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白!少了冀州有什么特别的?难道说还有什么说法不成?”黄沾好奇的问。
“黄老师,你对冀州了解多少?”李慕白反问。
“冀州为九州之首,唐、虞、夏、殷皆都焉,分布的地方就是中华民族最初发源之地,就是河内,指的是山陕间的黄河以东、晋豫间的黄河以北,包括了现在的山西南部(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河南东和河北西南角、和山东最西的一部分。这里囊括了华夏族形成过程中所主要活动的地方,尧舜禹时期的中心地带是今黄河以北的山西运城、临汾,夏代主要是在运城、临汾及河南黄河以北部分的西端,而殷商的中心地带是这个区域中黄河以北的东端(安阳),包括河南的东北、河北的西南角以及鲁西的部分与之接壤的地方。这和当时的族源有关,殷商本是炎黄体系外的东夷部落。冀州是上古时的中心地带,因而被奉为九州之首。”
“黄老师不愧是博学多才!”李慕白拱手佩服。
“哪里哪里!”
“不知道黄老师是否知道蚩尤和冀州的关系吗?”李慕白接着问。
“我所知道的最早与冀州结下关系的恐怕就是黄帝和蚩尤了。《山海经•大荒北经》里面记载:蚩尤原来姓姜,应该是神农氏炎帝的后裔,居住在炎帝部落之外的山中。但是他们兄弟八十一个人不满炎帝的管理,就揭竿而起,进攻炎帝部落。双方就在现在的三门峡市附近大战,最后炎帝不敌,大败而逃,投靠黄帝,百般劝说之下,黄帝同意和炎帝一起起兵对付蚩尤。双方就在涿鹿大战,就是今天的山西运城附近,紧挨着三门峡市。两地应该都属于古冀州。在涿鹿,蚩尤被黄帝用轩辕剑斩首,而后称帝。并且还有,《梦溪笔谈》里面记载:在解州,或者叫解梁,就是三国时期关羽的故乡,有一处盐湖,就是现在山西运城市的解州镇的解池。据说解池的盐泽,卤色赤红,是为当年蚩尤的鲜血所聚集而形成的咸水湖,方圆有二十多里。并且,连绵不绝的下雨数十天,四周山上的洪水都倾入盐泽之内,也不会溢出来;大旱三年从来没有见过盐泽干涸,实在是奇迹。”黄沾思索再三,把自己所知道的,所听说过的,看书所见到的,都说了出来。
“黄老师说的不错,传说有时候还是很正确的。刚才黄老师说冀州鼎掉落在泗水河。这个班固的《汉书》里面也有记载:说是在周显王四十二年,即公元前327年,九鼎之一被秦昭王的从人不慎沉没在彭城(今江苏徐州)泗水之下。后来秦始皇南巡之时,派了几千人在泗水河中进行打捞,毕竟是江水滔滔,无从觅处,只得徒劳而返。”李慕白也说了自己所知道的东西。
“我明白了!蚩尤是死在冀州的,而大禹九鼎丢失的正好是冀州鼎,这里面肯定是有关系的。”黄沾明白过来了。
“那黄老师认为冀州鼎的丢失是不是偶然的呢??”李慕白问。
“一定不是偶然!!!肯定是有人幕后*纵的!这个人会是谁呢?”
“黄老师还是别想了!我们进去看看估计就知道了!”李慕白提议道。
“好!先进去看看再说!”
说罢,两人就一起迈步向大殿之内走去,一走进去,二人才看到秦始皇的塑像上面挂有一个牌子,上书:千古一帝!
这个大殿和别的地方的大殿区别也不是很大,也是回字形的,殿中央有九根朱红色的三人合抱的柱子,每根柱子之上雕刻着张牙舞爪的五爪金龙。四周的墙壁上各画着一幅色彩依旧鲜艳欲滴的壁画。画面上的人物栩栩如生。
李慕白和黄沾都是文化人,也不再去考虑冀州鼎的事情,也不管是否有机关之类的东西,竟然不约而同地一幅幅出神地看起了壁画。
画面画的很是大气,应该是出自名家手笔,画的情景所要展示的事情也是一目了然。第一幅画的是秦始皇身穿龙袍,站在长城顶上,仰视着天空。下方跪着无数的百姓、士兵、大臣。应该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事情。但是秦始皇仰视的目光所注视的是天上祥云之上的一位白发白胡须的,手持白色拂尘的人。这个人额头正中间有一颗金色的星星。
“这个人是太白金星!秦始皇怎么会见过太白金星呢?”黄沾奇怪道。
“我也奇怪!我的祖祖祖祖祖……祖祖祖爷爷怎么会见过秦始皇啊!”李慕白也是很惊讶。
第二幅画的是秦始皇骑马执鞭,傲然立在大海边的巨大石桥之上,望着茫茫的大海出神。滔滔的巨浪之上,站着一人,秦始皇的背后的山石旁边也站着一人,一干人等都立在秦始皇的一侧,被刻画的极其渺小。远远的海平面上,隐隐的露出一抹艳红。
“黄老师,这个是不是秦始皇成山观日出的故事?”李慕白问道。
“对!就是秦始皇成山观日出!不过画里面的秦始皇和海神、山神显得比臣子和士兵要高大很多。”
“恩。好像正应了大门的横批——只为求仙!”李慕白说。
话说秦始皇为了到海中观日,便决定在海上修一座桥。可是到哪里去找那么多的石头呢?山神便把城阳的十三座石山调动起来,沿着始皇东巡的路线,直奔东海。哪座山跑慢了,山神便挥鞭猛抽。当这些石山跑到海边时,早已累得散了架,道道伤口往外淌着殷红的鲜血!直到现在,成山头上的石头还是东一簇、西一簇,歪歪斜斜地布列着,红色的岩石上布满了道道沟壑,犹如鞭挞。
由于大海不为山神属地,运来的石头便一直堆在岸边,海神便主动帮助秦始皇填海造桥,一条直伸大海的石桥很快便修好了。秦始皇十分感激海神的帮助,便想与他见上一面。海神说:“我长得丑,不要让人画我的像,才能与皇帝见面。”秦始皇应允后,便骑马带着侍从沿着海神修建的石桥走出四十里,才见到了海神。侍从中有善于绘画的,偷偷地为海神画像,海神发现后,十分生气地说道:“皇帝不守信用,请速速离去。”秦始皇调转马头往岸边跑,只听身后轰隆隆地巨响,修好的石桥开始崩塌,秦始皇刚登上岸,石桥便全部沉入海底,只剩下靠近岸边的四个桥墩在波涛中乍出乍没,时隐时现。
脍炙人口的传说,被人们津津乐道,使得礁石因秦始皇而声名远播,被列入荣成八景之一,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众多气势磅礴的诗赋。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诗云:海上石桥东望海连天,徐福空来不得仙。
直遣麻姑与搔背,可能留命待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