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擎宇兴奋地对随行人员说:“此地景色绝美,若加以开发,修建一些舒适的客栈,提供特色美食,再配上我们东川国精彩的民俗表演,定能吸引大批外国游客。”
回到家中,他便着手规划,联系各地的工匠、艺人,筹备资金,一步步将想法变为现实。
这些举措为家族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也让侯铭轩倍感欣慰,他知道,家族的未来有了可靠的接班人。
然而,江湖中一股神秘势力悄然崛起。
他们行踪诡秘,成员来自五湖四海,个个武艺高强,擅长刺杀、情报窃取。这股势力暗中勾结部分朝堂失意官员,这些官员因贪污腐败、能力不足被撤职查办,心怀怨恨,企图借助神秘势力的力量颠覆东川国政权,恢复往日的荣华富贵。
一时间,东川国境内人心惶惶,官员们人人自危,街头巷尾时常传出神秘死亡事件,百姓生活在恐惧之中。
侯铭轩凭借多年积累的人脉和情报网,深入调查。
他派出得力手下,乔装打扮,混入江湖各个角落,收集情报。
这些手下,有的扮成流浪艺人,背着破旧的行囊,手持简单的乐器,行走在各个城镇的街头巷尾,用表演换取食宿,暗中留意可疑人物的言谈举止;有的装作落魄书生,在客栈、酒馆里与他人攀谈,从只言片语中捕捉线索;还有的化身成渔夫,每日泛舟江上,与江上往来的船只打交道,探寻是否有异常的货物运输或者人员往来。
经过数月的艰辛侦查,他发现这股势力背后似乎有他国影子,是先前寒疆国残余封建势力与国内反动势力勾结的产物,目的是削弱东川国,以便趁虚而入,甚至一步步达到复国的目的。
侯铭轩看着手中厚厚的情报卷宗,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思忖:“这股势力来势汹汹,若不及时铲除,必将后患无穷。”
在一次夜袭中,神秘势力突袭天阙阁,侯铭轩提前得到情报,设下埋伏。
侯铭轩故意对外放出自己已经离京的消息,好让这些贼人放松警惕。
他静静地站在庭院的阴影里,注视着四周。
他身旁,家族护卫们个个神情肃穆,手持利刃,按捺着躁动的心跳,严阵以待。
江湖义士们也隐匿在各个角落,他们来自不同门派,只等一声令下,便给敌人致命一击。
当刺客们翻墙而入,踏入庭院的瞬间,四周火把亮起,刹那间,火光将整个庭院照得通明。
侯铭轩并未出手,他深知自己武功高强,一旦全力施展,在这狭小的空间内,力量的余波恐怕会如汹涌的海啸,将周围的建筑乃至整个朱雀街卷入毁灭的深渊,所以他只带领护卫们从四面八方杀出,让他们与刺客展开激烈拼杀。
护卫们如猛虎下山,呐喊着冲向刺客。
江湖义士们此时也纷纷现身,展现出各自的绝技。
一位擅长轻功的义士,脚尖轻点地面,如飞燕掠水般穿梭在刺客群中,手中的软剑恰似灵动的蛇信,不时在刺客身上划出一道道血口。
还有一位暗器高手,藏身于廊柱之后,目光如隼,锁定目标后,甩手便是几枚飞镖,精准地射中刺客的肩头、膝盖等要害部位,让他们瞬间失去战斗力。
不多时,潜伏在外的京都虎卫也前来围捕刺客。
带队的虎卫统领高声喊道:“一个都不许放走!”
声音响彻夜空,虎卫们迅速散开,与侯铭轩的护卫、江湖义士形成一个严密的包围圈,将刺客们困在其中。
侯擎宇始终在侯铭轩身侧,目光敏锐地观察着刺客们的一举一动。
突然,他发现一名刺客在与同伴交手时,不时用手指敲击刀柄,发出有规律的声响,其他刺客听到后,便会改变进攻方向或传递物品。
侯擎宇心中一动,意识到这可能是他们传递情报的暗语规律。
初生牛犊不怕虎,他悄悄地靠近,假装不经意地与那刺客碰撞,趁其慌乱之际,一把夺下刀柄,仔细研究起来。
凭借着平日里积累的知识和聪慧的头脑,侯擎宇很快破解了暗语。
顺着儿子给出的线索,侯铭轩带领一队人马,直捣朝堂深处。
在一间隐秘的书房内,他们揪出了隐藏在朝堂深处的内奸——一位平日里看似忠厚老实的三品官员。
那官员见大势已去,瘫倒在地,脸色惨白如纸,口中喃喃求饶。
侯擎宇冷哼一声,将其交给虎卫,彻底粉碎了这场颠覆阴谋,东川国再次恢复平静。
经历了这一系列风雨,侯铭轩深感疲惫。
多年的操劳,无论是航海探险、朝堂纷争、举国战争,还是江湖历险、对抗天劫,都让他身心俱疲。
看着日渐长大成人、才华出众的侯擎宇,他觉得是时候放手让儿子去闯荡了。
此时的东川国,在女帝与侯擎宇的共同治理下,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四海升平。
边境安宁,再无内忧外患。
侯铭轩已无后顾之忧,他心中萌生出一个念头——归隐山林。
他与妻子沈虞迩商议后,决定向女帝提出归隐山林的请求。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而又略带伤感。
侯铭轩身着朝服,头戴官帽,与沈虞迩并肩而立,向女帝深施一礼。
“陛下,微臣多年来承蒙圣恩,为东川国鞠躬尽瘁,如今眼见国家昌盛,犬子也已能独当一面,微臣年岁渐长,身心疲惫,恳请陛下恩准微臣归隐山林,安度余生。”
说罢,他额头触地,久久不起。
女帝听闻,心中百般不舍。
侯铭轩多年来为东川国付出了太多,有大功于社稷,于人间。
她沉默片刻,缓缓开口:“侯爱卿,你为东川国所做的一切,朕都铭记于心。你若离去,朕实是不舍,然朕也深知你多年的辛劳,不忍再强留你。”
说着,女帝的眼眶微微泛红,声音也略带哽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