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在进行一对一单挑比试的区域,两位考生的较量同样精彩绝伦。
周秉晟,手持长剑,身姿矫健,对面的王猛则手握长枪,气势逼人。
两人目光交汇,仿若有火花迸溅,瞬间战在一起。
王猛率先发难,长枪一抖,枪尖如毒蛇吐信,直刺周秉晟咽喉,周秉晟不慌不忙,侧身一闪,同时手中长剑沿着枪杆缠绕而上,试图绞落王猛手中兵器,这一招“缠丝剑法”使得精妙无比。
王猛见状,猛地抽回长枪,一个后仰,避开周秉晟后续的反击,随即飞起一脚踢向周秉晟腹部,周秉晟反应迅速,用剑柄格挡,借力后跃,拉开距离。
两人你来我往,拆解对手的招式,寻找破绽,伺机反击,精湛的技艺让人目不暇接,周围观众看得如痴如醉,不时爆发出阵阵喝彩声。
最后是实战谋略比拼,这可是武举中的重中之重。
考生们会拿到一份模拟的战报,上面详细描述了敌我双方的兵力部署、地形地势、后勤补给等情况,他们需要在限时内制定出一套完整的作战方案,从战略规划到战术运用,从兵力调配到后勤保障,面面俱到。
就如这次模拟战报所示:敌军兵力两倍于我方,且装备精良,占据了山谷入口这一险要地形,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我方则位于山谷之内,周环山,但有一条隐秘小道可通后方,不过道路崎岖,不利于大军快速通行,后勤补给也仅能维持三日。
考生们拿到题目后,或皱眉沉思,或奋笔疾书。
有位经验丰富、来自边关的考生赵轩,略作思索后,便开始对划。
他深知敌军虽占地形优势,但我方熟悉小道,可利用这一点设伏。
于是,他计划派出一支精锐小队,携带少量物资,佯装主力从正面吸引敌军注意,待敌军主力被调离山谷入口,我方大部队则悄悄从小道迂回到敌军后方,利用山谷的回音效果,在敌军后方制造混乱,同时,安排弓箭手在两侧山头设伏,待敌军回援时,给予致命一击,从战略规划到战术运用,每一步都考虑周详。
而在兵力调配方面,他根据士兵的特长,将擅长近战的安排在前方突击,远程攻击的布置在高处掩护,后勤保障人员则提前准备好简易担架、止血草药等,确保伤员能及时救治,何时发动突袭能达到最佳效果,这些都需要考生凭借自己的军事智慧给出合理答案,指挥若定者方能脱颖而出。
历经重重考验,武举考试在文试之后终于落下帷幕。
同时参加文试、武举之人,占总参考人数的三成半。
考试结束后,学子们走出考场,彼此交流着考试心得。
文举考场外,苏文翰与周秉晟结伴而行,苏文翰感慨道:“此次科考,题目新颖又务实,我虽尽力作答,却不知能否入考官法眼,林兄,你觉得如何?”周秉晟笑着回答:
“苏兄,我倒觉得发挥尚可,多亏平日里对家乡诸事多有留意,那些实际问题反倒成了我的优势。只盼考官能看重咱们这些真心想为国效力之人。”
武举考场外,姚猛阿、巴特尔和刘峰等人也围在一起,姚猛阿拍着巴特尔的肩膀说:“巴兄弟,你那箭法,今日可让我大开眼界,若能一同入伍,并肩作战,必能建功立业!”
巴特尔拱手笑道:“赵大哥过奖了,今日各位兄弟表现都不凡,往后咱们就看朝廷如何安排,定要为东川国守好疆土!”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都盼望着能凭借此次科考,开启辉煌的军旅生涯或仕途之路,为东川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数日后,便是众人瞩目的武举排名公布之时。
文试排名,还要数月后。
演武场周围再次聚集了大量人群,有考生、家属,还有各地赶来围观的百姓。场中央竖起了一块巨大的公告牌,上面覆盖着一层红绸,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醒目。
随着一阵激昂的鼓乐声响起,负责公布排名的官员大步走到公告牌前,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缓缓揭开红绸。
一时间,人群涌动,大家都伸长脖子,想要第一时间看到结果。
“第一名,武状元,陈虎安!”
官员高声宣读道。
瞬间,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声,陈虎安的家人激动得热泪盈眶,相互拥抱庆祝。
陈虎安本人则站在一旁,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多年的刻苦习武,今日终于得到了最高的认可,他知道,自己即将开启一段全新的军旅生涯,为东川国效力的梦想近在咫尺。
“第二名,周秉晟!”
听到自己的名字,周秉晟微微一愣,随即露出欣喜的笑容,他快步走向公告牌,确认自己的名次无误后,心中满是成就感。
身旁的朋友纷纷上前祝贺,他拱手致谢。
然而,有喜自然也有忧。
一些排名靠后的考生,脸色黯然,有的默默低下头,眼中满是失落。
一位名叫张山靠的考生,看到自己的名次不理想,拳头紧握,指甲几乎嵌入掌心,他心中满是不甘,想着自己在考试中也付出了诸多努力,为何还是未能取得理想成绩。
但很快,他便抬起头,眼神中重新燃起斗志,暗暗发誓,回去后定要更加刻苦练习,下次武举定要一雪前耻。
排名公布后,侯铭轩亲自到场,对名列前茅的考生进行嘉奖。
他看着这些意气风发的年轻面孔,心中满是欣慰,知道东川国又将注入一批新鲜的血液,为国防事业增添强劲动力。
他勉励众人,要继续努力,不忘习武报国的初心,为东川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考生们纷纷跪地谢恩,誓言铿锵,回荡在演武场上空,昭示着新一代武将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