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洛得了太子令,立即召来前线作战众将,给他们开了个会。
会上,他道:“诸位啊,本官就不在这里说些官话了,开门见山地告诉你们,你们的仗打得很差劲,太子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你们有什么本事就赶紧使出来吧,否则十日后你们就不是坐在这里听本官说话了。”
不是坐在这里?那会是坐在哪里?
众将互相望了望。
方洛正色道:“殿下有令,限时十日,如不能破敌,那么自总兵以下全部革职查办!这口战败大锅大家一起背!”
方监军的话虽然说得通俗,但意思却表达的很清楚,在座众人听懂了:就是这场仗只能胜,不能败,败了就没饭碗了。
众将也终于明白“不是坐在这里”的意思了,那是要让他们坐大牢啊!
方洛见众人领会了会议精神,又补充道:“依本官看,也别管他什么布阵了,就给齐平平那小瘪犊子来通王八拳,照死里打,玩命的打,乱拳打死老师傅!”
众将领:“……”
众人又互相望了望,觉得这是这位方监军的路数,这样的话从他嘴里说出来一点不意外,毕竟金銮大殿之上他都能唱童谣呢。
散会后,众将领不敢耽搁,纷纷回营积极准备,誓与海寇拼个你死我活。
就在“打败仗丢饭碗、关大牢”的信念支撑下,战局奇迹般地发生了转机,大昭军竟然接连打了三场胜仗。
齐平平率领的一众海寇不敢再进攻,停在海上不动了。
太子宗云晔又下了一道命令:大昭军一举发动总攻,歼灭海寇。
*
碧潭庄主院。
太子宗云晔坐在书房桌案后,书写着大昭军与海寇作战情况的奏本。
两声叩门声响起,随即传来郑忠的声音:“殿下,郑庄来了。”
宗云晔手中紫毫笔一滞。
郑庄?肖五莲?
他此时不应该在皇帝身边吗?难道是京都出了什么事?
“让他进来。”宗云晔放下手中的笔。
书房门打开了,郑忠带着肖五莲走进来。
宗云晔抬起一双凤目望去,只见肖五莲头戴斗笠,一身短衣,挽着裤脚,俨然是一个刚出海打鱼回来的渔夫。
肖五莲自打做了御前侍卫副统领,规矩礼数学了个七七八八,他见到宗云晔,单膝跪地,抱拳行礼:“微臣参见太子殿下。”
“平身。”宗云晔微微颔首,随即问道:“郑副统领为何会来此?”
肖五莲站起身,从身后背着的包裹中拿出一个长条锦盒,双手捧过头顶:“殿下,皇上有旨,请您速回京都。”
郑忠接过锦盒打开一看,果然内有一卷黄帛,他将锦盒送至宗云晔面前,宗云晔取出黄帛展开一看,瞳孔一缩:“太子监国?”
站在旁边的郑忠听闻一愣。
“皇上身体有恙?”宗云晔皱眉看向肖五莲。
肖五莲点点头:“听太医的意思是病得很重,遂陛下急召殿下回朝,处理国事。”
宗云晔打量遍肖五莲,问道:“郑副统领来南平传旨为何要做此打扮?”
肖五莲叹道:“微臣带来的是第四道皇上召殿下回京都的圣旨。”
宗云晔立即明白了,轻笑一声:“如此说来,是有人不想让孤回京都了。”
“应当是这样。”肖五莲点头。
宗云晔沉默一会儿,哼道:“拦截圣旨只是个开始,只怕他们想要的是孤的命,想要的是大昭江山。”
郑忠和肖五莲都清楚这意味着什么,这将是一场皇权的争夺,他们神情严肃地走至宗云晔面前,拱手道:“臣等但凭殿下驱使。”
宗云晔眸光黯了黯,冷声道:“走,今晚回京都。”
“是,臣这就去叫人收拾准备。”郑忠答应。
“等等,”宗云晔叫住郑忠,“既然郑副统领来的不易,恐怕咱们走的也会不易,孤也学学郑副统领来个妆扮而行。不必声张,孤要先行一步,其他人后行。”
郑忠点点头,明白了太子的意思。
郑忠带肖五莲退出书房,郑忠走在前面脚步匆匆,他要为太子今晚的离开做准备。
肖五莲追上几步,拉了下郑忠手臂:“郑统领,方……方大人在哪儿?我想去见他。”
郑忠停下脚步,看向他:“你远道而来不累吗?我劝你还是先休息下,晚间用膳时自然能见到。”
肖五莲连连摇头:“我不累,只要能见到方大人我就不累了。哎呀,你快告诉我吧。”
郑忠知道肖五莲和方洛有交情,想了想,看在肖五莲冒死来传旨的份上,道:“往东走,看见那个小院了吗?方大人住那。”
“谢了。”肖五莲拍拍郑忠的肩。
“等等!”郑忠叫住肖五莲,沉吟一会儿,决定还是提醒下肖五莲,他咳了一声,“那个……今非昔比,方大人……身份不同了,注意你的言行。”
“知道,知道,他不就是做了监军嘛,那他也不能忘了我们在西北的情意。”肖五莲嘴角一勾,欢欢喜喜地朝方洛所住的小院跑去。
“……”
郑忠知道肖五莲根本没懂自己的意思,望着肖五莲的背影摇头轻叹:“肖五莲啊肖五莲,你可别辜负了殿下对你的一番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