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神州故地,广袤河山,万万年来,自这片神秘的土地上孕育出无数神话传说,多少岁月,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
而关于那些长生不老,永生不死的传奇,更是被无数人所向往。然则,世人皆有一死,天道中的自然规律,终是无法逾越。无奈,世人终究是向往长生之道。于是,添为万灵之长的人类,凭借着一代代聪明才智之士,前赴后继,终生不辍,于长生路上,苦苦钻研。时至今日,虽然没有得到使人类真正不堕轮回,永生不死的方法,却有一些修真炼气之士,参照天地造化,以凡人之身,掌握强横力量,借助各般秘宝法器之力,竟可震撼天地,有雷霆之威。而一些得到高深的前辈,更传说已活数千年之久而不死,世上之人以为得道成仙。
然这些人毕竟有别与神仙,更不同与凡人,为了加以区分,便有人开始用“修真者”来自命。遂,三两个功法相通而道亦相合者,聚集到一起,找一处或洞天或福地,建立起自己的势力门阀。并逐渐完善自己的练气功法,乃至以后广收门徒,也可谓传道授业。于是,由此以往,引发了一场修真的热潮,数千年来,使得神州大地上流行着无数的修真门派,各有不同的神奇。
然则,所谓修真之人,毕竟不于凡人相同,他们绝大多数以毕生精力,放到采气炼道之上。但也毕竟未脱“人性”,不是所谓无欲无求、万般皆能的主宰万物之仙神,他们仍有七情六欲,仁爱憎恶。
当今之世,虽然曾经有过无数次的大小混乱,但总体上说,还是以人类修真者建立的门阀势力为主要修真力量。其中正道尤以“凌云剑宗”、“大禅寺”、“无为道派”、“天音阁”和“云天宫”五大正道大派为领袖,领导着天下无数修真门派。
话说虽同为五大门派,但实力排名却是有先有后。排名第一的,也是当世修真凡世公认为的“凌云剑宗”,此门派是以剑修为主,所以,门下每个弟子战斗力都十分惊人。接着,排第二的便是神秘莫测的佛门“大禅寺”,其门派却是一心劝说世人向善积德,并以救济苍生为己任的佛修门派。排名第三位的是”无为道派”,是以道家修真为主,是道门的一处最有名的修真门派,位于昆仑山上。虽其门下有很多弟子入世修行,但道家讲究“无为”而治,入世修行,然也确是极为正义一派,向以除魔卫道为己任。据说”无为道派”是五派中历史最久的一派,乃是自上古传承而来,是道家最正统的一派。其后的两大门派,却是少有在修真凡世走动,所以极为神秘。而不容置疑的是,他们却是有实力跻身正道五大门派之列。因为这个是经过千百年的历史检验过的。
这最后两大门派,是以修琴瑟之术且绝大数为女子的“天音阁”和十分神秘的“云天宫”。说云天宫神秘,却是因世人皆数不知其为修习何种功法,只有少数门派了解他们大约是一些天生具有特殊能力的修道者组成的门派。
五大门派,雄踞五方,于神州大地上一个特大修魔的门派形成鼎立之势!相互牵制,相互制约,虽有不断摩擦,但这些修真门派,毕竟都以追求长生为主,所以一般不会爆发大规模战争。
此处,不表别派,暂且先说说这青朴山的大禅寺。
青朴山,在神州历史典籍上记载,约在四万五千八百年前,才被世人以此名相称。
而它真正闻名神州的却是因在三千六百年前有一名佛修大师——圜悟大师,在此苦坐苦禅一百八十年后,而终于领悟佛理,修得大道,得归墟之境,羽化登仙的缘故。
圜悟大师仁慈众生,发宏愿:要以毕生所学,渡众生与苦海。遂在此山开宗立派,弘扬佛法禅理。其所立门派就是后来的“大禅寺”。
随后,在他归墟圆满之前的三百年里,他广授门徒,如此,倒也是香火鼎盛,整日云雾缭绕,好一派神仙道场啊!
