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夸张地说,如今的东川国,已然坐拥世界上最强的陆军和骑兵阵容,威名远扬,周边邻国听闻东川国之名,无不忌惮三分。
然而,东川国的雄心壮志并未就此停歇。
或者说,侯铭轩和女帝沈琉璃,都不满足。
他们站在世界的版图前,那是一幅巨大而详尽的地图,绘制着山川、海洋、各国疆域,每一处细节都清晰可见。
侯铭轩目光深邃,凝视着地图上的各个势力区域,脑海中不断推演着未来的战局走势;女帝沈琉璃身姿婀娜却透着威严,凤目中同样透着锐利与果敢,审视着各方势力,下一个战略目标已然清晰浮现:
击溃世界上的最强海军,进而取而代之,将那片象征着海洋霸权的蔚蓝海域掌控在手中。
海洋,在当今世界的格局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掌控海洋,便等于掌控了贸易、资源与战略先机。
而这一宏伟目标所指向的,正是倭缅四岛!
那片位于东部海域,资源丰富却又野心勃勃的群岛之地。
倭缅四岛孤悬海外,四周环海,有着得天独厚的渔业资源,海域之下,蕴藏着丰富的珍贵能源,岛上的森林资源也颇为可观。
然而,其统治者野心勃勃,妄图凭借着强大的海军力量,扩张领土,侵扰周边国家,多年来,与不少国家都摩擦不断。
除了丽高半岛、东川国和曾经的南越诸国,侯铭轩名下船队探索到的海外大陆上的诸多国家,也曾遭到倭缅国的海上打击。
东川国将目光投向此处,既是为了国家的进一步发展,拓展生存空间,也是为了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一场新的风暴,即将在这片海域掀起。
……
大战得胜归来,侯铭轩身心俱疲,他带着满身的征尘与荣耀回到京都,那一身战甲虽已卸下,可战甲留下的勒痕、战场上的擦伤依旧清晰可见,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艰辛。
在这繁华的都城休整了足足半年之久。
这半年里,京都的天阙阁成为他暂时的栖息之所,庭院深深,静谧安宁,仿佛将外界的喧嚣战火全然隔绝。
天阙阁内,侯铭轩时常独自一人漫步其间,偶尔驻足凝视庭中的花草,思绪却飘向远方战场。
期间,朝堂之上一片忙碌景象,文臣们深知文化融合对于巩固统治的重要性,于是不遗余力地推动寒疆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互通融合。
他们整日聚集在藏书阁内,翻阅如山的古籍,组织学者编纂典籍。
这些学者们皆是学富五车、博古通今之人,他们将寒疆的历史,从远古的冰雪部落起源,到历代的王朝兴衰;民俗,诸如独特的冰雪节庆典、奇异的婚丧嫁娶仪式;技艺,像精湛的冰雕手艺、耐寒作物的种植窍门等详细记录,并与东川国的文化精髓相互参照,力求创造出一种兼容并包的新文化氛围。
他们时常为了一个文化细节争论得面红耳赤,又为了一个巧妙的融合点子而欢呼雀跃。
同时,为了加强对南北两地新纳入版图区域的统治,派遣了大量能吏前往,这些能吏皆是政绩斐然、精明能干之辈。
他们一到当地,便马不停蹄地考察地形,规划水利工程,组织百姓兴修水利,让干涸的土地得到灌溉,荒芜的田野长出庄稼;积极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教导农民如何改良土壤、防治病虫害,发展农业;还四处奔走,选址建校,招募有识之士任教,开办学府,让孩子们有书可读,知识得以传承,让百姓们切实感受到东川国的恩泽,从而心悦诚服地接受统治。
见东川国这般如日中天,国力昌盛,周边国家的态度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东部沿岸的丽高半岛,那片有着独特风情的土地,一直以来对东川国的崛起心怀敬畏。
其首领审时度势,深知与东川国交好方为上策,便召集族中智囊,商议良久后,主动派遣使者,带着丰厚的礼物与谦卑的言辞,表达愿意奉东川国为正统,臣属归附之意。
使者们身着华丽服饰,手捧精美的礼盒,里面装满了半岛的特产,珍珠、珊瑚、奇异香料等,一路舟车劳顿,抵达京都。
西南沙暸国,先前本就是东川国的同盟,此刻更是坚定了追随的决心,看到东川国在战场上的赫赫战功,以及战后有条不紊的治理,他们毫不犹豫地再次表明忠心,愿在东川国的庇护下共同发展。
女帝沈琉璃,在面对这些归附的请求时,并未贸然应允。
她身着华丽龙袍,端坐在金碧辉煌的朝堂之上,凤目凝视着下方,心中权衡利弊。
下朝后,她特意移步天阙阁,欲询问侯铭轩的建议。
侯铭轩在天阙阁中,虽身着便服,却难掩身上那股历经沙场的英气,他正在庭中练剑,见女帝前来,连忙收剑行礼。
沈琉璃微微抬手,示意免礼,轻声说道:“侯将军,此番前来,是有要事相商。你也知晓,如今丽高半岛与沙暸国皆有归附之意,这于国而言,事关重大,本宫想听听你的见解。”
侯铭轩微微沉思片刻,抱拳回道:“陛下,依臣之见,接纳这些归附之国,益处颇多。一来,能扩充我东川国的势力范围,咱们的版图将更为辽阔,在这乱世之中,土地与人口便是根基;二来,可在周边营造稳定的环境,少些战火纷争,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于民生大为有利;再者,还可获得更多的资源与人力支持,丽高半岛的渔业、沙暸国的矿产等,都能为我国发展添砖加瓦,于国于民皆是大有益处。”
沈琉璃微微点头,踱步片刻,又问道:“可若接纳,后续管理、融合之事,将军可有思量?”
侯铭轩上前一步,恭敬道:“陛下,臣以为,管理上可参照对寒疆新地之法,派遣能吏,推行我东川之制;融合方面,文化先行,以文化人,让他们认同我东川国的价值观,方可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