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云晔此时已经完全不计后果了,他跪倒在地,叩首道:“请父皇三思,请父皇收回成命!”
兴武帝额角爆出了隐约可见的青筋,厉声道:“别以为朕不知道,你今日百般护着的方洛就是你曾经一直宠信的方衍!朕不想说破,是想给他们兄弟二人留下性命!”
宗云晔一怔,抬起头对上皇帝狠厉的目光。
皇帝冷冷地看着儿子,那不是父亲看着儿子的慈爱目光,而是一个男人对要取代他地位的另一个男人的目光,是一头雄狮对威胁其统治权的另一头雄狮的目光。
“朕近日身体好多了,以后太子不用监国了。你回去吧,好好呆在东宫反省,想不明白就不要出来了。”皇帝声音寒凉。
宗云晔缓缓摇了摇头:“父皇,就算您废了儿臣储君之位,儿臣也不能看着您将方洛接入宫,因为儿臣已经……”
“住口!来人,将太子送回东宫!”皇帝拍案而起,目光凌厉如锋刃。
一队御前侍卫闻声冲进殿来,不给宗云晔任何说话机会,直接将人压出大殿。
宗云晔双手在袖中紧攥成拳,他想将这些侍卫掀翻在地,冲进殿去逼皇帝改变主意,可这么做的结果呢?
结果就不是顶撞天子这么简单了,而是与谋逆无异。
理智让宗云晔要按下心中冲动,他告诉自己:一定有办法,对,我一定有办法,我不能莽撞行事。
*
端淑宫。
夏贵妃站在寝殿花架旁正为一盆杜鹃做修剪,听到身侧小宫女的话,她手中剪刀蓦地一合,一枝开得正艳的杜鹃花被齐头剪断。
刚才说话的小宫女一惊,躬身道:“娘娘莫急,也许事情并不像外间传的那样,皇上大约只是一时生气,明日就会解了太子的禁。”
夏贵妃摇摇头:“太子行事一向稳妥,他能触怒皇上,那事情一定没那么简单。外头是怎么说的,如实道来。”
那小宫女深低着头,怯懦道:“奴婢只是听说皇上与太子殿下因为点事意见不和,争吵了两句。”
“意见不和?说全了!”夏贵妃少有的声色俱厉。
小宫女小声道:“好像是因为一个人要不要入宫的事。”
一个人?入宫?
夏贵妃暗道:莫非皇帝看上了什么人想要召入宫中?那让这人进来就是,晔儿一向知礼得体,皇帝充实后宫这种事,他怎么会过问?
夏贵妃微低下头看着小宫女:“皇帝要收什么人?”。
小宫女回道:“是……是太子侍读方大人的弟弟。”
男人?
夏贵妃闻言咬了咬嘴唇,她虽然知道大昭国不禁男风,但真轮到自家头上,心里到底不是滋味。天下人知道了此事,难免会说后宫这些女人没本事,留不住皇上。
可这种想法只有一瞬,她有更重要的事情要来分析,她认为是身为太子侍读的方衍不愿意其弟入宫,遂向太子求助,太子宠信方衍才会向皇帝进了逆耳的谏言,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想罢,夏贵妃吩咐身边人:“给本宫更衣,本宫要去东宫。”
话音刚落,兰姑急匆匆地进了寝殿,见夏贵妃欲去东宫,提醒道:“娘娘,东宫已被皇上禁了,无人能出入,您要不然还是先去御书房吧。”
夏贵妃顿醒,叹了一声:“是本宫急糊涂了,你说得对,本宫此时应该去面圣。”
*
御书房中。
兴武帝坐在御案后的座椅中盯着站在面前的夏贵妃看了一会儿,忽然轻笑一声:“爱妃几年来不出端淑宫,今日前来可是为了你那宝贝儿子?”
夏贵妃低眉敛目,温柔一笑:“陛下圣明。”
皇帝哼道:“爱妃一向贤淑懂礼,没想到竟养出了个忤逆君父的好儿子!”
夏贵妃脸上微红:“陛下息怒,晔儿一向孝顺,这次顶撞陛下只是一时中了降头,待过几日头脑清明了自然就不会再犯浑了。”
皇帝听夏贵妃如此说,顺了口气,缓和了几分语气道:“朕欲召吏部侍郎方衍之弟入宫陪伴左右,爱妃有何想法?”
夏贵妃微怔,她没想到皇帝竟然毫不避讳地问自己,这分明就是在说自己和那些后宫嫔妃没本事嘛。
心里如是想,但她脸上却笑道:“臣妾觉得很好,无论是谁,只要能服侍好陛下那就是功劳。”
皇帝微微颔首,叹道:“难得爱妃识大体,只是太子却不这么想,他一心想要朕收回成命。”
夏贵妃真的搞不懂儿子是如何想的,就算他再怎么宠信方衍,那也不该为了其弟做出这么大的牺牲。
她替儿子赔笑道:“是晔儿不对,请陛下准许臣妾去东宫劝说他,让他明白做儿臣的本分。”
“噢?爱妃若是劝说他明白道理了,那朕就解了东宫的禁,可爱妃如若不能让他放弃固执呢?”皇帝挑眉。
夏贵妃保持着一贯的温婉:“若他坚持固执,那就让他继续反省,直到他想通了,陛下再放他出来。”
“好!”皇帝满意地笑了笑,随后转向常顺,“你去传朕的旨意,准许夏贵妃进入东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