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西边,有西方教,印度有佛教,阿拉伯国家有伊斯兰教,欧洲国家有基督教。这些个教派都是自己认为站在正义的一边,所以对黑暗的一面都是除之而后快。只有佛教稍微好一点,不过也是把他们抓起来当做看门的、守山的,或者是坐骑。(这时候谛听在外面不愿意了,发出低沉的吼叫声。李慕白只装作不知道。)所以,我认为徐福只有冒险,东渡出海了。”李慕白说。
“慕白啊,咱们暂时先不讨论这个问题了。你看这个石碑上面都记载了鬼谷子夜夜看书都是十三篇,并且有大概的内容,咱们进里面看看有没有留下什么,有的话可都是国宝啊!”
“黄老师!这里面没有熊猫啊?”李慕白调侃道。
“打到熊猫,你就是国宝!还熊猫呢?想听相声了吧?”黄沾也幽默一把。
“恩。我在北京上学的时候,周末老去听相声的。这不一听到黄老师说到国宝,就想起来了。”
“呵呵。”说笑间,二人已经朝前走去了。甬道里面的雾气不但没有散去,反而越来越凝重起来。就这样他们一直往前走,都是小心翼翼地,而地面上的石板没有再陷下去。
甬道的尽头是一扇高近二十丈的朱漆大门,门板上面横竖排列三十一颗拳头大小的现在在李慕白护身光幕的映照之下依然闪闪发光的铜质大钉。
朱漆门上高挂一面九丈九尺九分九寸的牌匾,上书三个大字——始皇殿!门板左右一副长长的对联,每一个字都有一丈大小。
上联是:始定九州,三皇五帝不如我!
下联是:难经二世,逐利争名却为什?
横批:只为求仙。
“光看朱漆大门,就知道这始皇殿真是大气!”李慕白不由得感叹道。
“不过这幅对联的横批写的很有意思啊!”黄沾玩味道。
“是啊!秦始皇嬴姓,名政,自称祖龙。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秦庄襄王之子。秦始皇22岁时,开始亲理朝政,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缭,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定都咸阳。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沙丘。难道说他统一六国只是为了求仙长生不老吗?”
“这个我也不知道。不过进去了就知道了。”黄沾怂恿李慕白一起开门进去。
“好!黄老师!小心了!”李慕白说着,就举起上手使劲推朱漆大门,只听吱呀一声,大门被李慕白推开了。
始皇殿里面在大门被李慕白推开的一瞬间,射出了霸道的金黄色光亮!
被金黄色的光芒照射到的二人见没有什么危险,就朝大殿里面看去。大殿正面是十九丈高的秦始皇塑像,身穿金色的黄袍,上面绣着九条象征着皇权的五爪金龙。塑像头戴皇冠,足凳龙履,腰缠玉带,正襟威严地端坐在大堂之上。
看上去第一感觉,给人一种不怒自威,忍不住就不敢大声说话的样子。
紧接着两人向发出金色光芒的东西看去,不是大殿里面的长明灯,也不是什么夜明珠之类的宝物,而只是陈列在秦始皇塑像两边的每边各有四个的金黄色大鼎!!!
鼎是青铜器的最重要青铜器物种之一,是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三代及秦汉延续两千多年,鼎一直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
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鼎,长方、四足,高133厘米,重875公斤,是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是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戊而铸造的。
一般来说鼎有三足的圆鼎和四足的方鼎两类,又可分有盖的和无盖的两种。有一种成组的鼎,形制由大到小,成为一列,称为列鼎,列鼎的数目在周朝时是代表着不同的身份等级的。列鼎通常为单数。据文献及考古发现九鼎应为诸侯之制,七、五鼎为卿大夫,三、一鼎为士级。但天子之制为十二鼎,是双数,但至今未见周天子之陵墓,故这个记载是否正确还有待证实。当然列鼎中的九鼎并非代表中央政权的九鼎。
关于“鼎”的来历及作用: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
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字也被赋予“显赫”、“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响。为庆贺联合国50华诞,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5年10月21日在联合国总部,向联合国赠送一尊青铜巨鼎——世纪宝鼎。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庆典之际,中央政府向西藏自治区赠送“民族团结宝鼎”,矗立于拉萨人民会堂广场,象征民族团结和西藏各项事业鼎盛发展。此举意义深远,文化内涵丰厚。
“黄老师,这里为什么只有八个鼎啊?不是说夏朝传下来被秦朝夺走的是九鼎吗?”李慕白数来数去还是八个,就问黄沾。
“九鼎,据传是大禹在建立夏朝以后,用天下九牧所贡之金铸成九鼎,象征九州。商代时,对表示王室贵族身份的鼎,曾有严格的规定:士用一鼎或三鼎,大夫用五鼎,而皇储皇室天子才能用九鼎,祭祀天地祖先时行九鼎大礼。因此,‘鼎’很自然地成为国家拥有政权的象征,进而成为国家传国宝器。据说,秦灭周后第二年,秦昭王即把周王室的九鼎西迁咸阳。途中经过泗水河的时候,不慎掉落一个到泗水河里。但到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时,九鼎已不知下落。没有想到会在这里。”黄沾说。
“那这九个鼎怎么能代表九州呢?”李慕白又问。
“大禹事先将全国各地山川奇异之物画成图形,然后分别刻于鼎身。九鼎铸成后,陈列于宫门之外,使人们一看便知道所去之处,有哪些鬼神精怪,以避凶就吉,据说此举深得上天的赞美,因而夏朝获得了天帝的保佑。九鼎一出世,就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其实,只是大禹炼制丹药的容器罢了。但是外人认为以九州之铜铸成九鼎,再以九州之事刻在鼎上,再以九鼎象征九州,无非是要表明自己乃九州之主,实现了天下一统。此后,九鼎便成了三代传国之宝。夏亡之后,鼎迁于商,商亡之后,鼎迁于周。周成王正式定鼎于郏(今河南洛阳境内),表明天命之所归。不过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古代人的想法我也不清楚,只是猜测而已。”
“那黄老师能不能看出来九鼎里面少了哪一个吗?”
“恩。让我瞧瞧!”黄沾说着就走上前去一一看过来。
“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豫州。少了冀州。”
“为什么会独独少了冀州呢?”李慕白自言自语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