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忙于改革推进之际,侯铭轩虽没空搭理那些企图篡位的罪党成员,可正义的车轮并未停歇。
调查组马不停蹄地深挖罪证,那些调查人员日夜不辍地穿梭于各个隐秘角落、翻查尘封多年的卷宗、走访知情或不知情却可能提供线索的民众。
虽暂时没有给他们定罪,但累计调查出的罪证却越来越多,多到足够让他们的肉体、精神和名声全部灰飞烟灭。
那些账本、密信、证人证言,堆积如山,每一份都承载着他们的贪婪与罪恶。账本上,密密麻麻的数字记录着一笔笔见不得光的收支,贿赂的钱财、挪用的公款、巧立名目的搜刮,账目之繁杂、数额之巨大,让人触目惊心。
密信里,蝇头小楷写满了阴谋算计,与各方势力勾结的暗语、妄图操控朝政的计划,字里行间透着一股腐朽的气息。
证人证言更是声声泣血,百姓哭诉着被强征赋税、土地被豪夺,官员揭露着官场的黑暗交易、权力的非法倾轧。
沈佟年、沈楚江那些个皇子王爷则仍然被关押在暗无天日的诏狱最深处,整日感受折磨。
诏狱内,潮湿阴暗。
他们蜷缩在狭小的牢房里,身心俱疲,往昔的荣华富贵如烟云般消散,每日只能在绝望与悔恨中度过,为自己曾经的争权夺利、鱼肉百姓付出惨痛代价。
沈佟年蓬头垢面,眼神空洞,曾经不可一世的太子威严荡然无存,他时常呆呆地望着牢房的墙壁,仿若能从那斑驳的墙面上看到自己覆灭的命运。
沈楚江也好不到哪里去,再也无法同当年一样,在封地饮酒作乐,吟诗作画。
他衣衫褴褛,身上满是狱中受刑留下的伤痕,夜里时常被噩梦惊醒,梦中尽是那些被他残害之人前来索命。
期间,侯铭轩还将藏在京都中,曾经背叛了自己的戴迎春及梁舟武逮捕,押入大牢。
想当初这二人,可都是自己的“原始股”,本该详尽荣华。
奈何在后续权力与利益的漩涡中,他们迷失了自我,被田宰辅抛出的橄榄枝所诱惑,或是因些许龃龉心生仇恨,转而倒戈相向,为田宰辅打压侯铭轩提供了极大便利。
他们的背叛行径令人不齿,侯铭轩得知后,怒发冲冠,亲自率人将其缉拿归案。
当戴迎春与梁舟武被押入大牢时,他们低垂着头,不敢直视侯铭轩那如炬的目光,心中既有对往昔背叛的懊悔,又有对未知命运的恐惧。
田宰辅田丰兆,这位曾经权倾朝野,爪牙遍布天下的权力至尊,在狱中也未能逃过正义的审判。
因受不了这般折辱,于狱中悬梁自尽。
他的死,倒是没引起太大波澜。
民间,尤其是他本人的出生地,对这位强臣巨贪骂不绝口。
在他的家乡,百姓们听闻他的死讯,纷纷奔走相告,言语中满是唾弃。街头巷尾,人们围坐在一起,谈论着他的恶行。
“那田丰兆啊,本是咱这儿出去的,原以为能给家乡争光,哪晓得他在朝堂上干尽坏事,搜刮民脂民膏,害苦了多少人哟!”
一位老者气愤地说道,手中的烟袋锅子敲得地面“砰砰”响。
“就是就是,这下可好,遭报应了,老天爷有眼呐!”旁人纷纷附和。
他的一生,辉煌时掌控朝堂风云,门生故吏满天下,却因贪婪成性,走上不归路。
在抄家田丰兆时,场面震撼人心,官兵们如细密的滤网,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当官兵们涌入田丰兆的府邸,奢华至极的府宅仿若一座藏污纳垢的迷宫。
他们首先来到书房,翻开一本本古籍,仔细检查是否有暗格藏着机密文件或财宝,又敲打墙壁,凭借经验寻找可能存在的空洞。
果不其然,在一面书架后,发现了一道暗门,推开进去,里面堆满了金银珠宝,在昏暗的光线中依旧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接着,官兵们来到寝室,掀翻床铺,检查床下是否有藏匿之物,又在衣柜里仔细摸索,从层层叠叠的衣物间搜出了许多珍稀古玩。
而后,他们深入府邸的地下室,地下室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霉味,官兵们举着火把,一步步探索。
在地下室的尽头,发现了几间密室,密室的门厚重无比,上着复杂的锁具。官兵们费了好大劲才打开,只见里面金银财宝堆积如山,绫罗绸缎数不胜数,珍稀古玩琳琅满目。
抄家官员们看到这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一摞摞大额银票金票堆成高墙时,震惊得合不拢嘴。
一位年轻的官员,初入官场不久,从未见过这般阵仗,他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张,仿若石化一般,愣在当场,半晌才喃喃自语道:“这……这得是多少百姓的血汗钱啊,他怎么下得去手!”
旁边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官员,虽见过些世面,此刻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摇头叹息道:“我为官数十载,也知晓官场黑暗,可这般明目张胆、数额巨大的贪腐,实属罕见,田丰兆真是罪该万死!”
众人在震惊之余,更是深感责任重大,要将这些财物清查清楚,为国家挽回损失,让正义得以彻底伸张。
田丰兆自尽前,倒是心境坦然,他独坐狱中,向狱卒要来纸笔,挥毫写下一首诗:
“半生逐鹿名利场,权倾一时又何妨。今朝落败终无悔,愿赌服输赴黄粱。”诗罢,他将笔一掷,从容地踏上那悬着白绫的凳子,结束了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
没有阴谋失败的失落,只有愿赌服输的坦然。
或许在他心中,从踏入那条贪婪之路起,便料到会有今日结局,只是这一路的繁华与覆灭,都化作了历史的尘埃,徒留后人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