然则,斗转星移,话至三千六百年的今天,再看这青朴山,再听大禅寺,更是誉满神州。
它不但是这数千年广渡天下之人,镇压无数次地煞天罡祸害人间之功臣。同时,它也是近两千年之中唯一能与同为正道势力的“凌云剑宗”抗衡的门派。另外,更是有无数成功应雷劫而达到归墟大成,成就长生之功之人。
在世人眼中,青朴山,绝对是一般凡世之人无法达到的神仙圣地。而且,在这三千余年中,这种思想,在世人思想中,演绎得根深蒂固,仿如天生刻于脑海中的为人知事的规则一般,牢不可破。
话至此,便不得不细述一番这青朴山。这青朴山,群山连绵百里,峰峦起伏,平日里只见白云环绕山腰,不识山顶真容。
青朴山山林密布,飞瀑奇岩,珍禽异兽,无所不有,景色幽险奇峻,真乃一处绝佳洞天福地矣。而这青朴山“大禅寺“为世人所慕之地,自然门众不乏,即使此地是以严守佛门清规戒律著称的佛修之所。
并且,这大禅寺确实不愧为洞天福地般的神仙之地,在这三千余年间,大禅寺不乏那绝世之奇才,他们在圜悟大师所创佛家功法上,或完善,或另辟蹊径,生成佛门数十套绝顶功法。如此,这边更成了其门派壮大之根据。
一时间,上有寿八百而入归墟境的绝世强者。下有三岁便被哪一位入世修行的人看出有佛缘而纳入门派的孩童。泱泱谓之大派,济济人才两千八百有四十。而这其中,还不包括寺院内打杂种菜没有慧根,没有佛缘的凡世之徒。
当今,令无数人敬佩的“大禅寺”主持“普慧”大师,据说修为造化参天,早已入得归墟大成之境,其功力不弱当年圜悟大师!
据说:普慧大师,也是修真界少有绝世奇才,其二十四岁才如佛门修行,到其修行大成,年龄才三十有六。
而后,其凭靠大智慧大毅力,坐枯禅八十余年,一举进入归墟境界,当年只有一百二十岁不到。而这种修行速度,在修真界,已是绝对的绝对人数望尘莫及了。
自然,这位普慧大师,今日寿至八百有五十六年矣!但仍然秉怀一颗慈悲济世之心,加上其功参造化,超凡入圣,更是当世一等一的绝世人物。
青朴山,平日里自然少人出入。但其地势北靠极荒之地。连绵着无数山脉。南面虽与中原最大之城“洛城”隔着八十余里地,但每逢香火朝拜之日,自然少不得香火鼎盛。
而这近八十里的中原平坦肥沃之地,自然也成了“大禅寺”的生计供养之所。这里住着以种植粮菜,供给寺院为生的山明。大约收到这神仙般的处所熏染,民风异常纯朴。
话说普慧大师这一日坐禅,突然心神骤紧,纵使再诵心经亦是无法平静。
抬眼望去,天空也是乌云聚集,雷声滚滚,电芒如阴冷毒蛇般频繁吐信般闪烁,大有催城之势。遂放出灵识心神。
良久,睁开眼道:“也罢,终究是要有此一劫……”
普慧大师重新闭眼,默诵数遍心经,起身,理罢褐素色禅衣,转身朝禅房西面壁上的一处佛像衲道: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人间从此恐怕又是浩劫不断,离乱丛生……”
数息后,一缕金色华光闪出禅房,消失不见。
下一刻,惠普大师出现在了一农家小院,院里只有婴孩啼哭之音。
推开半掩着的门,挑帘观之,屋内床上躺着一名农妇,下身半掩,已是在血泊中,双目圆睁,脸上却是那种中发自内心的极乐之笑。
再看地上有一男一女与一男婴,女的显然为产婆,男的为床上产妇的丈夫。只是此时二者皆已断气。恐怖的是此二人面部表情与床上妇女如出一辙。再看地上产婆怀中的男婴,普慧大师连退三步。
只应是经历数世修行之人才有的沧桑出现在男婴脸上,无喜无悲,无欢无乐。可这,却不是让普慧大师退三步的原因。
“轮回天眼!”
惊讶,慌恐,身体不禁地颤抖。
然而,毕竟是“普慧大师”,苦行修炼八百多年的“普慧大师”。
只片刻,佛心便镇定、坦然起来。
“我佛慈悲!”
