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节:乙未之变
唐之民2015-10-25 02:493,262

  听宋宪成一口气说了这么多,燕峰才知道大兴立国的过程原来是这样的曲折。虽然宋宪成说的很简洁,但是燕峰也知道其中是发生了多少惊心动魄的事情。而这些事情是语言所不足以形容的。

  “宋先生,大兴的立国如此复杂曲折,中间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想必在定鼎之后,我大兴太祖和那些高门大阀翻脸了吧?门阀中人的做事方式,在连北关的时候,我可是真正的经历过,一般人根本就无法与之融洽相处的!”燕峰沉声说道。

  听了燕峰的话,宋宪成摇摇头,道:“天下大定之后,太祖并没有和高门大阀翻脸。准确的说,是没来及翻脸。太祖皇帝刚刚过完了五十大寿,就驾崩,大行归天了。”

  “什么?太祖不过知天命之年,就驾崩了?是什么原因?是身体不好吗?”燕峰有些犹豫的问道。

  “不是,太祖的身体好的很!一身武艺是相当的精湛!在驾崩之前的一段时间,还是照常的批阅奏折,接见大臣!根本就没有一丝的驾崩迹象!说的难听一点,太祖皇帝是暴毙而亡!”宋宪成幽幽的说道。

  “原来如此!”燕峰暗暗的吸了一口冷气,心中的某个念头像是春天的野草一般,不可遏止的生长起来。有了这样的念头,燕峰心中不禁打了一个冷颤。

  回避了这个敏感的话题,宋宪成继续说道:“太祖驾崩之后,郑皇后之子,年仅十七岁的太子即位,庙号睿宗。睿宗皇帝生性懦弱,又与门阀中人关系过于密切,在位二十七年,不但没有消弱门阀的力量,反而是门阀势力增长最快的时候。在此后的将近两百年时间内,一共经历了八位皇帝,这些帝王除了中间的神宗皇帝还有些建树之外,其他的都是中平之君,对门阀势力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限制,这也是门阀势力逐渐膨胀的日子。一直到百年之前,武宗皇帝横空出世。这一位皇帝是继太祖之后,我大兴最具雄心的帝王,文治武功都是极为显赫。他曾经一度亲自带兵深入北方大草原,将胡人击退数千里!二十年之内,不敢再叩关!武宗建立了巨大的威望之后,开始着手限制门阀的势力,并逐步消弱他们在朝政中的影响力。在正徽三十年,更是一手建立了龙武、龙骧、虎贲、虎卫四大禁军!驻守在中京城的四周,二十万大军,拱卫京师!

  当时,城外有四支强大的禁军,城内有御林军,整个中京城完全的在武宗皇帝的掌控之中。实际上,武宗皇帝此时已经决定要对高门大阀动手!

  当四支禁军驻守中京城四周的时候,所有的高门大阀已经是意识到了危机,他们开始四处活动,企图在御林军和禁军中安插自己的人。经过他们暗中的偷天换日,拉拢和收买将领,居然让他们成功的控制了龙骧和虎卫两支禁军!并且在御林军中也是小有斩获,收买了不少小军官。而这一切都是进行了悄无声息,居然瞒过了武宗皇帝。

  在那一年的九月份的一个夜晚,武宗皇帝突然召四支禁军精锐入城,全城封锁,派兵包围了中州门阀、青州门阀和江南门阀所有重臣的家门,居然想要一举剿灭所有的高门大阀。这个时候,龙骧、虎卫两支禁军和一部分看守城门的御林军临阵倒戈。当时,数万大军在中京城厮杀,内城基本成了一片血海。

  经过半夜的厮杀,效忠门阀的大军取得了明显的优势,一直杀到了皇宫之前。对武宗皇帝形成了*宫之势。

  在当时,让人感到奇怪的是,自从双方的军队开始厮杀的时候,武宗皇帝竟然一直都没有现身。要知道,武宗可是马上皇帝,曾经多次御驾亲征,一身武艺相当的惊人。如果他当时亲自领军厮杀的话,就算是两支禁军的大将倒戈,军中的一般士兵摄于他的巨大威望,也不一定敢于向另外两支禁军和御林军出手!

