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没过多久王府的人便来刘府通知他们岳云暂时回不了了,他被王爷给留在了王府小住几日。
有了这个消息,刘静茹才放下心里的担忧。
住在王府的岳云,受到了很高的礼遇。规格相比在刘府,那简直就是一个五星级的大酒店,一个顶多算二星级的酒楼。这俩者之间的差距,犹如一道鸿沟,难以逾越。
兴王府内院书房,朱厚熜与袁宗皋俩人对岳云的皇位继承论进行了深入交流。
“王爷,老臣今日在院外听那岳云说的头头是道,依据虽然差强人意,但也不是没有可能。国不可一日无君,更何况我诺大的大明,若没有国君在位稳定人心,不出半年,恐生西晋时的八王之乱。”
“那以袁师傅你的意思,那岳云的话你是全信了?”
刚才袁宗皋还当面质疑了岳云,但现在的说辞好像完全被颠覆了,朱厚熜有些不解。
袁宗皋轻笑一声,道:“王爷,老臣自然是希望岳云所预测之事成为事实。以您的聪明才智,在这众多藩王当中,也属顶尖一列。在加上正如岳云所说,您与大行天子乃堂兄弟,且血脉只隔了三代不到。这新君人选,王爷您的机会不可谓不大!”
虽然袁宗皋已经年过六十,接近古稀之年,但他也想在这人生快到尽头之际捞取一个从龙之功。如若朱厚熜荣登大宝,那他袁宗皋就能一步登天,成为大明的重臣,而不是一个偏远藩王身边的佐臣。
对于行伍之人来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那对于像袁宗皋这样通过寒窗苦读而进入仕途的文官来说,做梦都想成为天子身边的重臣,成为国之肱骨,出将入相亦是他们的最高人生目标。
“袁师傅,照你这么说,那本王真有可能北上做天子?可就像岳云方才所说,本王不想做那些大臣眼前的傀儡天子。”
“王爷,那岳云不是还说了嘛,以您的才智和谋略,那些权臣安敢视您为傀儡?只有懦弱无能之辈才会受制于人,但王爷您不是。王爷您自小接受皇室子弟的教育,知天下事,晓民间疾苦。待您登上皇位,再择能臣干吏辅佐,我大明将一扫前朝的昏暗,重现昔日荣光!”
虽然这里袁宗皋有些话说的太露骨,直接否定了正德,但在朱厚熜眼里,事实却是如此。他那位堂兄在位十多年,修豹房,信任宦官,荒废国事,亲手将孝宗朝弘治中兴的大好局面毁于一旦。朱厚熜并不喜正德天子,心里面甚至有些仇视。
“袁师傅,本王真能登上天子之位,必重用像你这样的贤臣,清除朝中的奸臣,重现天朝盛世!”
看着站起身来已经一米五出头的小王爷,袁宗皋顿时觉得自己也年轻了一轮。本来他是准备就在这安陆府内再干几年,等到朱厚熜成年后便辞官回乡颐养天年,但现在看来,情况可能会有些许的变化。他这把老骨头,在后面或许会派上大用场,发发光,散散热再入土。
“王爷有此志,老臣以风烛残年之躯也要在您身后鞍前马后,尽臣最后一点绵薄之力!”袁宗皋起身拱手道。
在王府住下的后面俩日里,岳云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他现在只需要等朝中所派迎接新天子的队伍赶到安陆府,那自己所投这支潜力股就真正买定离手,开始升值飙升,走上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而朱厚熜与袁宗皋这“君臣二人”也在王府数着手指头算日子。岳云给他们说的不出五日就能有消息,但每过一日,似乎比过一年还要长。就在他们等了“三年”之久后,一匹从北京疾驰而来的快马彻底打破了安陆府这一偏远小城的宁静。
兴献王府收到这一重大消息后,门口的侍卫拿着文书俩步作一步,快速冲进了朱厚熜所住的内院。
“报!报!京城有紧要文书送到!”
正在书房看书的朱厚熜听到外面的动静,立即放下手中那本《孝经》。
“快,快让人将文书送进来!”
负责贴身伺候的宦官吕芳马上出书房传那名侍卫进房。
“启禀王爷,有京城送来的一份紧要文书,来人说十分重要,请王爷当即拆开亲阅!”
不等这名侍卫说完,朱厚熜已经将文书的封口撕掉,然后取出里面的文书仔细默读。
这文书上面写的很简单,大概的意思就是:按照正德天子的遗诏,将册立兴献王朱厚熜为大明新君。朝廷所派迎接新天子的队伍正在快马加鞭的赶往安陆。文书落款用的是大明内阁和张太后的印,也是让朱厚熜一眼就看出了自己被立为新君是后宫太后与内阁一致协商后的决定。
“来人!快去请袁师傅!”
一名小太监正准备去传人,还没跨出门口,就被朱厚熜给叫住了。
“等等!将前几日住在王府的那岳云也一并请来!行了,快去吧!”
小太监马不停蹄地去请袁宗皋和岳云,整个王府上下还不清楚发生了何事。只见到一个人影从王爷的书房冲出来,然后半道上又多了一道人影,急匆匆地不知去何地。
袁宗皋和岳云俩人同时受到传召,一并前往朱厚熜的书房。在路上,他们俩人就简单的打了声招呼,各自便沉默不语,各怀心事。
岳云的心里明白朱厚熜如此急切传召他与袁宗皋的缘由,定然是京城那边来消息了。而袁宗皋则是有些忐忑,他并不像岳云那般可以完全确定。
当他们走进书房,见到一脸激动的朱厚熜后,便知道事情只怕是板上钉钉了。
“袁师傅,这份文书是本王刚收到的。岳云猜的没错,朝廷已经决定册立本王为新的大明天子。”
袁宗皋接过文书仔细看过后,啪的一声跪倒在地。
“老臣恭喜王爷,贺喜王爷!”
在屋内的吕芳等宦官也纷纷随之跪倒,脸上的欣喜之色溢于言表。相反,岳云则显得很淡定。
早在几百年后就知道的事,岳云不淡定才怪了!
新天子的嗣位人选为安陆的兴献王这一消息,也在沿途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