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国中都城,一直以来便是九洲大陆的政治中心。无论是昔日的轩辕王朝、天朝还是如今的辰国,一百多万人口的中都始终是一片繁荣之极。
凭借着地理优势,无论是龙国还是越国或者川国的特产中都这里都有,甚至是可以看到来自更远的地方的商人在城内贩卖着当地的特产。每到月初,中都城中心的无极广场便热闹无比,人头攒动。贵族和百姓都争相前去,挑选自己心怡的东西。
不过,七月初一这一天,无极广场冷冷清清,平时人挤人的场面消失了。只有十几个商人摆着滩,上面的货物吃的明显不新鲜,用的明显不新奇。生意实在是门可罗雀。不但是无极广场如此,中都城内一些专门销售各国特产的商店也悲惨不已。
位于左相府的一家商店内,一个伙计吃完午饭后来到柜台旁边,无聊的拨动着算盘,像这样的日子已经过了好多天,不知道还要过多少天。实在是无法忍受。
“小三,今天还是这样?”一个老人从后门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几个家仆。
“老爷好。额,是的。今天有几个人上门说要批发一些晶石,但您也知道,我们实在是没货了。所以生意就。。”小三是这个伙计的名字,而进来的明显是这家店铺的老板。
“我知道了。你去把仓库盘点一下,看看我们还有没有存货。要是一点都没了,就暂时歇业吧。开着反而闹心。备马车,我要去见左相大人。”店铺的老板似乎是无可奈何,准备去找左相抗议。
对于辰国来说,商人的地位是很高的。很多本来就是贵族,他们不但自己赚着大钱,还给辰国带来了很高的税收。所以负责民生民治的辰国左相邵奇向来是很待见这些商人的。他一听到辰国最大的商人刘谂到了自己的府邸,便连忙放下手头上的事,赶到了会客厅。
“邵大人,这日子还让不让人过了。自从战事一起,青龙关不说,越国也将白虎关关闭。玄武关和朱雀关虽然开着,但川国和塞北的商人也不来中都了。每天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刘谂就是刚才巡视自家店铺的那个老板,作为辰国建国后涌现的商潮里最大的商人,龙国,越国,川国,甚至是更远的摩罗,南北竺,东瀛,新罗等都有他的店铺和人手。平时四面八方的货物涌向了他在中都的总店,换来的是巨大的利润。所以,辰王子坤亲自提笔为他撰写了“第一商人”四个字。如今,不在乎什么政治的他一上来就是牢骚一通。
“呵呵,刘兄,刘兄,你别急,来喝口茶。老哥我当然知道你们的难处,但现在是国家的紧急时刻,大军在青龙关打仗,忍忍吧。”邵奇例行公事性的安慰道。这句话,他每天都要说上十几次,经常是送走一个商人,又来一个商人。身为左相,邵奇平时没少得到他们的照顾,自然客客气气。
如果说其他商人听到这句话,多少给邵奇一点面子,最多发一发牢骚。但刘谂不干了,他端起了茶杯,喝了一口茶后说道:“邵大人,有句话我本不应该讲,但我家大业大,没有生意还要给手下发饷银。本来作为辰国的子民,国家战事一起,自然应该为国家分忧。但对于我们做生意的来说,一旦压力过大,迟早会不堪重负。你看首辅大人,几十万大军打一个青龙关,一个月了,半根毛都没捞到,还陪上了十几万士兵,这个还不是重要的,据我所知辰国有很多小商人已经被压垮了,纷纷歇业了。如果前方一直和龙国这么耗下去,我们都顶不住了。到那个时候,我们除了歇业,还能做啥?”
“刘兄,听我说。这次发兵,是首辅大人亲自向陛下请的旨,而且太子殿下亲征,就算我身为左相,在朝堂上也很难说啊。”见到刘谂越说越激动,邵奇连忙安慰的说道。
“哼,左相大人,我们没什么关系,最多回老家。这辈子还是吃穿不愁,到是国家会因此损失数不清的税收,就算几年后打下青龙关,也怕是得不偿失啊。”刘谂看到邵奇又拿出这一套打发人的话来,便冷冷的说道。
邵奇怎么会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辰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商道的繁荣,一旦战事无限制的拖下去,国力自然会收到冲击。何况他看到的战报,一点都没有自己的军队可以攻下青龙关的迹象。所以,听到刘谂这句话后,他陷入了沉思。刘谂也不说话,就这么看着他。
也不知道是过了多久,邵奇内心好像决定了什么,他抬起头对刘谂说道:“刘兄说的有理,国内的商人受苦,作为一国之相,我确实有责任。明天朝堂上,我就会像陛下进言,争取让他命令首辅大人快点结束战事。不过,刘兄可否帮我一个忙?”