  就在叛军包围皇宫,情势已是万分危急的时候,武宗皇帝的亲弟弟,荆王突然从皇宫中出来,宣称武宗已经驾崩,并将皇位传给了他。当时他也拿出了一份圣旨,据说是武宗皇帝临终之前留下的遗旨,当时在场的所有人,谁也没有想到在情势急转直下,居然发生了这样出人意料的局面。经过数位重臣检验之后,都是异口同声的声称这一份遗旨是真实的。

  荆王当时就手持遗旨,命令忠于武宗一方的军队暂时停止厮杀。失去了武宗皇帝这个最坚强的后盾,这些军队有些无所适从,只好选择听命荆王。

  荆王也真是胆识过人,他当时孤身一人,手持遗旨,就深入叛军,和三大门阀势力谈判商议。经过半夜的商议,三大门阀终于收兵,并且承认了荆王手中遗旨的合法,荆王当时就在阵前登极。这一场大兴朝的内讧总算是停止了。

  荆王当时能够说服三大门阀势力,实际上是做了非常多的让步。首先就是在朝政上,已经不是皇帝一人独大,变成了君王和群相共治的局面,相权大增,皇权大减。最重要的就是,废除御林军管制四门的权力,中京城的四个城门由四支禁军派驻精锐士兵把守。当时的禁军已经是四分五裂,各自控制了一部人。有了这一条,就意味着谁也无法指望用军队入城,来达成什么目的。

  这一场大兴朝的内讧,发生在乙未年,所以就被称为乙未之变。

  经过乙未之变之后,皇室和高门大阀基本上是完全的决裂,从此双方就再也没有联姻。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朝中的重臣基本上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以高门大阀为主的势力,一部分是以平民出身的将领重臣为主的效忠皇室的势力。两大势力经常争权夺利,百年以来,此消彼长,到现在为止,门阀势力已经是占据了上风。

  朝中的争夺且不说,对于四支禁军,百年来,双方都是在全力的争夺控制权。相互的往对方的军队中安插自己的人,尤其是守门的五千精锐,更是如此。禁军的大将军虽然是无法撼动,但是副将,都尉和校尉级别的军官,则是经常变动。其中直接掌管守门士兵的守门校尉,特别受到重视,经常被人拉拢。这么多年以来,许多拒绝被拉拢和收买的守门校尉,其中的大多数人不是被暗杀,就是无缘无故的消失,总之是死于非命!”

  “原来这中间还有这么多的事情,我真是不知道!”听宋宪成说了这么多,燕峰的心中真是颇有一番感慨。自古历来,权力斗争都是这样的残酷!管你是什么社会,什么XX,最终的斗争都是兵戎相见,不流血,不将一些人送上断头台,都无法登临权力的巅峰。

  将其中的原因说了一下,宋宪成沉着脸说道:“燕兄,你现在坐的就是守城校尉的位子,我看要不了多长的时间,应该就会有人出来拉拢和收买你。不管你答应或者是不答应,最终都会得罪一些人!说句不好听的话,我真是非常担心你的安全,如果你出了什么意外的话,那冉小姐该怎么办啊!除了正在南疆受罪的小少爷之外,冉大将军就剩下这一点血脉了!若是冉小姐有一点闪失,宪成就是万死也不能赎罪,将来就是到了黄泉之下,也无法面对大将军啊!”

  “哈哈哈……!”听了宋宪成的担心,燕峰大笑道:“宋先生,如果说其他的,我倒是不方便说什么,要是说到刺杀之类的小把戏,我燕峰还真是不怕!对于自己的身手,燕峰还是相当有信心的!我还不相信,这中京城能有什么人能杀的了我!至于冉小姐,冉大将军已故去,想必不会有什么人会打她的主意!再说,在外人看来,冉小姐只是我买下来的一个女子而已,应该不会有人拿她来威胁我吧?”

  “唉,总之燕兄你一天坐在这个位子上,我就不会有一天的放心!”宋宪成并没有丝毫的乐观,心情始终是十分的沉重,非常担心冉钰儿的安全。

  “宋先生,你放心吧,只要有我燕峰在的一天,就不会让冉小姐受到一点威胁的!”燕峰信心满满的说道。

  没有燕峰的这样的乐观,宋宪成想了一会,说道“燕兄,你看这样行不行,我悄悄的在你的宅子附近买一栋小院子,你白天去华章门当值的时候,我让藤虎守在那里,以防随时出现的不测!藤虎兄弟的身手还是相当不错的,如果真的出现什么意外,他也能及时的出现!”

  “这样啊!”燕峰稍稍的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头道:“如果宋先生你认为这样妥当的话,我不反对你这样做!只是你要藤虎兄弟特别的注意,不要让冉小姐发现,我怕她会有什么特别的想法!”

  “这个没问题!”听到燕峰同意自己的提议,宋宪成有些激动的说道。能够为冉钰儿的安全多一份保证,他都是非常的高兴。

  看到宋宪成的表现,燕峰不禁暗叹,此人真是一个知恩图报的好汉子,冉再麟死后,他为了冉钰儿的事情,四处奔波,费尽了心思,真是不容易。换做一般人,恐怕已是人走茶凉了,哪会如此的费心费力。此人是一个值得交往的人。

继续阅读:第二十七节:红袖添香夜读书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铁拳之横扫天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