普慧大师低低诵道。半步上前,抱起产婆怀中得男婴,交与左手,右手素色禅衣只一挥动,五彩华光闪烁,再看房间,哪里还有尸体。
“也罢,既然是老衲先来如此,便也结下这段法缘,我便渡了你。只是,将来的一切,终归要看你的造化了,望你好自为之,毕竟这一切乃早已注定矣。”
“虽然这样实不属出家人所为,但念及天下苍生,老衲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普慧大师右手单手结法印,运功力于中指与食指,急速伸向怀中男婴眼睛道。
但是,事情往往没有预想那般顺利。
“嗯!竟有如此之强”,普慧大师今日已近有太多惊讶之事了。
怀中男婴眼中眼眸之内,哪里还是寻常人之黑白之色,换之为血红色,如旋涡装环与深灰白色相间状。
而且,事情并不单单是值么简单,虽说只是普慧大师一个简单的法印,但那功力可是归墟后期啊,这种功力,换做一位灭寂期高手,就这一个印,纵有万般能耐,也是无法逃脱。
而他,单单只是一个刚出生得婴儿,加上一双怪异的眼睛,便把这封印生生震碎。
“阿弥陀佛,看来传闻没有也并不都是虚假。轮回之力,果然强大无比,以我个人功力还是远远无法抗衡!”
但是一想到怀中这男婴会带来席卷人间的浩劫,大师虽然感到无力,但还是迅速拿出佛门最强的封印之术,做最后一搏。
大师全身上下若有金光,口中一字一字念道:“奄、嘛、呢、叭、弥、哞!”佛家六字真言,瞬息,单手完成三百六十个结印手势,运功于掌,准备封印。
“普慧大师……。”
就在大师结印之际,屋外突然响起一个声音。
一中年男子,面容端正,国字脸,消瘦修长,不算丑也不是很美,只是一双略小的眼睛和高高的鹰钩鼻子,乍一看,绝对给人的感觉是阴狠、长于算计。
此人比较特殊的是背后背一柄朱红色剑柄和有着精致雕文图饰的五尺长剑!
“普慧大师功力果然更胜当年啊,没想到我等到来之前,大师已经先行下手了啊……”
循声而望,说话者正是当今这世上公认的天下第一门派“凌云剑宗”的蜀山剑修者宣字派大弟子、凌云剑宗门内执事者宣明,其立宗之地,乃西川蜀山。
话音刚落,便有数双鄙夷的目光投来。毫无遮拦的挤兑这倒也符合蜀山一贯的凌厉作风。
“就算你要收这子入你佛门,也不用害这数人性命吧!”似乎那人此刻还不知收敛,继续说着。
世人谁不知大禅寺的普慧大师,一生慈悲为怀,再说佛门向来戒杀生。
“宣明子,按辈分,普慧大师应高你一辈,你怎能如此说话!”
三分灵力,震颤云天。呵斥之人乃一位约六旬左右、灰穿色粗布道袍、手持三尺佛尘花白头绾一道髻,消瘦略显青但轮廓分明的脸,从容、不惊不惧的道人。
看得出,那是用一生得辛勤,沉默坚韧和坚定不移得信仰换来的无疑,说话的是“无为道派”掌门人,道号徽青真人!
此人乃七百年前修得归墟境界,掌“无为道派”七百余年,绝对是修真界顶级人物。
虽说此人说起来也算不上个绝对的修真人才,资质在修真界大楷算来,只能算个中下等,然资质平平得他,凭借自身的毅力和昼夜百倍于常人的艰辛刻苦修行,才终有此成就。
他是其师傅从俗世中所收之关门弟子。俗世之名唤作李徽青,再加上其终身修道,性格自然耿直,倒是少得那些应人世故作势,耿直忠正少说而多做得性格倒是也为他在修真凡世两界赢得不少名誉,这世人也是半尊敬半玩笑的给他得一外号“青面牛鼻子道人”。
徽青真人说完这句话后,颜色迅速由崇敬变为严肃,只见他右手持一道家拂尘,靠于右臂,朝着土灰色布帘作道揖拜道:
“普慧主持,还请现身一见。”果然耿直,毫不世故,说话直截了当,连称呼都是如此。
不过,声音不大,却还是夹以灵力,道袍广袖之中似灌满风雪,自然而有力地鼓动着。此声音不可谓不震人心魄,极赋穿透力。
片刻,其身后自有的二人也各自神情庄重谦慕。朝门帘拱手。
但见此二人一位袭青白色相间坠地长裙,虽为半老,但那恍如出尘仙子的韵味犹存,精致而脱俗的五官,双眸清莹,洞彻倾城。
另一位身材高大挺拔魁梧,明眼人一看便知外家功夫练到了极致,但此人光从流露的气就知道绝不是一个只练拳脚,不修道术之人,但只凭他那刚毅棱角分明的脸,似乎神秘不可测,而又不容丝毫侵犯的气质。
当然,天下谁人能小看此二人。此二人正是天下五大正道修真门派的“天音阁”阁主“苍月真人”与和他本人一样神秘的“云天宫”宫主“凌清霄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