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贡院,一间间号舍整齐排列,犹如蜂巢一般。
号舍狭小,仅能容一人容身。
考生们找到自己的号舍后,便迅速进入,将考具摆放整齐。
待所有人都各就各位,又一声锣响,这宣告着决定他们命运的考试正式开始。
考场上,一片寂静,唯有考生们奋笔疾书的沙沙声。
有的考生眉头紧锁,似乎遇到了难题,正苦苦思索;有的则神情自若,笔下如有神助,文思泉涌,梁舟钰便是其中之一。
阳光透过号舍的小窗,洒在考生们的身上,映出他们专注的神情。
监考官们在考场上穿梭巡视,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举动。
他们深知此次考试关系重大,关乎着国家的人才选拔,容不得半点马虎。
况且,若是真出了差池,他们也无法交差。
考试时限为三天两晚,但并未规定最低时限,只要答完,便可交卷。
第三日清晨,在贡院之外,已有不少考生的家人们焦急地等待。
他们或踱步徘徊,或翘首以盼。
有的老母亲手中紧握着佛珠,口中念念有词,祈求菩萨保佑儿子高中;有的妻子则默默地站在一旁,眼神中透露出对丈夫的信任与支持。
随着时间的推移,考场上陆续有考生交卷。
他们走出贡院时,神色各异。
有的面带微笑,步伐轻快,显然对自己的答卷颇为满意;有的则神情落寞,脚步沉重,似乎在为自己的发挥不佳而懊恼。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贡院的屋顶上,给整个贡院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
此时,整场科考终于落下帷幕。
梁舟钰离开贡院时,侯铭轩早已携梁舟武等候多时,三人一同登上房车,返回天阙阁,大摆庆功宴。
路上,侯铭轩对于此番梁舟钰的科考结果并未过多闻讯,只嘱咐他接下来的日子多多休息,不必过多思虑结果。
梁舟钰听闻越发感动,士为知己者死,如今的他,已经彻底忠心于自己这位东家。
只要他肯下令,便是让他当一回死士,都无妨。
七日后,皇后寿宴如约而至。
侯铭轩与范衷卿会合于春江桥,共同赴宴。
华灯初上,重华宫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喜庆之气。
侯铭轩与范衷卿并肩步入这热闹非凡之地,衣袂飘飘,风采卓然。
殿堂之上,皇帝沈诏硫身着威严黑金龙袍,那金色龙纹在烛光映照下熠熠生辉,更衬得他帝王之气四溢,他与头戴凤冠、身着华服的皇后端坐于上位,接受众人朝拜。
两侧,皇子们身着蟒袍,气宇轩昂;
公主们则是罗裙摇曳,娇俏动人,皆齐聚一堂,共贺母后生辰。
长公主沈琉璃与二公主沈虞迩正笑语盈盈,目光不经意间扫向殿门,待瞧见侯铭轩的身影,眼中瞬间闪过惊喜之光。
沈虞迩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似是满心欢喜就要溢出。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太子与七皇子,他们本还神色淡然,在看到侯铭轩的瞬间,脸色陡然一沉,眉头轻蹙,眼中流露出不善之色,仿佛平静湖面骤起波澜。
侯铭轩与范衷卿稳步上前,恭敬地跪地叩拜,口中高呼“吾皇万岁,皇后千岁”,礼数周全,一丝不苟。
起身后,范衷卿率先献礼,他双手呈上一个精致古朴的木匣,匣子开启,一部散发着古朴墨香的书卷呈现于众人眼前,正是那世间难寻的孤本《南华经录》。皇后本就钟情于经典古籍,此刻眼中满是按捺不住的欣喜,轻轻抬手,示意身旁宫女接过,口中连声道谢。
皇子公主们见状,也依次上前献礼,一时间,金银珠宝光芒闪耀,各类奇珍异宝琳琅满目,殿内气氛愈发炽热,可众人的心思,却在这看似和谐的场景下,暗自涌动。
重华宫内,丝竹雅乐悠悠回荡,众人的欢声笑语交织一片,皇后的寿宴正进行到热闹之际。
不多时,分封各地的异姓王以及京都城内有头有脸的达官显贵们纷纷携礼入场,一个个身着华服,满脸堆笑,依照宫廷礼仪,毕恭毕敬地将精心准备的贺礼呈献上前。
或世间难寻的珍奇古玩,或绫罗绸缎,还有那璀璨夺目的珠宝首饰,一时间,殿内珠光宝气四溢,众人的阿谀奉承之声不绝于耳。
在这一片喧嚣之中,七皇子却一直暗暗留意着侯铭轩。
自侯铭轩踏入这重华宫起,七皇子心中便涌起一股莫名的不悦,只觉此人举手投足间都透着一股让他厌烦的劲儿。
此刻见众人皆已献礼完毕,独独侯铭轩还未有所动作,七皇子那本就不佳的观感瞬间化为了嘴角一抹嘲讽的弧度,他眼珠子一转,向前跨出一步,故意抬高了声调,那声音尖细又刺耳,阴阳怪气地说道:
“侯公子这是怎么了?该不会是什么也没准备吧。想来侯公子只不过一介小小商贾之流,平日里尽与些铜臭之物打交道,怕是也拿不出什么珍贵玩意能入得了母后与父皇的眼。”
说罢,他还微微仰起头,斜睨着侯铭轩,眼中满是挑衅与轻蔑,似乎已然料定侯铭轩会在这场合丢尽颜面,沦为众人的笑柄。
侯铭轩仿若未闻七皇子的讥讽,神色依旧淡然自若,嘴角噙着一抹淡淡的笑意,那笑意却未达眼底,深邃的眼眸中隐隐闪烁着自信,心中已然谋定了一场漂亮的反击,只等时机成熟,好让这些小瞧他的人惊掉下巴。
就在众人的目光随着七皇子的话语齐聚在侯铭轩身上,或好奇、或嘲讽、或幸灾乐祸之时,侯铭轩不紧不慢地抬起手,轻轻拍了拍手。
刹那间,重华宫大门外传来一阵奇异的响动,仿若有什么庞然大物正缓缓靠近,引得众人纷纷侧目。
紧接着,三头被关押在兽笼中,令人惊叹不已的神兽映入众人眼帘。