刘谂认定邵奇想到了什么办法,便听了邵奇说出那个办法。然后两个人商谈了很久,一直到天黑,刘谂才匆忙离去。
第二天,当众多辰国官员来到了位于皇宫的朝堂后,子坤带着太子子杰一起来到他们面前。
子坤的身体看上去不怎么好,这也就是子杰和宁广放下战事赶回中都的原因,这些日子,子坤一直让子杰摄政临朝,想让这位辰国的后继之君尽快适应朝堂的气氛。今天也不知道吹了什么风,子坤亲自带着儿子上朝,这对于邵奇来说,到是个好机会。
“皇上,您龙体欠安。要多加休息。”辰国的官员们看到了气色不太好的子坤,便齐声说道。
“没关系,朕一时半会还死不了,众臣有何要事要奏。”子坤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然后问起了朝事。
“启奏父皇,儿臣和宁大人商议过,在过几天,儿臣和宁大人就返回前线,争取早日攻下青龙关。”就站在子坤旁边的子杰首先说道。
“启奏皇上,臣以为太子殿下说的有理。虽我军第一次进攻效果不佳,但天甲军这些日子以来一直在商讨进攻策略,初见成效。臣认为,战事可以重启。”宁广见子坤看向自己,便回道。
“启奏皇上,臣有要事相告。”邵奇见战事又想重启,不得不站了出来。见子坤点头,便继续说道:“皇上,臣身为左列丞相,执掌我辰国之民生民事。自五月来,龙国将青龙关关闭、越国将白虎关关闭、川国和塞北的商人也不敢轻易进入玄武朱雀两关,来我辰国做生意。直接的后果就是我辰国现在商道萧条,就拿中都来说吧,有不下三十位贵族商人都到臣的府邸抱怨,他们都说库存见底,生意惨淡。在这样下去,他们只好歇业关门。臣怕会对我国经济造成创伤啊。”
“邵大人,你的意思是叫我们罢兵?你别忘记,龙国在青龙关的保护下已经变的越来越强。在这样下去,到时候龙国就会威胁到我辰国江山了。”宁广冷冷的说道。
“首辅大人,臣负责执掌民生民事,让国家国库里有钱,国泰民安,兵强马壮是臣应该做的。但臣也没忘记自己是个辰国人,太子殿下和首辅大人亲自带领大军出战,也让下官发自内心的钦佩。但是,商人们眼中,政治、军事比不上一个钱字。就拿昨天来说吧,本该是初一大集,却没有什么人去。百姓们虽然面上不说,实际的生活或多或少收到了影响。”邵奇看到宁广没说什么,便继续说道。“所以,臣万不敢提损我国威的罢兵之事,只是希望陛下尽快下旨,早日决战。一旦战事结束,商道恢复。我中都又将恢复平静。”
“启奏皇上,臣赞同。臣昨晚收到了以刘谂为首的十八位大商人的联名信,希望臣递交给皇上过目。”中都城主田毅出列后,将一份信函递交给了子坤。
刘谂作为商人,不但和邵奇田毅等人关系密切。就算是子坤也对这位纳税大户有所耳闻。他拿到刘谂的联名信后拆开看了看,上面大致就是辰国与龙国正在大战,作为辰国百姓本不应该对国家政事指手画脚。但由于战火,让商道闭塞,不但他们受到了很大的损失,连上交给国家的税银都减少了不少。一旦拖的更久,伤了元气便很难恢复了。所以,他们请求皇上尽快去龙国决战,无论出人出力,他们在所不辞,只求尽快结束战事恢复商道。
子坤仔细的看完后,觉得也不是没有道理。虽说国库充实,兵强马壮的辰国还不需要这些商人出钱打仗,但对于他们话中表达的忠心,子坤还是很受用的。满意的点了点头后,他慢慢说道:“我辰国开国十年,国泰民安。这些商人功不可没,如今他们请求与龙国决一死战。朕也颇感欣慰。对于商道之闭塞,经济之损失,朕也看在眼里。为了给百姓们一个交代,首辅,朕升你为指挥使,立刻出发,一个月内结束战事。至于太子,朕的身体自己明白,就留在朕的身边,多加学习吧。”
子坤这一说,让宁广苦不堪言。他之所以留在中都不急着再次开战,除了他无法破掉青龙关诡异的防守外,更重要的因素是想借此打击龙国的经济。青龙关封闭后,辰国损失大,龙国也不小。拖下去,说不定就可以让青龙关守军东出,到那个时候,没了天险的龙国军队将不是自己的对手。没想到,龙国一口气憋的好好的,自己后院着火了,没想到皇上对于商道居然那么重视,让自己一个月内结束战斗。虽然没说胜负,但作为辰国十年第一战,不见得输着回来。
于是在一片“皇上英明”中,宁广无奈的说道:“臣一定不付皇明,一月内结束战事。”
听到宁广这样说,邵奇心中的石头落地了。他可以向刘谂等人交代了。
第二天,无奈的宁广便离开官邸,前往青龙关前线。
当商人们“*宫”决战的消息传到玄城后,展恒天兄弟三人对视一笑,当初展恒天想到青龙关封闭时对于本国的经济影响的时候,孟浩在纸上写下的那句话便是:中都城的商人一定是第一个沉不住气。
所以,一边在税收上安抚自己国家的商人。一边等着中都城的动静。如今,事情的进展完全被孟浩预料到了,接下来就等着宁广冲上来,和石远决一死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