了下来,沉声说道:“臣宁广接旨。”
梁达从怀中举出了一个竹筒,上面有火漆密封,还盖着子坤的私人印章。交给宁广后,梁达也自觉的退了出去。
宁广拆开后,取出一张白纸,上面是几行子坤亲笔撰写的话。子坤写道:“宁先生,朕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太子虽然三十有加,但无法让朕放心。此次青龙关之战,无论胜负如何,请宁先生全身回到中都。朕绝对不会责怪。将来的九洲属于年轻人,太子将是即龙国展恒天后又一位新君。如果此次战胜,宁先生暂时不要西进,但我辰国平稳过渡后在做打算。一旦战败,请宁先生主持和龙国修好事宜,朕哪怕不在了,也会提前知会太子。为了辰国,以后还要靠宁先生全力辅助。子坤谢了。
宁广不知不觉的落下了两行泪,很明显,这是子坤的托孤信。令他动容的不但是子坤依旧对自己信任有加,甚至超过了他的几个兄弟和两个儿子。更触动他的是,爱子心切的子坤放下了君主的身份,将自己的孩子托付给了他。这种家的温暖,在宁广的记忆力只有短短的一年而已。
在向着东南方向的中都城深深的叩拜后,宁广起身来到桌案前,拿出一张白纸上,用力咬破了自己的手指,用鲜血写上了四个字“万死不辞”,然后封进竹筒,盖上自己的私印走出大帐。
此时的宁广,已经恢复了冷酷绝情的面容,他将竹筒交给了梁达回去复命后,对一直在门口等待的徘式说道:“皇上密旨我等立刻开始进攻,擂鼓聚将。”
决战终于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